科学家精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2021-11-03刘德林邹曈
刘德林 邹曈
[摘 要] 科学家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具有浓厚的民族气质和历史底蕴。近代中国悲惨遭遇所形成的忧患意识、奋斗精神、担当魄力是科学家精神形成的心理基础。科学家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国情怀和道德品质的继承,体现在“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六个层面。科学工作者作为科学家精神具体的实践载体,是新时代的知识精英,应继承和发扬古代中国“儒、侠、士”的精神品质和风格风范,推动科学事业发展,助力实现“中国梦”。
[关键词] 科学家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儒;侠;士;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 G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1)11-0088-09
社会发展离不开科学引领和推动,科学进步离不开科学家的探索和追求。科学家肩负时代进步之责任,肩负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之使命。科学探索是枯燥、持久、艰难的,需要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既是对科学事业的执着与忠诚,也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奉献与热爱。科学家精神发轫于科学的职业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吸收了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道德传统、精神境界、思想觉悟、文化品质等为科学家精神奠定了厚实的根基。新时代提倡科学家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是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空背景与本质特征是科学家精神的根源
中华民族创造的文明源远流长并且绵延不绝,繁荣昌盛且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创造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观因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占主导地位的文教传统也是中华民族创造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因素。在特有的主客观因素约束和规制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性、民族性、历史性。
(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内向正统而又好奇的探索心理
古代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东临大海,既是天然屏障,又是重要的海洋季风输送通道,为古代中国人民提供了适合居住生产的温暖潮湿海洋性季风气候。中国北部是广袤无垠的高寒地区,常年冰天雪地人迹罕至,使得中国北部地带有天然的安全屏障。南部是高耸入云无法逾越的喜马拉雅山,在传统时代这是不可企及的高度,同样提供了天然的安全屏障。西部是沙漠戈壁,人烟稀少,却是古代中国早期通往世界的唯一通道。这种天然封闭与隔离的地理位置,使得古代中国既安于现状自得其乐,又能寻求突破展开交往。因此古代中国在盛世就会主动走出去,在没落的时候还可以自我保全。这种既有向外交往的意愿又隐含自我安逸的惰性,是古代中国心理状态的反映,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总是安全第一兴趣其次,这也压抑了古代中国对外部世界的深入思考。
(二)稳定的农业生产形成了自乐自足而又务实认真的朴实性格
古代中国地理位置适合农业生产,境内两大主干河流伴随众多支流。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农作物生长。农作物生产具有严格的周期性和季节性,为古代人民进行学习和探索提供了充裕的时空保证。因此古代中国在农业、天文、地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促进了中国农业发展,进而养活了大量人口。农业生产在季节性之外还有不可移动性,这就把人口流动限制了,安土重迁既是无奈也是意愿。在农业基础上建立的文化传统具有稳固的规律性、习惯性以致于养成民族的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等秉性。在传统时代,由于缺少对自然知识的积累,对自然现象充满敬畏,导致古代中国对自然的探索、奥秘的洞察总是缺少积极进取心,反而养成敬天法祖、听天由命的习惯。又加之农业提供了取之即来的丰富产品,更减弱了探索的动力。
(三)厚重的儒家伦理文化塑造了敬天保民而又知耻后勇的进取精神
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传统儒家文化,为传统社会提供道德机制,儒家文化是道德文化、礼仪文化或者说“善”文化。儒家文化继承了前人创制的礼,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把人与人之间的礼深化到个人自我修养的深度,如“克己复礼为仁”。在儒家文化传统中,个人首先要重视自我的修养——修身,然后才能不断成长,且所有人都要修身,“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口,本身也生成了大量的人口,人口的管理是儒家文化的落脚点和发展指向,这样造成古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人性,进而扩展为社会、国家治理;而不是指向人的外在世界即自然、环境。儒家关于人的研究以及人的规制以良好的道德为指向,君子、圣人是儒家的理想人格,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人成长、修行的条条框框,如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灭亡”(《管子·牧民》)。儒家为统治者治理国家提供了必要的文化工具,也对农业生产的背景进行了回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商君书》)。儒家强调忠君爱国,“夫子之道,忠恕而已”(《论语·里仁》),“吾尝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安分守己是做人的本分,安居乐业是生活的乐趣,把读书求知当做谋求功名利禄的正道,对此,儒家把科学探索、自然探究作为人性之外的“末端”“雕虫小技”。晚清大學士倭仁曾言“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儒家对待科学与技术的态度受到时代的限制,却创造了一整套关于人的伦理道德的文化,这些文化为各个时代提供了精神养料。因而科学家精神离不开儒家伦理道德文化的支撑。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易》言:“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农业生产受制于大自然自身的规律,在大自然面前人的能力微不足道,对人的生存造成一定的威胁,为此不得不采取积极的自保自救举措,防患于未然,以求有备无患。由于人口众多,生存压力和竞争压力大,朝不保夕,迫使每个人不得不为了生存而不断努力。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遭受过太多的冲突、战乱和自然灾害,不可预见的、随时可能发生的困难与挫折迫使中华民族接受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说“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始终”“朕所有不敢恃天下之安,每思危亡以自戒惧,用抱其终”。正是因为国家和民族经常遭遇不可预见的灾乱,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事关每一个人的命运,家国情怀陡然加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为国分忧、为民请命成为激励和凝聚中华民族不断向前的精神号召。
