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成都师范学院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分析
2021-11-02李翔熠
李翔熠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7-076-01
摘 要 本文通过调查成都师范学院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更好助力该校学生全面发展,制定相关措施。具体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该校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研究。研究显示,目前该校接近40%的学生每周锻炼三次或以上,有接近40%的学生每周锻炼一次,还有部分学生除體育课外并无其他锻炼;虽然学生体育锻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锻炼时间较长、质量较高、效果较好,但学生体育锻炼重视程度还需加强,锻炼人数也需要进一步增加;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为个人兴趣、个人主观意识、个人时间安排、学习压力、天气情况、场地灯光、网络游戏和外部诱惑等。
关键词 大学生 身体素质 体育锻炼
一、前言
当前,大多数学生虽然认为体育锻炼非常重要,同时认可“终身体育”的思想,但实际情况却停留于思想而没有付之于行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多来源于体育课,除此之外并无其他锻炼,间接导致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因此,本文对成都师范学院的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进行研究,以得出真实有效的数据。
二、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活动项目开展情况
目前该校组织体育活动有:男子篮球联赛和女子篮球联赛、女子气排球联赛、春季田径运动会、羽毛球和乒乓球联赛、荧光夜跑、趣味运动会,素质拓展活动以及男子篮球3V3等活动。
(二)体育锻炼参与情况
1.参与的态度。调查得出,学生对体育锻炼是支持的,但是实际行动上还有欠缺。有一部分学生除了每周的体育课之外,并无其他体育锻炼,而是更倾向于将课余时间用于打游戏、逛街、课程学习等活动上,其中学习和游戏占比较大。
2.参与的动机。与部分学生的交流得知,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动机如下。首先是爱好某项运动,平时会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练习,而这也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其次是考虑到自己身体状况不佳,想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进身体健康。最后是为了减肥或通过期末体育课程考试。
3.参与的目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如下:有46.23%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为增强体质,有35.53%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是为了减轻体重,有16.04%的学生是为了缓解压力,2.2%的学生是为了打发时间。
4.参与的次数。37.62%的学生除体育课之外锻炼一次,22.88%的学生锻炼次数为两次,9.4%的学生为三次,30.09%的学生锻炼三次以上。综合分析得出每天都在进行锻炼的比例仅为9.75%,每周锻炼达到三次及三次以上的比例为33.96%,不超过两次的占到了40.25%,没有锻炼的比例占到16.04%。
5.参与的时间。目前学生除了相应的体育课程外,每周三次及以上锻炼次数的人数较少。每次锻炼的时间长短和运动项目有关,如跑步的学生每次锻炼的时间在40分钟左右,散步的学生呈现时长时短现象,但球类项目的学生时间会长很多。
(三)影响因素分析
1.学生个人时间。调查显示,该校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手机及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沉迷于网络、手机、视频、游戏等状况导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变少。
2.学校基础设施。调查显示,该校学生对学校体育设施情况的基础评价为:11.64%的学生认为很完善,能够满足学生需求,67.61%的学生认为基本能够满足,20.75%的学生认为不能够满足,设施部分有些老旧,还没有更替或维修。学校基础设施较为充足,能够满足大多数学生需求。
3.学校体育课程。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评价为:36.99%的学生认为目前的体育课程能够满足自身需求,31.66%的学生认为刚好满足自身需求,26.02%的学生认为不能满足自身需求,还有部分学生表示不关注。
三、结论
该校学生体育锻炼重视程度较低;学生体育锻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体育锻炼的质量较高、效果较好,但锻炼人数和次数较少;个人兴趣、主观意识、场地灯光、天气情况及外部诱惑是影响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四、建议
1.加强体育课程创新,培养体育锻炼意识。
2.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和管理制度,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联赛活动,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4.加强网络体育建设,大力宣传体育锻炼。
5.区别对待不同群体。
参考文献:
[1]周明.滨州学院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19(17):111+113.
[2]李赛珞,张振东,党传奇.当代大学生体质状况与体育锻炼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4):1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