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岳阳楼诗文传播与岳阳城市形象建构研究

2021-11-02杨树张迎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岳阳楼城市形象

杨树 张迎

摘要:岳阳楼历代诗文传播为岳阳城市形象建构奠定了历史文化基础。岳阳良好的生态环境、地理区位优势以及以“先忧后乐”为代表的文化精神构成了岳阳城市形象建构的主要内容。本文以此为依据,在城市形象建构上提出相应的建议,供决策层和管理者参考。

关键词:岳阳楼;诗文传播;城市形象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7-0140-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项目“全媒体背景下新型主流媒体国家治理体系建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SP21YBC185;岳阳市社科联课题项目“岳阳楼诗文传播与岳阳城市形象建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y24

自魏晋南北朝尤其是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墨客为岳阳楼撰写的诗文不计其数,灿若繁星。岳阳楼诗文主要包括历代以来流传于世的优秀诗歌、散文和词曲。诗歌代表作品如南朝宋颜延之的《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唐代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和杜甫的《登岳阳楼》、宋代陆游的《岳阳楼》等;散文如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明代李东阳的《书岳阳楼图诗后》;词曲如宋代张孝祥的《西江月·黄陵庙》。

一般认为岳阳楼历代诗文在内容上主要有三种类型:湖景山色、贬谪感怀和忧国忧民[1]。其中占主导地位的精神是爱国情怀、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杜甫、范仲淹、滕子京等名家作品里既有对宦海浮沉、人生困厄的苦闷,更有对家国的热爱与期盼。岳阳楼诗文体现出来的崇高精神日渐沉淀成一种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为岳阳城市形象的建构指引着方向。

一、诗文传播之于岳阳城市形象建构的价值

城市形象是城市综合资源的符号表征系统[2],可分为“实体城市形象”和“虚拟城市形象”[3]。岳阳楼历代诗文的传播为人们构建出一幅古城岳阳鱼跃鸟飞、有山有水有名楼的美丽画卷,大体可以归入“虚拟城市形象”之列。“频岸风物,日有万态,渔樵云鸟”(宋·滕宗谅)、“洞庭之波涛,浸乾坤,浴日月”(明·李东阳)、“飞鸟晴云外,归舟落日边”(明·杨溥),描绘了岳阳湖光山色的生态之美,而从“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明·魏允贞)中又可见岳阳楼之名气。

对洞庭湖及岳阳楼环境的描写是历代诗文的重要内容。但从古至今鲜有为写景而写景的名篇,历代描绘山水之美的作品无不或明或暗地镌刻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政治抱负,寄情山水、借景抒情、借物咏志是历代岳阳楼书写者们想要表达的重点。“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表达了李白遇赦后的畅快,李白将在岳阳楼所见景物视为好友分享着他的喜悦;而杜甫的“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则写出了杜甫漂泊天涯的窘迫以及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在思想性上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范仲淹先生的《岳阳楼记》,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将岳阳楼诗文的思想性推向顶峰,自此,岳阳与岳阳楼及其诗文成为难以剥离的复合体,只要提到岳阳这座城,我们就会想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提起《岳阳楼记》就会不自觉地想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先忧后乐”凝聚成民族文化和文化传统。

一座城市与其经典诗文的完美融合,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涵化过程,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贡献自己的作品,一代又一代传播者为此做出了贡献。岳阳楼诗文千百年来的广泛传播铸就了岳阳的城市精神和气质,在建构城市形象时应遵循岳阳楼历代诗文所沿袭的典型特征。正如有论者所说,城市气质说到底是由城市文化孕育和赋予的[4]。正是岳阳楼历代诗文的浸润,岳阳才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的厚重感。岳阳楼诗文传播给岳阳城市形象建构奠定了扎实的历史文化基础,这个基础具有唯一性,无法被取代。