(五)奋斗精神是在忧患意识之上油然而生的精神风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力行实干精神,反对“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坐而论道、空谈误国”,提倡“实干兴邦”。自古就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壮举;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情怀。苦难给中华民族的现实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也让中华民族的实干精神得以形成,以绝不屈服、决不放弃的抗争精神,保存了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赢得了发展的机遇,以苦为乐,苦中作乐。中华民族从不逆来顺受,而是不断抗争、奋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艰苦是抗争的孪生姐妹,越是艰苦越向前,是奋斗的品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不贪图享受,不止步成就,奋斗的结果总是有所收获,不为眼前的成就而沾沾自喜,也不为取得的成功而裹足不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中华民族凭着坚韧的毅力,克服无数次困难,取得无数次成功,以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造就了举世瞩目的文明。
(六)担当魄力是奋斗精神的直接体现,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和民族品质的具体表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镌刻着担当、责任的印记,尤其是在国家和民族大义面前,挺身而出、义无反顾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折射。“虽万千人,吾往矣”“尔曹不出如苍生何”。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临危不惧是勇敢也是责任,是自信也是担当。舍小我存大我,不顾自我成就担当精神,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进程中,在历史紧要关头总是会有人挺身而出,肩负重任,不惜付出身家性命,就是为了成就中华民族这个大我,把个人融入到国家、民族的机体中,以无我忘我的精神推动了国家和民族的大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共同体意识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形成,彼此互相依存唇亡齿寒,只有互相抱团取暖同舟共济才能共同进步。没有人可以离开群体而独立生存,人天生就是要过群体生活,在群体生活中奉献精神既是对大家的关照,也是对自己的关照。“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呵旁观者文》)。敢为人先、勇挑重担是生存之道,机会偏爱有准备的人,没有人能够坐享其成,必须不断尝试、冒险、挑战,才能创出一条生路。按部就班、随波逐流只能拾人牙慧。不待扬鞭自奋蹄,俯首甘为孺子牛,用踏实肯干、甘于奉献的拼搏成就担当,实现共赢共生是生存意识也是责任意识。
地理位置、农业生产、儒家文化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文化底蕴,而忧患意识、奋斗精神、担当魄力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品质源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了许多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精神品质和文化特质,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洁,这些都对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产生重大影响。具体而论,科学家精神是新时代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先进性、纯洁性、革命性的精神气质,包含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精神。
二、科学家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与道德品质的继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中形成,不可避免带有时代的印记。儒家文化经过历代先贤的创造和人民群众的实践,不断积累了一些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历史底蕴的主题,如爱国、爱民、奉献、敬业、团结等精神主题,这成为凝聚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共同信仰,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前进的价值引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要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1]。科学家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体现,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一)爱国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品质,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天然的本性和共识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2]“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3]。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大业奋斗、拼搏、献身,他们是历史的丰碑,是国家和民族进步的基石,他们的爱国精神淋漓酣畅。既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先天下之忧而忧”“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以我血荐轩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壮志;也有毁家纾难、替父从军、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寄托了无限的情感,这些都是把自己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完全融入在一起,国家成了大写的自己。命运共同体意识让中华民族更加团结,没有国家就没有个人,离开祖国就什么都没有。科学工作者作为知识和智慧的化身,对国家和民族的利害关系巨大,科学报国其利无比,反之亦然。爱国为民是科学家精神的根基和前提,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更无意义。
