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11所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调查研究
2021-11-03冯思琪周亚娜周金菊
冯思琪 苏 波 周亚娜 周金菊
医疗质量是医院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医院的生命线,是医院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管理成效的关键所在[1]。作者通过回顾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研究文献,分析总结提高医疗质量管理的措施;同时开展问卷调查,为进一步了解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实际状况,探索科学合理的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研究
以[“中医医院”or “中医院”]and[“医疗质量管理”]为中文检索词,以“主题”为检索范围,在中国知网(CNKI)上检索1994-2021年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共检索到文献341篇。对所检索到的文献按研究内容进行汇总性分析。
1.2 问卷调查
为了解湖北省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现状,研究提高医疗质量的对策,课题组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本省11所中医医院(8所二级医院、3所三级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进行问卷调查。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要求填写问卷人员一般是医院负责质量管理人员,如分管医疗质量院长、医务处处长、质管部部长等。本次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调查主要从4个维度展开,即组织体系、标准体系、质控与评价体系、支撑保障体系。
2 结果
2.1 文献研究结果
按文献时间和数量分布来看,自2000年后,尤其是近20年,国内对“医疗质量管理”的研究呈现逐年增多趋势;但多以综合性医院为研究对象,专门研究“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文章较少。
按研究内容来看,目前我国中医医院均已建立了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三级及部分二级医院都配备了专(兼)职人员,有质量管理方案;但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模式多是借鉴综合性医院模式,较少有医院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和中医特色,应用一个科学、有效、合理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从文献看,中医医院医疗质量主要存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质量观念和服务意识不强、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质量控制信息化滞后、中医专业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有待提高、中医医院特色不鲜明、中医优势发挥不够、诊疗方法逐渐西医化等问题[2-6]。对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很多改进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建议,具体包括:完善组织架构、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加强中医人才团队建设、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与运用、发展中医药特色等[6-12]。
2.2 问卷调查结果
2.2.1 组织体系现状。所调查的11所中医医院均实行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并成立了各种质量管理委员会和质量管理职能部门科室,各中医医院质量管理组织架构较为完整;但还有2所中医医院没有设立专门负责医疗质量管理的职能部门(简称“质管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纳入医务部职责范围,质量管理职能部门不健全,见表1。
表1 11所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成立情况
目前大多数中医医院建立了四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即“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管理职能部门-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医务人员”。中医医院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主要分为领导层、监管层和业务层3个层级。领导层负责质量管理过程中重大问题的决策;行政职能科室、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正常医疗活动与医疗秩序的组织管理,监督检查各项规章制度、职责和规范的落实情况;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监控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的自我监控和环节质量控制。11所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架构见表2。
表2 11所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架构
2.2.2 标准体系的现状。有10所中医医院建立了各项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工作制度、医护人员评审制度、医疗技术考核标准、操作标准和工作流程等,但有1所中医医院没有建立院内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仍有少数中医医院的规章制度制定和实施还不够完善、医疗质量管理标准体系还不健全。此外,在实际工作中不能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院内各项工作制度,存在着有章不循、有规不依、医疗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有些中医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没有严格履行职责,处于有名无实的状态,甚至形同虚设;有些中医医院科室质量管理工作小组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不明确,科室医疗质量的自我监控和环节质量控制不到位。见表3。
表3 11所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标准的执行情况
2.2.3 质控与评价体系的现状。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大多数中医医院已建立了“院-科-个人”三级质量控制网络组织。其中院级质控主要由各职能部门负责,如门诊医疗质量由门诊办公室负责考核统计,医院基础质量由医务处负责检查、考评和奖罚,住院医疗环节质量由医务处、质控小组、医疗质控办公室对正在诊疗中的运行病历随机抽查,按考核表内容逐点考核,终末质量主要由科室质控人员、医疗质控办公室和病案室负责检查与考评。但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常重视职能部门的作用,而科室一级的质控作用发挥不够;多重视终末质量控制,而对环节和事前质量控制做的不够。此外,也有少部分中医医院实行“院-科”或“院-个人”两级质量控制网络,还有个别中医医院没有开展质量控制工作。这说明有些中医医院质量观念还不强,质控意识比较薄弱,医疗质量监督控制机制不完善、不规范。
从评价和反馈机制来看,所有医院都已初步建立了评价和反馈机制。主要考评方式包括现场反馈和处理、院周会通报、定期召开医院质量例会、绩效考核、年度评先评优与职称聘任相结合。主要考核内容包括对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出院、病历归档、十八项核心制度及医务人员等。
2.2.4 支撑保障体系的现状。作者认为,能够促进中医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支撑体系至少应包括教育培训、质量管理方法、信息化建设和中医特色这4个方面的内容。调查研究显示,这些中医医院都比较重视质量文化建设和员工教育培训,但对先进的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和信息系统的使用却比较缺乏和落后,在中医特色管理方面也显得有点不足。大多数医院是通过加强医务人员对中医药知识的培训、建立中医特色指标的监测督查机制和评价体系等方式,但是其日常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程序与综合性医院并无差别。
3 讨论与建议
3.1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合理、完备的组织体系是构建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条件,为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撑。一个完整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应包括院级质量管理委员会、质量职能管理部门、科室领导以及各级医务人员个体管理等多层组织和网络。
3.2 健全医疗质量管理标准体系
医疗质量管理标准是医院进行医疗质量管理的依据,是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质量管理标准就是以医学科学理论和医疗实践经验为依据,对医疗过程及医疗活动中的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具体包括各项工作规章制度、各级医护人员评审制度、各项技术参数和考核标准等。一套完整的医疗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应包括基础质量标准、环节质量标准、终末质量标准和总体质量标准[13]。
3.3 完善质控与评价体系
全程、动态、实时的质控与评价是做好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医疗质量的控制,不仅要实行医务人员个人自控、科室控制、质量职能部门监督检查及院级质量管理的多级网络控制;而且要做好自控与互控相结合、全程性控制与重点性控制相结合、个体控制与组织控制相结合、纵向控制与横向控制相结合的全方位监督与控制。此外,中医医院还需建立中医特色指标的督查评价机制。最后,做好监控结果的分析、反馈及奖惩工作,通过分析考评结果来研究医疗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制定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从而持续不断提高医疗质量[14]。
3.4 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支撑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支撑保障体系是推进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保证。首先,人才培养是医疗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加强中医人才梯队建设是持续提高中医医疗质量的基础保证。因此,中医医院要加强医务人员的学习和技术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强化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其次,充分利用先进的医疗质量管理方法。AI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医院科学利用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环、品管圈、疾病诊断相关组绩效评价、单病种管理、临床路径管理等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整合现有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创新开发平台,实现医疗质量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最后,大力发展中医药特色优势。中医医院要想在日趋激励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中医内涵建设,加强专科专病建设和中医优势学科群建设,创新中医特色管理,切实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获得患者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