二、诗文传播影响下岳阳城市形象建构的基本内容

千百年来,岳阳楼诗文的精神内核与岳阳这座城市完美地融为了一体,成为历史名城岳陽的印象符号、媒体符号和文化符号。我们在建构岳阳城市形象时可以岳阳楼诗文为基础,从岳阳楼历代诗文中汲取营养,提炼其思想精髓,以契合岳阳城市精神和气质。具体来看,媒体在建构岳阳城市形象时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

(一)生态岳阳

岳阳楼诗文中有相当数量的篇章描绘了岳阳楼、洞庭湖、君山的美丽景象。“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雾雨沉云梦,烟波渺洞庭”(李祁)、“洞庭青草,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戴复古)、“飞鸟晴云外,归舟落日边”(杨溥)、“雁拖秋色入云去,龙转潮声送雨来”(刘大夏)、“万顷波平天四面,九霄风定月当中”(姚鼐)等等。尽管写湖、楼和山的景色是文人墨客们借以抒情感怀的手段,有着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但可以从侧面看出当时的环境是优美的,湖风、湖波、湖月、湖鸟、湖鱼,无不向后人展示着岳阳的生态美。

岳阳楼历代诗文中的优美景色为生态岳阳建设提供了一幅蓝图,这也是政府建构、媒介推广岳阳城市形象时的重要参考。近些年来岳阳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砂场河道采砂、东洞庭投肥养鱼、养殖业废水直排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洞庭湖是“水中大熊猫”长江江豚的重要栖息地,岳阳境内河流和东洞庭湖的水质得到明显提升后,东洞庭湖时有成群江豚游过湖面。洞庭湖湿地有世界上最大的自然野化麋鹿种群。此外,岳阳东洞庭湖湿地被誉为“中国观鸟之都”,自2002年起每年11-12月份会举办洞庭湖国际观鸟节。据岳阳红星网消息,每年冬天都有数十万只候鸟在洞庭湖湿地过冬,2019年至2020年观察期在洞庭湖越冬栖息的水鸟最高纪录值为7目12科65种247068只,其中不乏白鹤、小天鹅、白鹳、白琵鹭等珍稀鸟类。范仲淹笔下“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的场景复现,生态岳阳已经成为美好的现实。

(二)地理岳阳

岳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相传岳阳楼最初是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南朝宋颜延之的《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将岳阳楼拉入了文人们文学创作的视野。历代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岳阳楼及洞庭湖地理位置的诗句,如“江汉分楚望,衡巫奠南服。三湘沦洞庭,七泽蔼荆牧”(颜延之)、“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李白)、“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环占五湖,均视八百里”(滕宗谅)、“洞庭浩淼八百里,纳九水而吞吐之”(杨柱朝)、“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袁中道)等等。在古代,陆路交通不发达,水路是常用的交通渠道,岳阳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系统为历代文人登楼吟诗作文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而岳阳楼历代诗文的传播又向世人推广了岳阳的地理知识。

得益于沿江靠湖的区位优势,岳阳临港经济发达,成为国务院首批沿江开放城市,是我国内陆省市最大的国际航运港口,也是湖南唯一的国际贸易口岸城市和湖南第二大经济体。2020年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岳阳设立岳阳片区,而城陵矶港口是岳阳片区的核心区域。如今,岳阳已经形成发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京广高铁、京广铁路、浩吉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等国家交通主动脉贯穿岳阳,2018年岳阳三荷机场的正式启用宣告岳阳“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正式形成,岳阳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建构岳阳城市形象需要将地理位置及其带来的发展优势作为重要内容。优越的区位优势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说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岳阳这种内陆城市来说意义尤其重大。

(三)文化岳阳。

1994年初,国务院批准岳阳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一称号的获批,是国家对岳阳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肯定,岳阳楼及其历代诗文的传播功不可没。自南朝宋大诗人颜延之的《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始,尤其是唐宋时期岳阳楼经过数次修葺之后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文成为时尚,扩大了岳阳楼的知名度。千百年来岳阳楼诗文在神州大地上的传播将岳阳浸润成一座文化之城、历史之城。

