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散手运动员专项耐力的特点及其训练方法

2021-11-02冯杰

体育时空 2021年14期
关键词:武术散打训练方法耐力

冯杰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7-056-01

摘  要  武术散打是一种高强度的竞技运动,对运动员的耐力和体力有着很高要求。因此,在专业武术散打培训中,通常都会注重耐力的训练。实际上,在武术散打运动中对耐力和体力的训练方法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了武术散打运动员的接受到的训练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因此,本文就对武术散手运动员的专项耐力的特点及其训练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  武术散打  耐力  训练方法

武术散手即武术散打,这是一种需要运动员有良好体能的竞技运动[1]。在这种高压高强度的运动中,耐力可以说是决定胜负非常关键的因素。在很多竞技比赛中,有些运动员通常在第一局和第二局中表现很好,然而到了后面两三局就出现了力不从心,从而被对手反超的现象,这就是耐力不足在作祟[2]。武术散打比赛竞争激烈、体能要求高。在场上决定胜负的不仅仅是技巧和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耐力。耐力不过关,再高的技巧都无法施展。因此,对运动员耐力的训练应该被重视起来。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武术散手运动员专项耐力的特点进行了说明,并且根据此特点进行训练方法的归纳总结。

一、专项耐力的特点

根据有关文献对不同人群、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成年人的调查结果表明,比赛完运动员的心率水平能达到190次/分钟[3]。而心率的快慢和人体吸入的氧气量成正比,人体所能达到的最大心率和人体所能达到的最大需氧量也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心脏跳动越快,人身体需要的氧气越多。正常人在平时缓慢运动时,心率能达到人体极限的70%。当剧烈运动时,心率水平为人体极限的90%以上[4]。而武术散打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心率则能达到人体极限的96%左右。而心率超过90%的时候,身体的呼吸频率已经跟不上身体对氧含量的需求,因此开始进行无氧代谢。由此我们看出,武术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以无氧代谢为主。因此,要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耐力,需要对运动员多进行无氧代谢训练,以使其能满足竞赛对耐力的需求。

二、训练方法总结

(一)强度

在平时训练中,需要根据高于比赛现场的原则对运动员进行训练。根据武术散打比赛现场的心率等指标可以看出,在比赛现场,运动员所承受的压力和强度接近于身体的极限。因此在平时训练中,一定要尽可能逼近运动员的生理极限,让运动员尽可能达到比赛时的强度。根据心率的测算数据,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率水平为180次/分钟。因此在制定平时的训练计划时,要让运动员尽可能超越这个心率水平,并且保持一段时间。这样才能让运动员在比赛中做到游刃有余。

(二)时间

武术散打不仅需要强度,对时间的要求也很高。一般来说,训练时一定要让运动员的训练时间长于其比赛时间,有的时候甚至要达到两倍。从医学角度,人体能剧烈活动的时间是很短暂的,需要在剧烈活动之后充分休息才能再次恢复体力。因此在训练时,如何将这个生理时间延长,并且在这个时间段内保持充足的体力和耐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训练中做到高于比赛,运动员在比赛中才能发挥出正常水平。

(三)次数

对于武术散打比赛来说,运动员完成一组比赛要经过10~12分钟的高强度运动。而这10~12分钟对于身体来说是及其不舒服的。因此,运动员在比赛场上既要对抗“不舒服”的身体,又要发挥自己最高的水平。这就需要在平時训练中多次练习,增加练习的次数,以此提高运动员对比赛的适应能力,也就此增加运动员对身体反应的抵抗能力。

(四)频率

在武术散打这种高强度的运动中,需要强度与耐力的完美结合。这就对训练过程中的训练频率有所要求。正如前文中提到的,在比赛场上,运动员的心率能达到180次/分钟。因此在训练过程中,一般都会超过这个心率水平。这种情况下,训练的间歇频率对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就有很大影响。当心率水平从最大的180次/分钟降低到120次/分钟时,运动员的身体就得到了完全放松,而忘记了之前训练的紧张感和肌肉的紧绷状态。而如果休息时心率水平仍然在140次/分钟,身体会觉得没有得到休息和放松,因而失去了休息的价值和意义。这样做还会造成身体负担过重,运动员后期可能会因超负荷而增加受伤的概率等。因此,休息时间应该根据心率水平进行科学设定,其既不要过低让训练失去作用,也不要过高让运动员的身体得不到充分放松。

三、结语

在武术散打这种需要运动员很高综合能力的运动中,运动员的耐力总是会被考验。而根据运动员在比赛场中心率水平过高身体进行无氧代谢的特点,本文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并且给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这些训练方法以坚实的科学数据为支撑,为教练员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建议。同时,根据本文的调查研究,确定了让运动员在间歇训练中提高能力是较为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

参考文献:

[1]梁永文.武术长拳运动员不同强度练习后心率及血乳酸变化的研究[J].体育学刊2000(05):116-117.

[2]徐辉丽,王维.竞技武术不同套路演练中心率的比较[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25(03):126-128.

猜你喜欢

武术散打训练方法耐力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黄石市普通高校武术散打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举国体制与职业化融合我国武术散打赛事登顶世界的成因分析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我国武术散打运动与教育的交融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
如何在小场地上进行耐力跑
巧用球类练习发展耐力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