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分享绘本阅读对4~5岁幼儿想象能力的作用
2021-11-02阮鑫程
阮鑫程
摘要:阅读在人生中必不可少,绘本是最适合学前儿童阅读的读物。在国家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分享阅读是一种有效的早期阅读开展方式,运用适合幼儿引导阅读绘本的方法更能有效地帮助幼儿提高想象力,对于幼儿活动五大领域中的艺术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学前儿童;绘本阅读;想象能力
分享阅读,是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家长与孩子以情感交流为目的共同阅读绘本的活动,其重点在于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和能力。绘本是最适合学前儿童阅读的读物,分享绘本阅读活动是一个让儿童从“听故事”过渡到“讲故事”,再达到“演故事”的桥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感受其语言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加深对作品的初步理解。发现中班幼儿对绘本情景奇思怪想,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想象丰富有趣。因此,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分享阅读绘本的形式为载体,调动起孩子想象的兴趣,提高幼儿对故事的理解能力。
一、研究内容
以分享绘本阅读活动为载体,在师幼共读的教学模式中提高4~5岁幼儿阅读绘本的兴趣和对情节的想象力。
二、研究对象
15名4-5岁幼儿。
三、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观察法。
四、研究过程与实施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多采用集体阅读方式,集体阅读一方面延续幼儿的兴趣有助于孩子间的相互模仿;另一方面能丰富幼儿的认知推动其想象创造力的发展。
在进行分享绘本阅读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完整表述其中的内容,需要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选择绘本,遵循幼儿的阅读习惯和表演方式让幼儿熟悉画面,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引幼儿全面了解绘本内容,然后欣赏并指导表演。
联结与建构阶段,阅读绘本许多情况下要进行生活经验的联结、事物意义的建构,一般采用集体阅读的形式。在集体初步绘本阅读过程中,通常不掺杂有关表演的内容,而是引导幼儿感知理解绘本内容,当幼儿对绘本全面理解后才开展创编表演。那么,怎样的阅读方式让幼儿对绘本全面理解后进行创编表演呢?我们可以通过灵活设计观察形式和顺序达到。
(一)按绘本整体顺序阅读
这种阅读方式是在不改变绘本的全部内容下,依照绘本顺序从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和幼儿一起观察画面,引导幼儿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对绘本画面逐页细致的观察,了解形成最后完整的故事情节。
(二)按绘本内容倒叙阅读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这种阅读方式一般运用到故事类绘本中,让幼儿先知道故事结局,再根据结局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然后再和幼儿一起阅读绘本的开头部分。如《母鸡萝丝去散步》这本绘本,先和幼儿一起看封面,再向幼儿出示最后一页,“按时回到家吃晚饭”加入问题引导:母鸡萝丝去哪里散步了?会遇到什么?会发生什么事情?让幼儿猜测思考。在实施方法过程中,明显感觉幼儿喜欢由结局猜情节的方式,相互争着表达自己的不同想法,从而提高了幼儿阅读绘本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在做事情前可能先猜到结果,再去做,锻炼了幼儿的想象力。
(三)遮挡绘本中的部分画面
有些绘本会留出一个显著的画面特征让幼儿猜想动物或实物。如绘本《好神奇的小石头》,镂空上一页,用红色石头做汽车的车身,用黑色的石头做母鸡的身体,用黄色的石头做梨子等等,阅读时让幼儿先任意自己猜想,然后揭晓绘本中的答案,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阅读与反思阶段,这一阶段要联系绘本的文本阅读欣赏故事,理解作者的想法。幼儿认真聆听老师有感情的阅读文本,部分重点语句在老师的示范和指导下跟读、模仿,听老师讲解加之理解,从而幼儿积累知识经验丰富猜想。
表现与再现阶段,这是绘本阅读最高层的阶段,也是由他人知识成为自己知识的重要途径。当幼儿全部理解绘本内容后,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引导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性将自己所知道通过动作、表情表现出来,幼幼之间相互评价,进行不断的创新。
五、研究成果与分析
(一)幼儿对绘本阅读兴趣和故事情节想象能力提高
幼儿由之前不喜欢自己看绘本到单独看绘本,由不敢去想象、不会去想象,逐渐转变为敢于想象、知道从某些情节去想象,可以看出幼儿对绘本的阅读兴趣已经调动起来,想象能力有所提高,同时说明我所采用的方法是有一定成效的。
(二)运用实践丰富幼儿的生活
幼儿阅读了《大卫,不可以》这一系列绘本会运用到生活中,看到其他幼儿在做一些事情时会告诉她们自己想象出来“这样做的后果”。
(三)带动艺术领域的发展
在美术方面,让她们画自己喜欢的房子,有画“海底一百层房子”“天上白云飞的房子”等。在舞蹈方面,老师摆出一个动作,她们会说谁谁谁在做什么,心情怎么样,这个动物在做什么等等。 提高了幼儿对艺术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北京教育委員会.北京市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细则[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
[2]白爱宝.幼儿发展评价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