(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中华民族一直就有创新思维。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就是一部主张变化创新的著作。“《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论语》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告诫。中华民族生之多艰,要想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寻找生机,创新既是生存的驱使,也是生存的智慧。马克思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 235。创新生存之道,是顺应自然社会发展规律。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只有顺应时变才能适者生存。“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异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时移则势异,势异则情变,情变而法不同”。创新是取胜创优的必备选项,人类是不断追求进步的,不满足現实是不断进取的动力,对理想的追求是创新的内在需要。“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5]。实践是创新之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6] 263。实践和需要促使不得不创新,创新既是生活所需,也是生活所迫。科学家作为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与社会也是密切相关的,创新是生命,也是使命;创新是要求,也是追求。
(三)求实务实是干事创业的基础,实事求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传统的农业生产,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来不得半点虚假,所谓“苍天有眼”“人在做天在看”,自然是不会被弄虚作假蒙混过关的。出于对自然的敬畏和做事的态度,中国古人在骨子里就养成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听其言、观其行,以实践验证科学真理。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不说空话、大话,而是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反对不切实际、不做行动的臆想、臆测。“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做事和做学问不偏狭固执、不唯我独尊、自以为是。尤其反对钻牛角尖,只能适可而止。“过犹不及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学问,科学是严肃的事情,容不得半点虚假、马虎,“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增删五次、批阅十载”,就是为了达到准确、科学、严谨的境界。探索自然必须尊重自然,尊重自然就要尊重客观规律、尊重事实。“夫作者贵其有循而体自然也”“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论衡·知实篇》)。新时代科学家坚持实事求是,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体现,列宁在谈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时候说:“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有批判地重新加以探讨,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放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重新加以探讨,加以批判,从而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7] 303对未知世界的探索,需要的是知难而进、不懈努力的求实求知的精神,才能够获得真知灼见,洞察科学的光明。
(四)奉献精神是人生境界和情怀的升华,是大爱无疆与大公无私的品质
中国自古就追求“天下一家”“世界大同”“四海生平”并为此而奋斗,“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并且充满博爱、互助、和平的情怀,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更有墨子“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奉献的本质是善良、亲人。人之初性本善,对待人、自然、万物充满仁爱之心,尊重生命、珍惜自然,以己度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坚持利他与利己相统一,和谐共生。“今若夫兼相爱、交相利,此其有利,且易为也,不可胜计也”,所有人都能互相包容互利,不为一己之私,就能实现“大利”“大功”,“此圣王之道,而萬民之大利也”。奉献是命运与共生死相依的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体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爱无差等,“泛爱众、而亲仁”。人人都奉献自己的所能,整个社会就会其乐融融,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同向,个人价值才能得到实现。诚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把个人理想与奋斗奉献给人类高尚的事业,“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4] 273。科学事业是公共事业,科学进步对人类幸福至关重要。科学工作者是为人类造福的伟大事业,科学工作者的奉献和付出将得到人类共同的赞誉,奉献精神是科学家大爱情怀和无私品质的升华。
(五)协同精神与育人精神是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的体现,是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维
