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俯卧位护理策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1-11-03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8期
关键词:血气压疮力学

孙 宇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有文献[1]报道,随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病情的加重,其病死率随之增高。俯卧位通气能够复张ARDS患者萎缩的肺泡,增加肺部氧合状态,是机械通气中除肺保护性通气外的一种较佳体位[2-3]。但有研究发现,传统俯卧位通气可增加ARDS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导致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大大增加[4]。因此,我院在传统俯卧位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发现改良俯卧位护理可以大大减少ARDS压力性损伤的出现。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行俯卧位通气患者110例,分为传统组与改良组,从比较两组的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压疮情况3个方面,探讨改良俯卧位护理应用于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俯卧位通气的患者11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传统组与改良组,各55例。纳入标准:年龄≥18岁;所有患者符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入院时无压疮现象;俯卧位患者通气时间≥4 h/d。排除标准:有俯卧位通气禁忌者;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孕妇。其中,传统组男30例,女25例,平均年龄(60.16±6.88)岁;改良组男29例,女26例,平均年龄(59.33±6.9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俯卧位通气时长 两组患者均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医护人员依据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各个参数。俯卧位通气时长通常为≥1 h,每日3次。在俯卧位呼吸机辅助通气期间,患者床旁必须有医护人员进行陪护,且密切观察患者的状况。

1.2.2 干预方法 传统组:行传统俯卧位护理。方法:俯卧位体位的改变由5名医护人员共同完成,为防止导管滑脱、打折,在体位转变后分别于患者头部、胸部各垫1个软枕,局部减压为每2 h更换1次。改良组:行改良俯卧位护理。方法:①体位转换:俯卧位体位的改变由3名医护人员(患者身体两侧各1名,头部1名)共同完成,具体分工:头部1名医护人员抬患者头部,保证各种插管、置管处于功能状态;身体两侧各1名医护人员负责帮助患者翻身,将翻身垫置于患者背部。体位转换前身体两侧人员先将患者移至床的某一侧,其中一人手臂紧贴于患者背部,随后另一人提拉翻身垫更换体位为侧卧位,然后头部人员发号施令与身体两侧人员一同将患者转变为俯位,患者头偏向与改变体位保持一致,头部、胸部垫泡沫敷料进行减压保护。2 h后再进行体位转变。②基础护理:体位转换前需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如密切观察患者的SaO2的变化、瞳孔对光反射是否存在异常,定时对患者血气指标进行监测。体位转换前需清除气管插管、口鼻腔内的分泌物,以减少俯卧位时的吸痰次数,确保患者安全。体位转换前需将管道逐一进行夹闭,待体位改变后再逐一进行开放,并检查管道是否处于功能位(即是否脱落、打折等)。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俯卧位前、俯卧位2 h、俯卧位8 h、俯卧位24 h评估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力学指标[肺顺应性、气道阻力],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使用SPSS25.0进行统计学处理,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等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进行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压疮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后组间行χ2检验,当P<0.05时说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时点血气指标比较 俯卧位前两组患者PaCO2、PaO2、PaO2/FiO2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俯卧位2 h、8 h、24 h两组患者PaCO2、PaO2、PaO2/FiO2水平改善明显,且改良组各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传统组(P<0.05)。见表1。

表1 不同时点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mm Hg,)

表1 不同时点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mm Hg,)

2.2 不同时点呼吸力学指标比较 俯卧位前两组患者肺顺应性、气道阻力无明显差异(P>0.05);俯卧位2 h、8 h、24 h两组患者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均明显上升,且改良组各指标上升程度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见表2。

表2 不同时点两组患者呼吸力学指标比较()

表2 不同时点两组患者呼吸力学指标比较()

2.3 压疮情况比较 俯卧位24 h后,改良组面部皮肤破损、耳部皮肤破损发生例数明显少于传统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俯卧位24 h后两组患者压疮情况比较

3 讨 论

俯卧位通气是ARDS诊疗中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在变换体位前需适应镇静镇痛药物的剂量,预防降低患者感知力而发生压疮。传统俯卧位为了避免ARDS患者各种插管、置管的扭曲、打折、脱落等,将头、胸、腹垫软枕,减少了患者的受力面积,增大面部压力,从而导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改良组面部、耳部皮肤破损发生例数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表明改良俯卧位可以减少压疮的发生风险,与朱文婷[5]研究相一致。原因是:改良俯卧位护理应用翻身垫、泡沫敷料,基于力学原理增大了ARDS患者的受力面积,又对易受压部位进行减压保护,同时每2 h翻身一次,避免了患者同一部位的长时间受压。另外,改良俯卧位3名医护人员就可完成体位转变,与传统俯卧位相比省时省力。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卧位2 h、8 h、24 h改良组患者PaCO2、PaO2、PaO2/FiO2、肺顺应性、气道阻力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说明改良俯卧位护理对ARDS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增效作用。原因是:改良俯卧位护理通过重力影响,使患者肺组织压力减小,促使背侧肺泡复张;增加了患者胸腹腔内的功能性残气量;肺顺应性增加从而改善氧合状态[6-10]。

综上所述,机械通气能够为ARDS患者纠正缺氧状态,而改良俯卧位护理既可改善患者的氧合状态,又可促使肺内血流再分布,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患者压疮的发生风险;此外,改良俯卧位具有省时省力的优点。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血气压疮力学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弟子规·余力学文(六)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力学 等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