文化可以从实物和人两个方面加以重点体现。在实物形象中渗透进岳阳的历史文化因素,如实体建筑,岳阳楼和张谷英村本身就是可视实物的代表,这些实物体现出岳阳是一座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但最能体现岳阳楼诗文精神传承的还是人的素质,要让岳阳楼诗文的内在精神内化为每一个岳阳市民的内在修养和品质。市民素质是城市形象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着一座城市形象建构的最终高度。近代以来涌现一批岳阳籍先进人物,李六如、何长工、任弼时、张震、毛致用等都是“先忧后乐”岳阳精神的典型代表。我国优秀的海军舰载机飞行员张超是土生土长的岳阳人,2016年4月在驾驶舰载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时战机失控,为保住战机而耽误最佳逃生机会,被迫跳伞坠地牺牲,同年11月中央军委追授张超同志“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2019年习近平同志签署主席令,授予张超“人民英雄”荣誉称号。一座城市的文化是歷史的也是现代的,张超烈士的英勇事迹与岳阳历代诗文传达的精神一脉相承。

三、诗文传播影响下岳阳城市形象建构的原则

城市形象的建构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地理和文化等内容。从岳阳楼诗文传播的主要内容来看,在建构岳阳城市形象时需遵循三个原则。

(一)传承历史,关注生态

岳阳楼诗文中对岳阳楼气势磅礴、建筑精美的描写以及对洞庭湖优美景色的呈现,要求岳阳城市形象中需要有类似的体现。城市的景观有人为重建的一面,也有自然天成的一面,而且自然的一面通常更具有优越感。

浩瀚的洞庭湖是岳阳楼诗文中广为呈现的物景,打造山清水秀的岳阳城自然是岳阳城市形象建构重要的内容之一。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关注城市生态建设是岳阳城市形象建构的重要原则。八百里洞庭如今大为缩小,湖水水质不高,近年来省和市级相关部门针对洞庭湖的治理做了很多工作,如在治理挖沙、填湖、控污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洞庭湖水质大为改善,自然生态恢复效果明显,美丽家居的自然之城逐渐得以恢复。

(二)多维建构,突出特色

城市形象是一个综合性因素的集合体,是经多方面因素融合后所形成的,包括历史、文化、现代、自然等因素。建构城市形象要因地制宜,结合岳阳的历史的和现实的情况进行,这样才能凸显城市特色。

岳阳城市形象建构可以在实物形象建筑中渗透进岳阳楼文化因素,如巴陵广场沿湖风光带的护栏都刻有岳阳楼诗文,在王家河公园矗立着屈原、鲁肃等历史人物的雕像,在环南湖三圈的三眼桥附近建有方吨的巨型雕像。这些硬件设施既为城市景观提供了视觉上的美观物景,又能体现出岳阳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表现着岳阳的与众不同,昭示着城市形象建构独特的属性。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历史名篇、历史上与岳阳有关联的名人名事都构成了岳阳城市形象的组成部分,这些内容结合岳阳的现代化建设,共同组成了岳阳城市形象。

(三)承前启后,协调一致

传承岳阳楼诗文承载的忧患意识、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等美好的精神内核,结合新的时代精神进行创新,与时俱进,与传统一脉相承,能体现出岳阳城市形象的相对稳定性。

李白、杜甫、白居易、欧阳修、黄庭坚、陆游等伟大的诗人都曾在岳阳楼或岳阳这座城市留下名篇,这些名篇承载的文化经过历朝历代的传颂已经内化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则把这一精神凝聚成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岳阳楼诗文一贯的精神内涵。在“先忧后乐”的精神润泽下,现代和当代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有着忧患意识、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的仁人志士,如前所述的任弼时和毛致用等都是典型的代表。从古代到现代,岳阳人民一直在岳阳楼诗文的精神激励下为国家为民族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用行动铸造岳阳的城市形象。

