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体育中考改革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困境与机遇探究

2021-11-02刘迪

体育时空 2021年14期
关键词:体育活动机遇困境

刘迪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7-021-02

摘  要  2020年12月14日,王登峰在教育部召开的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全国各地已普遍推进体育中考,且从2021年起,绝大部分省份的体育中考总分会增加。对此,借助文献资料法对我国体育中考改革进行一个梳理,得出我国体育中考改革仍存在应试化教育问题未解决;学校对课外体育不够重视;学校、家庭、社区三方缺少沟通与配合等问题。因此提出建议强化政策解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完善“软件硬件”,加强师资与设施的建设;多方联动配合,打造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

关键词  体育中考改革  课外体育锻炼  困境  机遇  体育活动

体育中考的改革,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2020年12月14日,王登峰在教育部召开的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全国各地已普遍推进体育中考,且从2021年起,绝大部分省份的体育中考总分会增加。体育中考总分增加,意味着体育学习时间增加,这些是否会影响到主要科目的學习,增加学生学习压力?是否会导致体育课堂教学也变成跟文化科目一样的应试教育?单纯的体育课堂教学能否满足体育中考要求,是否还需依靠课外练习才能完成?本文从课外体育的角度出发,回顾课外体育锻炼曾陷入的历史困境,探索体育中考总分增加所带来的现实机遇,合理地规避课外体育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一、体育中考改革中课外体育锻炼的历史困境

(一)应试化教育问题尚未解决

体育中考改革以来,应试教育的问题逐渐突出,诸如“体育考试标准不完善,中考考什么,体育课就教什么,课程内容单一”等[1]。体育教师过于重视考试内容,忽略了其他项目的学习与掌握。家长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学生也会为了取得好成绩而进行专项练习,在提高了学生部分运动技能的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如此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形成,降低了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影响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此外,学校临时抱佛脚现象层出不穷,面临体育中考时,很多学校会在考前几个月针对性对学生进行考试项目的教学与练习,从而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而不是真正发展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如此导致学生平时缺乏锻炼,身体素质下降。

(二)学校对课外体育锻炼不够重视

相对于文化科目,学校对于体育科目的重视程度仍不够。主要表现在场地设施不全面,体育活动少。根据调查,我国中小学共有体育场地500370个,我国共有中小学50.53万所,平均每所学校只有一个体育场地[2]。此外,学校的体育场地基本上都是篮球场、足球场和田径场中的一种,运动场所单一,学生所能学到的东西受到场地的限制,从而导致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下降。此外,学校在举行体育活动时,一般都是运动会、篮球赛、广播操比赛等较为安全的活动,老师进行教学时也更倾向于选择安全性更高的运动项目,导致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体育活动比较单一,限制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知,导致学生缺乏一定的冒险精神。

(三)学校、家庭、社区三方缺少沟通与配合

由于人们在习惯的思维定势下把课外体育局限在学校内,处于封闭状态下,与家庭,社区等相分离,这使得校内与校外的体育锻炼脱节,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不知道如何进行体育活动。从体育中考制度的实施层面来看,学校是落实中考改革政策的中坚力量,家庭和社区则是推进中考改革,增强学生体质的有力支撑。然而,家长对于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意识薄弱,社区在全民健身计划下设置的运动器材大多都是针对中老年人,对于学生却很少有相应的器材来锻炼。此外,社区也缺少专业的体育人员对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进行指导,导致学生即便进行了体育练习,却不能有效掌握练习方法。

二、体育中考改革中课外体育锻炼的现实机遇

(一)有利于发展体育产业,推动课外体育的发展

中考体育改革的全面推进,使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增加的同时,带动了课外体育锻炼的创新与发展。相较于固定单一的锻炼形式,风格多变的锻炼方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也刺激了体育工作者对锻炼方法的改革创新,设计更多的锻炼方式,使课外体育锻炼的内容由单一走向多元化,丰富了课外体育锻炼的途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具有了更多的选择。此外,社会上也开设了相应的体育补习班以及创立了各种体育产品或服务产业与组织,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教学与训练,打破了培训市场被语数外等文化科目垄断的局面,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也占领了一席之地。调查表明,2015年全国开展青少年体育培训业务的企业数量已经达到11910个[4]。中考制度的改革提升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同时也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课外体育市场的形成,锻炼的重心逐渐由学校体育课向课外体育锻炼转移。

