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

2021-11-03朱芳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5期
关键词:护理要点应激反应食管癌

朱芳

摘  要:目的  分析在食管癌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84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术后的SAS评分、SDS评分、血压以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过护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食管癌患者护理过程中,通过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的合理应用,有利于实现患者应激反应问题的合理改善,促进患者健康的康复,另外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更高,应用价值较好,其他医院可以借鉴。

關键词:食管癌;护理要点;医护一体化护理;应激反应;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5-0130-02

在临床过程中,针对食管癌疾病通常采用手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实践表明,通过手术治疗的合理应用,医护人员可以帮助患者实现对于病灶的合理切除,对于患者健康的保障具有积极的意义[1]。然而,大量研究数据显示,由于手术治疗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患者在术后可能出现相应的应激反应,继而不利于其术后健康的恢复[2]。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指出,为了进一步实现患者术后应激反应问题的改善,医护人员应积极为患者提供较好的护理服务。本次研究针对在食管癌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84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为49~78岁,平均年龄为(62.01±2.24)岁;病程为1~4年,平均病程为(2.94±0.59)年。研究组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为50~79岁,平均年龄为(62.11±2.19)岁,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2.87±0.6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经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过明确的诊断确诊为食管癌;②符合相关的手术指征;③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内容熟悉明白,同意参加且签订有效的协议书;④患者以往的病例资料齐全;⑤患者年龄<80周岁。

排除标准:①患者无法满足调查数据的获取需求;②患者患有精神类疾病,无法有效与研究人员进行沟通交流;③患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④患者有其他重大器质性疾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护理内容如下。①患者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测;②做好手术治疗要点的说明;③按照医嘱进行药物的发放并督促患者按时服药;④定期进行病房巡查。

研究组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主要护理内容如下:①医院情况介绍:在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积极对其就病房相关情况进行介绍,从而帮助患者进一步熟悉病房环境;②医疗健康知识宣讲:医生应与护士协同合作,对患者就食管癌的相关知识进行说明,从而帮助患者近一步实现对于自身健康情况的合理了解,以便实现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③心理辅导:医护人员应在护理期间积极做好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帮助患者有效实现对于不良心理状态的合理缓解,以便引导其建立积极的康复信心,从而有效降低术后应激反应的发生概率;④术后康复护理:在手术结束后,医生与护士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从而引导其积极开展术后康复训练,为其胃肠道功能的合理恢复提供帮助;⑤延伸护理:在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定期通过电话的方式对其进行随访,从而帮助患者进一步实现对于日常生活习惯的合理调整。

1.4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将患者应激反应、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其中,应激反应包括心理与生理两部分,心理应激反应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其应激反应越明显;生理应激反应指标主要包括血压与心率指标;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调查,满分为100分,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采用满意度量表调查,满分为100分,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90分为满意,75~90分为基本满意,<75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应激反应对比

术后研究组心理与生理应激反应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表2。

2.2  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经过护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从致病因素的角度来看,在日常生活中,过量饮酒、亚硝胺类物质刺激、霉菌感染以及消化系统炎性疾病等因素均有可能诱发食管癌[3]。在临床过程中,由于受到该病的影响,患者多数伴有下咽困难、消瘦、上腹部刺痛等症状,从而对其健康造成不良影响[4]。基于此,在医疗改革的推动下,大批医护工作人员针对食管癌患者护理模式进行了探究与分析,旨在进一步实现患者护理综合质量的提升。在此过程中,通过结合大量临床护理数据,医护人员提出了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护理的构想[5]。在临床过程中,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强调将患者作为护理工作的中心,依据患者的需求对护理模式进行调整。实践表明,基于这一护理模式的应用,医生可以有效参与到护理工作中,从而与医护工作人员一起制定患者护理计划,对于患者护理工作综合水平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6]。与此同时,医护工作者可以进一步结合患者需求实现对于传统护理模式的有效细化,对于患者护理期间相关诉求的满足具有良好的导向价值。与此同时,从患者的角度来看,在围手术期通过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的有效应用,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可以得到显著改善,对于其应激反应的缓解具有良好的推动价值[7]。此外,通过相关医疗知识的合理宣讲,医护人员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实现对于自身病情的充分理解与合理认识,对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具有良好的导向价值,有利于引导患者在康复阶段积极开展自我管理,对于患者健康的恢复与应激反应的减少具有良好的导向价值[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基于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模式下,食管癌患者应激反应得到了合理改善。与此同时,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指标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综上,在食管癌患者护理过程中,通过医护一体化护理工作的合理开展,有利于实现患者护理综合水平的提升,基于此,该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田大丽.医护一体化护理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J].西藏医药,2020,41(5):117-119.

[2]魏智敏.医护一体化护理对食管癌患者健康知识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8):987-989.

[3]耿敬凤.医护一体化管理对食管癌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13):961-966.

[4]黄志群.医护患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患者中的运用探讨[J].中外医疗,2020,39(12):150-152.

[5]陈梦云,黄琼珊,李玲 等.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外科在食管癌患者圍手术期应用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20,19(3):25-31.

[6]钟霞,江涛,邓秀蓉.医护一体化护理对食管癌患者焦虑抑郁负面情绪及免疫功能指标影响情况[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6):87-89.

[7]张素玭.医护一体化护理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焦虑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9,20(7):91-93.

[8]张晨,曹娟侠.医护一体化护理在食管癌根治性放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3):1628-1631.

猜你喜欢

护理要点应激反应食管癌
改变趁热吃 预防食管癌
得了食管癌能维持多长时间
吃烫的、辣的东西会导致食管癌吗
恶性肿瘤死亡率
加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应激和疼痛的影响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在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微量注射泵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方案及护理要点分析
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学龄前儿童的有效性探讨
肝癌肝切除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