四、诗文传播影响下岳阳城市形象建构的建议

岳阳楼诗文传播的影响由来已久,在岳阳城市形象建构方面我们可以依据岳阳楼诗文的主要内容提出一些可供借鉴的意见和建议。

(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美丽山水城市

岳阳楼诗文呈现的美丽山水是城市形象建构的蓝图,符合当前我们党和政府的发展理念。只有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城市才能永葆青春活力。

岳阳地处江汉平原,处洞庭湖之东,依长江,交通四通八达,水陆空运皆有,城市富饶而美丽。对于这样一座地理位置优越的城市来说,优越的自然环境是打造美丽岳阳的巨大优势。2015年岳阳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20年全国爱卫会确认岳阳为国家卫生城市。如今的岳阳城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正快步走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

(二)保护历史资源,挖掘城市特色文化

保护传统城市风貌,充分利用好历史文化资源,修缮历史建筑,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发展城市文化产业,塑造城市文化个性,让岳阳城市的文化灵魂与岳阳楼诗文精神一脉相承。2014年岳阳集“最具幸福感城市”和“最具文化软实力”称号于一身,这也是全国唯一同时获得两项殊荣的地级市。

岳阳有着2500年的悠久歷史,有广为人知的名楼岳阳楼,有熟谙于心的岳阳楼精神,文化资源丰富。以岳阳楼、张谷英村等为代表历史建筑,都是岳阳这座城市需要而且应该保护的对象,也是岳阳城市形象建构需要充分利用的历史文化资源。除了实体形象的文物,还有蕴含在书籍等载体中的岳阳楼精神和文化等待我们去继承和发扬光大。

(三)提升市民素质,打造城市形象新高度

提高市民素质,让诗文体现出的精神内化为每一位岳阳市民的内在品质。市民素质是城市形象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着一座城市形象建构的最终高度。市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岳阳楼诗文在提升市民素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个城市的形象建构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离不开历史传承,而且一个城市的形象需要有别于其他城市形象的特质,这种特质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历史的积淀,岳阳楼诗文在神州大地上千百年来的传播为岳阳城市形象的建构提供了养分,指引着城市形象建构的正确方向。

五、结语

岳阳楼历代诗文的广泛传播为岳阳城市形象建构奠定了重要的历史文化基础,诗文中所呈现的内容也成了当前岳阳城市形象建构的重要参考。总体来看,岳阳城市形象主要是从自然生态、历史文物和精神文化等方面进行建构,尤其是“先忧后乐”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成为岳阳城市形象建构的主脉络。

在媒介化生存的今天,城市形象更加无法脱离媒体尤其是新式媒体的塑造与构建,媒体要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向外界推广岳阳,既要继续宣传岳阳楼历代诗文和岳阳历史文化,又要大力宣传今天的岳阳建设成就、独特的自然环境、人与环境和谐共生以及“先忧后乐”的岳阳精神。

参考文献:

[1] 张爽.古典诗文中的岳阳楼书写[D].岳阳:湖南理工学院,2017.

[2] 冯易.城市形象设计的符号建构与传播[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9):96-97.

[3] 陈映.城市形象的媒体建构——概念分析与理论框架[J].新闻界,2009(5):103-104.

[4] 李鲤,田维钢.城市形象片传播中的认同建构策略[J].当代传播,2017(4):39-41.

作者简介:杨树(1975—),男,湖南隆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

张迎(1982—),女,湖南岳阳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岳阳楼城市形象
孙高华
新媒体传播下地铁广告中的城市形象建构
蒙古族传统纹样对地域城市形象塑造的意义
诗“画”岳阳楼
观五朝岳阳楼
登岳阳楼
微电影中城市形象的植入与传播策略研究
微电影中城市形象的植入与传播策略研究
不经意诞生的经典
我国城市形象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