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教学理念下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研究

2021-11-02陈春华

体育时空 2021年15期
关键词:田径高校教学

陈春华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8-014-02

摘  要  田径是高校体育教育当中的基础项目,在我国高校中已经有一段发展历史。田径运动具有很高的竞技价值,在目前高校田径教学实践当中已经逐渐形成了与新教学理念密切相关的田径教学改革制度。这项制度在如今的教育领域已经取得了非常重大的教学成果。本文主要从新教学理念的角度对高校田径教学的改革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并且提出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新的教学理念  高校  田径  教学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以及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非常重视青年人的发展,特别是广大高校学生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带动了现代教育新教学理念的发展,且这些理念有很多已在现实中得到了实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体育教学的需求。高校田径教学是我国体育教育内容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教学项目,通过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理念的应用,可创新教学模式,更好地为田径教学的发展助力。

一、新教学理念的概念

随着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和研究的不断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和高校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教师已不再是传统的授业者,更向高校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方向发展[1]。新教学模式当中的教学理念是将“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作为在教学当中的核心,要突出高校学生群体在整个教学当中的重要性。這不仅要求教师要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加有创新性的教学课程模式,来促进高校学生对新型课程的认知程度,并且能够有效推动新教学理念在高校当中的改革。

二、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现阶段的高校田径教学中,教师进行田径教学应该更为重视高校学生的田径项目技巧的教学,从而导致忽略了田径项目所带来的其他应用价值。高校学生失去了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更加喜欢其他的具有娱乐性的体育项目,落后的田径教学方式不能有效培养高校学生的体育精神[2]。在传统的田径模式当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在目前的高校田径教学当中,体育老师经常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而不研究当下新型教学理念下的新型体育教材,比如在接力的项目中,新教学理念在课本当中要求通过接力项目来培养高校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体育精神。由于教师不注重对新教材的研究,导致在教学过程当中仅仅是简单讲解接力的规则以及项目的定义,然后就让高校学生分组练习。这样在一节课的课程时间内,高校学生除了能够感觉到身体的疲倦以外没有其他的收获,厌学情绪在此过程中就不断积累起来。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是绝对的教学主导者,即教师讲什么内容,高校学生就要学习什么内容,导致高校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参与率比较低。国家为了提高高校学生对课堂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要求教师在进新教学理念的过程中要在高校学生的前进道路上起到指明灯的作用,要站到引导者的角度上来对高校学生进行引导,在课堂教学当中要以高校学生为主体,让高校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以此促进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提高[3]。在新教学理念的要求下,高校田径教学需要进行有效改革,因为现阶段高校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为缓解现阶段田径课程教学的现状,有效提高高校学生对田径的兴趣,高校教师应该对新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并且通过研究将新教学模式有效融入田径教学课堂当中,使高校学生能够逐渐热爱田径这一运动。

三、高校田径改革方法研究

(一)合理应用新教学理念与田径教材

在新的教育制度改革后,教师在对高校学生进行教学时往往有两本教科书。一本是高校自主选择的教学教材,一本是教育部颁发的体育新教学理念教材。只有教师做到将教材完整的掌握,才能够有效获取教材当中的知识,并且可以在实践当中引导高校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在教师根据教材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得到的两本教材之间的主次关系进行有效的教学。目前来说,高校田径教学已经逐渐完成了教学方法的改革[4]。高校的田径教学改革主要目的是要求高校体育教师能够通过新教学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一定改进。

(二)引导高校学生参与田径并热爱田径

就目前高校田径教育情况而言,大部分仍旧在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这种情况在根本上过度强调了体育竞技的结果,从而忽视了让学生在体育竞技中的“以人为本”原则的体验,即过分重视高校学生在进行田径训练的结果忽视了高校学生在进行实际学习当中的学习体验精神,这会导致高校学生在对田径项目上的学习和感悟出现消极情绪。教师没有从根本上引导高校学生对田径运动予以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教师在对高校学生的实际教育效率的影响。在教师进行实际的田径教学环节当中,大部分教师都是接受着教育部门要求的教学模式以及高校自行采取的田径教学模式两种模式进行管理。教师在进行实际课程教学当中要将两种方式结合到一起运用,进行实际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同时,要能满足高校学生和学校两方面对田径教学的需求[5]。在教师进行教学思想改革当中要充分根据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现有的资源制定新型且高效的高校田径教育模式。并且,在完善教师的评测体系的同时还要满足对高校学生的综合评价。

(三)重视高校学生的田径运动体验

田径是一项竞技项目的运动,在高校学生进行田径项目学习时需要具有一定的竞技精神。在进行田径教学时,传统教学方式是让高校学生反复进行项目训练,这会导致高校学生感到整堂课都显得枯燥无味,高校学生也很难提高对田径项目的乐趣。因此,师对高校学生进行教学时应当在教学方法上做出一些改变,如在进行田径项目训练时,教师可以组织高校学生进行竞赛,通过比赛不仅可以有效带领高校学生进行有田径项目的训练,还可以提高高校学生对田径比赛的热情,以此培养他们的竞赛精神[6]。在实际教学当中对教学方法进行灵活应用,能够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能够给高校学生带来更好的田径运动体验。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田径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将接力项目与某种游戏相结合,以让高校学生在欢快的课堂氛围中得到有效锻炼,在田径运动中感悟快乐运动的精神。

(四)创建和谐的田径课程教学环境

进行田径教学时,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与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在教师进行田径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常与高校学生进行沟通,去了解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根据不同的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高校学生在学习田径课时就能够尽力而为,付出更多的注意力和体力。这样高校学生不仅能够在身体上得到锻炼,还可以获得更舒适的心理体验。在田径运动当中,有些项目需要掌握一定技巧才行,有些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較弱,所以在进行技巧讲解时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比较慢,教师对于这类高校学生的讲解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并关注高校学生的进步[7]。在高校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时要及时对高校学生进行鼓励,要让高校学生在进行田径运动学习当中充满信心并且让其体验到运动带来的成就感。这样的新教学理念的改革下,不仅能够让田径教学的环境更加舒适,还能够帮助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五)将田径运动融入校园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田径运动作为基础性体育项目,其发展得如何直接决定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水平。因此,在高校开展田径活动时,出课堂教学外,还可以成立田径俱乐部或者田径社团,让体育骨干带动并影响身边的同学,带动他们一同参与到田径运动中,进而参与到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中[8]。现阶段各个高校中的田径运动会基本上都会正常举行,所以学校不能忽视运动会给高校学生带来的影响力。高校对此有效进行组织并宣传,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使得我国对体育教育越来越重视。在新型教学理念背景下,高校的田径教学应该进行不断改革,以此改善现代田径教学课堂的现状,进而有效提高高校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热爱。田径的教学也有很多种改革方法,比如在教学当中教师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改善现有的教学环境、师生关系改革等。期望通过这些改革,使学生在田径教学课堂当中都能够积极参与,获得身心两方面的良好效益。

参考文献:

[1]郑进贵.新教学理念下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策略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08):182-183.

[2]张亚辉.新教学理念下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反思探索[J].体育风尚,2020(01):172.

[3]宋志强.新教学理念下的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21):159-160.

[4]李彤.论新教学理念下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1):7+9.

[5]倪晓莉.新教学理念下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9(04):186-187.

[6]王成梁.新教学理念下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9(04):214-215.

[7]王维兴.新教学理念下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19):77-78.

[8]李佳静,刘敏.新教学理念下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田径,2018(08):37-38.

猜你喜欢

田径高校教学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