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国人居署的实习让我走出“小我”

2021-11-03李佩欣

神州学人 2021年10期
关键词:联合国发展

文| 李佩欣

(作者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现就职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为国际组织培养和输送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综合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4年前,第一次看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治理创新硕士研究生项目简介时,我内心十分惊喜,学校竟有以任职国际组织为培养目标的硕士项目。当时在我心中,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还只是会出现在国际新闻频道、遥不可及的远方。

亚投行举办文化日活动

加入这个硕士项目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还记得我的第一个课程任务是研究2017年世界贸易组织第十一届部长级会议的成果并形成一份综合报告。通过阅读和分析官方提供的资料,我对主要议题及提案进行梳理,深入了解其中涉及的包括渔业补贴规则、农产品贸易和补贴规则、电子商务和数字贸易、促进投资便利化、服务业的国内规制等内容。在研究这次会议和议题的过程中,我脑子里出现了很多问题:多边机构是怎么制定议事规则和组织谈判的?不同发展议题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经济社会现实?各国在国际规则的制定和运用中是怎么博弈的?对国际治理这个宏大领域方方面面的好奇心逐渐在我心中生长发芽。

在广外以及赴美国马里兰大学求学的日子里,我有幸获得很多国际治理和国际发展领域前沿专家的教导。这些前辈或是奋斗在国际治理一线,或是投身于国际发展实践,他们的经历让我了解到真正有意义的事业和人生应该是什么样子。

如果说求学时是以“听”和“读”来认识国际治理,那么加入国际组织就是通过实践直观体验国际组织的开始。从马里兰大学毕业后,我加入了联合国人居署的城市发展基金项目,进行了为期7个月的实习。这一经历带给我三方面的重要收获。

一是体会到联合国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上的前沿性。例如,通过参与影响力投资与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框架的研究,让我认识到目前可持续发展金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项目财务指标以外建立投资市场普遍接受的影响力指标体系,量化发展项目的外部性。这个思路突破了传统的价值评估模型,直到现在也常常引起我的思考。

二是意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这里的合作既有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也有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合作。就我实习的项目而言,既需要获得项目当地国政府的政策和资源支持,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巨大资金缺口也离不开私人资本的参与。摒弃零和博弈,坚守合作共赢是决定发展成败的关键。

三是学会了国际发展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在学校时我曾经学习过变革理论(Theory of Change)模型,这是一个分析期望经济社会效果、期望产出、直接投入之间关系的逻辑链条。在实习时,我见证了这个模型如何应用在项目战略文件的具体规划上,并看到了这个分析方法在国际组织工作中的普遍性。这些所见所闻,都是我所收获的宝贵财富。

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需要与投资银行、科技公司等合作伙伴交流,向他们咨询技术和市场经验;更有机会参加与中东、拉美、东南亚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政府部门和金融监管机构召开的会议,了解这些国家的政府能够为我们在当地的项目提供哪些监管便利和财政支持。这些所见所闻让我真正见识到联合国如何利用遍布全球的公私网络,最大程度地整合不同利益攸关方的优势,我的国际视野也得到大大拓展。

我与全球各地的青年聚集在联合国,分享自己独特的成长、求学、工作经历,从北美、欧洲到东南亚、非洲,从和平、发展到气候、环境……我看到了一条条我从未想象过的发展轨迹,每个联合国青年都奔走在世界的不同角落,在不同领域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地球和人类社会添砖加瓦。听着他们为未来世界设想的各种图景时,我逐渐明白,人的一生不应只局限在“小我”中,只关注自身和眼前的利益。做一份为全人类谋福祉的事业,并在这个过程中成就更好的自己,才是值得我们不懈追求的理想状态。

实习结束后,我很幸运申请到了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工作的机会,能够继续在国际组织的道路上走下去。加入一个刚刚成立5年的年轻机构,我将见证亚投行的成长历程,同时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亚投行创新和改革的进程中,并接触更多未知的领域。

联合国实习线上告别派对

亚投行的发展背景与我在联合国实习项目背景非常相近,但新岗位的工作内容则更偏向于组织运营管理方向,这给我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一个小助理,在日常工作中常常感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努力提升的地方。参与一个国际组织的运营管理,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整体业务流程,更要从每个个体的行为、从管理者治理的角度考虑问题,这些都是在过往做研究、写报告的实践中没有经历过的。我也逐渐体会到,要胜任国际组织的工作,需要以成为“T型人才”为目标——既在一个领域有扎实的专业技能,也需要在其他领域建立广阔的的知识面。这种胜任力,在国际组织这个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管理、多元文化的复杂系统里,尤为重要。

从加入国际治理创新硕士研究生项目,到真正加入国际组织工作,我不知不觉在这条道路上已经走过4个年头。我还清晰记得,当年在广外的一位老师跟我们说,曾经有人质疑过学校要培养国际治理人才这个目标的可行性,他的回答让我非常触动:我们不是要明年、后年就能成功培养出国际治理人才,这是一项可能需要10年、20年的投入才能看到成果的事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管是教育还是自身的成长,都需要细水长流的浇灌和一点一滴的积累。这条道路上也许还有很多未知和挑战,但也有广阔的领域等待我去不断探索。

猜你喜欢

联合国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联合国呼吁提供55亿美元以免3400万人陷入饥荒
《 联合国糖尿病日》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联合国期待与各国智库通力协作
联合国提议2015年召开第五届世界妇女大会等5则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朝韩“打到”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