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中的服装起源辨析
2021-11-03刘安定
刘安定,唐 素,李 强,陶 辉,4
(1.武汉纺织大学 服装学院,武汉 430073;2.武汉纺织大学 纺织文化研究中心,武汉 430073;3.武汉纺织大学 《服饰导刊》期刊社,武汉 430073;4.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服装数字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 430073)
0 引 言
甲骨文是商(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时期使用的官方文字,它主要刻画在龟甲兽骨上,因此被称为甲骨文,目前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约4 500个,被成功解读的约1 700个字[1]。众所周知,文字起源于绘画艺术,甲骨文也不例外,其字形具有符号性和象形性特点,很多的甲骨文都能见形知义,每一个甲骨文就是一幅画[2]。因此,甲骨文中与服装相关的文字,其造字规律中蕴含着许多服装信息,既包含着服装材质、造型、功用等信息,又表征着造字之初的服饰文化,由于文字的形成具有连续性与继承性,甲骨文中还蕴含着大量服装起源的重要信息,它是研究远古时期中国服装起源及其文化不可多得的信息宝库。目前,服装史学界关于服装起源的学说众多,大致可分为3大类:①将着装视为人类生存进化的需要,如保暖说、护体说、劳动说等;②将着装视为人类审美意识作用的结果,如审美说、性吸引说等;③将着装视为人类心理需要的体现,如巫术说、标识说等[3]。笔者倾向于贝尔纳提出的服装起源于携带小件的工具和止饿的观点。笔者认为,提取甲骨文中蕴含的相关信息作为服装起源问题的基准点,还原中国古人的生活场域,以马克思主义“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为指导,结合古文献学、考古学相关的材料与证据,可以合理地对中国传统服装的起源进行科学推测。
1 甲骨文视角下服装起源的本质分析
1.1 原始服装的最初材质应为皮质
表 1 甲骨文“衣”与“裘”字源分析Tab.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of the characters “yi” and “qiu” in oracle
1.2 原始服装充当过包裹与打猎工具
1.3 原始皮质腰带是服装的初始形态
表 2 甲骨文“巾”与“带”字的字源分析表Tab.2 Analysis of the source of the characters “jin” and “dai” in oracle
毫无疑问,至少有2点在逻辑上能解释原始皮质腰带是服装发展的原点。①制造工具是人类超越动物界的重要标志。原始人除了双手能携带工具,无法再携带其他更多的工具。因此,原始人类需要发明携带工具的工具来解决这一困境成为必然。事实上,原始人类携带工具的方式不外乎2种,一种是用动物的肠子和皮进行处理制成线绳,将工具串联起来然后系于腰间;另一种方式则是用皮革包裹多件工具,然后系在腰带上[6]。如中国古代的玉佩饰的佩挂方式极可能就是第一种工具携带方式的遗存;而腰式荷包与香囊的佩带方式则是第二种方式的发展;游牧民族的蹀躞带则是兼有第一、二种携带工具的方式。因此,原始皮质腰带本质就是一种有效的携带工具,它是服装起源的原点,也是服装起源劳动说的基准点。只不过在人类从文化跃迁到文明的过程中,原本核心的部件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最终成为服装的配件[3]。②前巾与后巾的作用也是便于工具的携带。一方面,石木制成的原始工具都非常尖利,如果直接将其系挂于腰间,伤害到身体的可能性极大;另一方面,将皮革包裹系挂在腰间,在捕猎奔跑时,包裹也会击打到身体的脆弱部位。因此,前巾和后巾的出现能起到保护身体免受所携带工具的伤害,它们的出现符合情景逻辑。
2 甲骨文视角下首服本原的追根溯源
首服从其主要功能上看,可分为“帽”与“冠”。“帽”的实用性要远大于象征性,反之,“冠”的象征性则大于实用性。它们都是原始人类基于生存的需要而创造发明出来的,“帽”体现了捕猎时工具的需要,“冠”体现了凝聚部落向心力的作用。
2.1 “帽”起源于捕猎的工具需要
表 3 甲骨文“帽”“免”“蒙”的字源分析Tab.3 Analysis of the word source of “mao”, “mian”,and “meng” in oracle
图 1 戴着鸵鸟面具的猎人Fig.1 Hunter wearing an ostrich mask
图 2 云南沧源岩画中的人物Fig.2 Figures in the rock paintings of Cangyuan in Yunnan
图 3 广西左江岩画中人物Fig.3 Figures in the rock paintings of Zuojiang in Guangxi
2.2 “冠”起源于“成丁礼”的道具需要
笔者认为,原始人可能通过试炼的方式,授予达到“成人”要求标准的青年腰带、工具、衣冠等,使其获得集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然而,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力的提高,原本作为捕猎工具的首服逐渐发展为礼仪文化中的重要道具,成为权利与义务的象征。到了商周时期,冠礼制已经非常完备,形成一套过程繁琐、等级森严礼仪制度。冠礼中3次加冠,初加缁布冠,受冠者通过此仪式而获得群体的身份;再加皮弁,受冠者获得服兵役的义务;三加爵弁,受冠者具备了在宗庙中参与祭祀的权利,成为宗族的一员[14]。同时“冠”还起到标识身份的作用,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的得意门生子路(公元前542年-?)临死前曾发出过“君子死,冠不免”的感慨。
3 甲骨文视角下足服起源的因素分析
讨论足服的起源问题,在无法确定时间上限的情形下,利用古汉字字源学还原先民的生存场域,结合古文献的相关记载,运用情景逻辑分析推测足服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可能是最接近本源的一种方法。
3.1 足服的产生与原始战争有着必然的联系
表 4 甲骨文“足”与“征”的字源分析Tab.4 Analysis of the source of the characters “zu” and “zheng” in oracle
3.2 制革技术的发明是足服产生的必要前提
图 5 红山文化中着鞋履的残陶人物Fig.5 The remnant pottery figures wearing shoes in Hongshan culture
表 5 “革”与“靼”字的古汉字字源分析Tab.5 Analysis of the source of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ge” and “da”
3.3 纤维加工技术的发明是帮底分离的基础
鞋类的帮底分离是足服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而纺纱技术水平则是帮底分离的基础。中国最早的木底鞋实物(见图6)出土于浙江省宁波市慈城镇的慈湖遗址,该文物属于距今5 000多年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的遗物。该鞋长21.2 cm,前端掌宽8.4 cm,后跟宽7.4 cm,底部上面有5个洞,孔径1 cm[18]。笔者认为,该文物可能是屐的早期形制,从造型看符合人体工程学,穿着行走时也比较平坦舒服。充分反映了原始人类在纤维加工技术还不发达时期,可能采用这种方式实现鞋类的“帮底分离”。
图 6 良渚文化时期的木底鞋Fig.6 Wooden-soled shoes in the Liangzhu culture period
图 7 新疆罗布泊西北岸出土的“楼兰美女”的高帮皮靴Fig.7 High-top leather boots of the “Loulan Beauty” unearthed on the northwest of Lop Nur,Xin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