团结协作是集中力量和智慧,攻坚克难办大事的有效途径。“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马克思也指出,人天生就要过政治生活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 274“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互相关系”[8] 420。因为互相联系彼此和合相生,是协作而不是相竞,是多赢而不是单赢。人都是历史的产物,都在特定时空下存在。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科学事业不能中断,确保科学事业后继有人是科学工作者事业的传承,是人类进步的延续。科学工作者一方面探索未知,一方面传播已知,“传道授业解惑”,扩大科学的影响,夯实科学的根基,推动科学的启蒙。科学事业需要新鲜力量注入,确保科学之树常青。培养新人、传递薪火;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对科学发展、社会进步都有很大的促进。甘当人梯、铺路石,为他人做嫁衣,有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新时代科学工作者面临的事业更复杂、任务更艰巨,“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靠敲锣打鼓就能实现,也不是一代人两代人就能实现。而是需要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9]。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久久为功 ,甘当绿叶,甘愿做基础,不抢头功,前后相继才能持续推进科学事业进步。
三、科学家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光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 、展示出来”[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通过一批批先进而勇敢的知识分子、道德模范、社会精英展示和升华,这些往圣先贤、才子佳人、豪杰侠士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也是社会文明的鲜明旗帜,引领社会道德建设和精神风貌。具体来说,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和精神标杆的代表群体主要分为三类:儒、侠、士。儒、侠、士分别代表传统社会知识分子的智慧(文)、行业精英的力量(武)、社会群体的责任(德)。历史学家顾颉刚对此有专论:“吾国古代之士,皆武士也……有统驭平民之权利,亦有执干戈以卫社稷之义务,故谓之国士以示其地位之高。自孔子殁,门弟子辗转向传,渐倾向于内心之修养而不以习武事为急……故士之好武者自成一集团,不与文士混。文者谓之儒,儒重名誉;武者谓之侠,侠重义气。古代文武兼包之士至是分歧为二。”[11] 268儒、侠、士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共同点都是以知识作为基础,儒是纯粹的读书人,侠是在读书的基础上附加行业优势,士的基础是知识,突出的是社会责任和群体道德。儒、侠、士生活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已经不复存在,但儒、侠、士所蕴含的群体精神气质仍然具有时代意义,值得发扬。
(一)发扬儒(士)的风格
以儒作为孔子所建立的学派之名,在《论语》里尚无其例。到了墨子时代,儒或者儒者已经成为墨子及其学派用以指称孔子学派的定名了。孔门弟子及其后学也以儒而自命。后世一般把具有一定文化(读过儒家经典著作)的知识分子称作儒。荀子作为儒家代表人物,已经把儒作为一个超越学派的群体,把儒看成学术混合体,也就是把儒者所具有的学问超越派别(专业)而以内容多少(学历)来划分。荀子把儒者划分为陋儒、散儒、贱儒,并有大儒、小儒之分。如“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故隆礼,虽未名,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劝学》)。在荀子看来,儒的才华应为做社稷之臣、王公之材;社会功能应是国君之宝、人民之器,而不是夸夸其谈。儒的人格魅力在于重义轻利、严守等级制度规范。“儒者,法先王、隆礼仪、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人主用之,则势在本朝而宜;不用,则退编百姓而悫;必为顺下矣。虽穷困冻馁,必不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呜呼而莫之能应,然而通乎财万物、养百姓之经纪。势在人上,则王公之才也,在人下,则社稷之臣、国君之宝。虽隐于穷檐漏屋,人莫不贵之,道诚存也。……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儒之为人下如是矣”(《儒效》)。可见,儒所贵的是品质,所长的是才华。儒者如在朝堂为官则尽心尽力、为国分忧,忠心耿耿、勤政不怠。儒者若在朝堂之外那么安贫乐道、严于律己,身正为范、遵纪守法。汉代王充也对儒者进行了等级划分,这种划分是以掌握的知识多少而定,不是以身份地位而定。王充所说的儒基本上是以汉代儒家为主,有时泛指劳心者的知识分子。王充按照对儒家经典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将儒者划分为:儒生、通人、文人、鸿儒。“故夫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论衡》)。在王充看来,儒者起码的条件是知识积累,知识积累得越多,水平越高。如果能夠学以致用,对国家社稷有突出贡献,就是儒者中的大儒或者鸿儒。
新时代的科学家首先是要学习儒者博览群书、广储知识的特点。作为科学工作者,扎实的知识储备是前提和基础。科学研究或者科学工作不是靠包装、也不能靠弄虚作假,必须有实实在在的积累。板凳要坐十年冷,十年面壁图破壁。其次要学儒者潜心向学,淡泊名利的品质。儒者以学习为主、为乐,而出仕做官并非个人主要旨趣,当社会需要儒者出仕做官,儒者就把平生所学贡献给社会,并且能清正廉明、秉公办事。倘若隐没世间则安心做学问,并且“出淤泥而不染”,秉持“学不可以已”的劲头,即使“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回也不改其志”。再次,要学习儒者关心国家大事、人民疾苦的家国情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新时代的科学家应以知识立身、以品质立世、以事业立功,做新时代的儒者,“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
(二)发扬侠(士)的精神
侠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语境中是一种相当有魅力的人物。侠与儒同根同源,是中华民族尚武好文的民风。侠与儒的分道扬镳是因为传统社会士阶层的日益成熟和壮大,而且侠与儒认识问题和处事方式风格日益分化。侠秉持了儒的品质和风格,保持了儒的好学正义公道等优点,增加了见义勇为、行事果断、济弱扶贫等勇敢精神。侠比儒的优点在于敢作敢为,舍生忘死,而不像儒者明哲保身或者空谈大义。侠的内涵是不断汇聚的,汇聚了民间关于美好品质的诸多想象。“侠是一个急公好义、勇于牺牲、有原则、有正义感,能替天行道,纾解人间不平的人。他们虽然常与官为难,但总站在民众这一边”[12] 261。墨家学派的发展壮大,直接推动了侠(士)文化的发展,墨家的理想人格赖力自强、仗义而为、力行力止。“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尚贤下》)“强者不劫弱”(《兼爱中》)“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明鬼下》)“先万民之身,然后其身”(《兼爱下》)。侠的文化底蕴与儒相通,都是以仁、爱、忠为底色,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准绳。侠的出现是对纲纪败坏的修正,是对社会风气的不满,是行业精神的自律。侠的出现是与社会环境有关,也与行业发展的需要有关。把侠文化提上历史地位的是《史记》,“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指出侠的品格、气节、特点,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道德标杆、美德价值。“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史记·游侠列传》)。侠士的作用和功劳是受到社会肯定的,侠士的品质名声和行为举止得到认可。侠士在精神层面上是一股清流,无拘无束、不受羁绊,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贵者,为名为义。