(二)有助于提高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体育家庭作业的形成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与中考相关的各种运动项目与技能成为了教学重点,如此在教学趋向专门化的同时却无法满足所有学生兴趣爱好的多元化。因此,只能通过课外体育锻炼的形式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逐渐上升。同时,我国部分教育工作者倡导要有体育家庭作业[5、6]。与其他科目一样,体育设置家庭作业,作为体育课的延伸和拓展,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丰富课余生活内容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三)推动了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改革,刺激新功能的形成产生

以往的监控评价体系是以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考试成绩的高低决定了身体素质的好坏。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只重视结果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的评价方式逐渐脱离现实的需求,新的体育评价体系逐渐形成。研究表明,部分体育教师已经开始建立体育学习评价新体系来促进和改善“教”与“学”[7]。其既关注了每一个学生的现实状况,也最大化发挥了评价体系的功能,加速了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的改革,这有利于过程中各种新功能的形成。

三、对课外体育发展的建议

(一)强化政策解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对于体育学科走向应试化教学,其最初目的也是为了引导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而改革要顺利的实施,要深入解读政府所颁布的各项政策,探讨相关意见与方案的实施手段,确保其可行性和有效性,避免进入误区。同时,只有转变传统的体育思想观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为第一要务,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最终目的,才能够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和拼搏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完善“软件硬件”:加强师资与设施的建设

随着体育中考改革的推进,体育课程地位的上升,各方对体育课程的要求会不断提高,对体育老师的数量及质量的要求也会上升,体育场地、器材等硬件配置需求也会增加。充足的师资力量是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前提,完备的体育器材设施是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硬性条件。因此,要补足师资力量,强调教师教学质量,完善体育评价机制与监控体系,加强体育资源的开发整合,优化场地设施,统筹校内外资源,开放场地共享利用,完善软件与硬件设施,推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

(三)多方联动配合:打造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

体育中考制度改革,学校、家庭、社区三者之间必须相互配合,打造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改革推进下,学校统筹全局,与家庭、社区相互沟通交流,针对学生安排一系列的练习计划,进行课堂教学,布置体育家庭作业,培养体育锻炼意识;家庭负责监督学生完成,樹立正确的锻炼意识,陪同孩子一起练习,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社区则需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学生在放学后也能有完备的器材与场地进行体育锻炼,并定期开展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三方联动配合,共同激发社会全员参与,形成校内校外一体化模式,可协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四、结语

体育中考制度的改革是对学生身体素质下降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这为体育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宝贵的契机,也为课外体育锻炼的发展提供了思路与路径。其一方面加速了课外体育培训市场的形成,促进体育家庭作业模式的产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得以提升;另一方面也显露出了应试化教育、师资与器材设施等的不足,社会上并未形成完善的体系等现实问题。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理念,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完善软硬件,打造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机制等手段来促进课外体育锻炼的发展。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学校体育课成为教学的主要场地,而课外体育锻炼或许会成为学生增强体质,保持健康的主要运动形式。

参考文献:

[1]周凰,古雅辉,刘昕.中考改革背景下学校体育发展的热效应与冷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07):68-75.

[2]王健,陈元欣.我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现状、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02):86-89.

[3]张艳,胡秋实.“健康中国”战略下学生体质发展正向影响因素的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1(02):95-96.

[4]《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报告》编写组.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报告(2016)[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5]刘起化.体育家庭作业——体育课堂的又一主力阵地[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2):4+6.

[6]袁志红.中学体育课程的“课外作业”模式——美国与新加坡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9(03):116-118.

[7]汪晓赞,季浏,金燕.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效果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01):102-105+108.

猜你喜欢

体育活动机遇困境
RCEP与房地产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闽侯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