新时代的科学家首先要具有侠的志向,为国为民慷慨赴义。“尽心于为国之谓忠,事宜在济民之谓义”。科学工作者深受国家培养,报效国家义不容辞,科学工作者肩负人民之厚望,服务人民责无旁贷。科学家要有侠的风格,见义勇为,敢于挑战困难,攻克科学高峰,不畏艰难。要敢为别人不敢为之事,做成别人做不成之事。“善恶邪正,各有分别”,科学家坚持自己独立的学术见解,不为利所趋,不为名所乱。“君子以义为上”(《论语·阳货》)。科学家要有侠的磊落,敢作敢当,如曹植所写“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科学事业与国家事业紧密相连,同时又自成一体,科学行业的学术风气需要侠者出来维护和主持公道,为整个国家的文化风气正本清源。新时代科学家要以侠的大义大行为准则,以侠的果断果敢为参照,以侠的风格风貌为指引,把科学事业推向前进。
(三)发扬士的风范
士在传统社会是一个特殊群体,通常把知识分子作为士的主体。士代表了社会的良心,是当时社会基本价值的维护者和缔造者。严格地说在中国传统社会能称为“士”的群体除知识分子之外,还包括有知识、技能、专长的人,而且这类群体在必备的知识专长之上还要具备道德、情怀、品质、风格。孔子说“士至于道”,而道就是士的价值准绳。曾子进一步明确了士的准则:“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士是精神的捍卫者,是秩序的卫道士。在天下失序的时候,士的风骨尤其耀眼;在天下有道的时候,士的才华和追求成为万众瞩目。“高自标持,欲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有澄清天下之志”。士在中国传统社会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一切圣贤,出生入死,成就无边众生行。愿不满,不名满足”。士是传统社会四民之首,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谷梁传》:“古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士的重要特点“讲内心之修养者不能以其修养解决生计,故大部分人皆趋重于知识、能力之获得”。士“文以载道”或者“文以明志”,自觉担当其道德、道统、秩序的捍卫者,体现了士天下情怀与责任意识。“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士的奋斗指向是公共价值,超越个人利益,着眼于群体发展,具有强烈的牺牲精神,“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孟子·尽心上》)。由此可见,士不仅在推动知识进步、道德建构方面具有标杆作用,而且在国家治理、秩序维护方面也尽人臣之义,所以余英时说:“中国知识分子一开始就管的是恺撒的事。”越是在国家、社会发展的紧要关头越能看出士的担当、品节、责任,走在时代和社会的前头,主动积极承担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是士天然的本能。
新时代科学工作者是高级知识分子,是现代意义上的士。发扬士以天下为己任的优良品质,做社会道德的承担者,践行者。秉持强烈的理想主义,以大事业大追求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飞跃和超越。“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左传》)。要发扬士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不耽于享乐,不沉迷于现状。要有忧患意识,不自满。“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乐观豁达,不为名利所累,“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发扬士胸怀博大的人生格局。士因为无私,所以无忧;因为超我,所以超越。心底无私天地宽。“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君子和而不同”。新时代的科学工作者发扬“士”的精神、情怀、劲头,自觉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君子量不及,胸吞百川流”。大时代需要大智慧,大智慧需要大格局。新时代的科学工作者立足中国,放眼世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格局需要有定力和担当,“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苏轼《贾谊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13]科学家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具有深厚的民族气质和历史底蕴,体现了新时代科学工作者自觉树立“四个意识”和坚定“四个自信”的政治觉悟、政治高度,是当代中国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N].光明日报,2019-06-12.
[2]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举行座谈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N].光明日报,2014-09-04.
[3]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3-10-22.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习近平.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N].光明日报,2014-11-10.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9]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光明日报,2017-10-28.
[10]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光明日报,2018-08-23.
[11] 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2] 龚鹏程.大侠[M].台北:台湾锦冠出版社,1987.
[13]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N].光明日報,2014-05-05.
[责任编辑:汪智力 朱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