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部编教材”,让学生爱上语文
2021-11-02何焕焕
何焕焕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部编教材从开始使用至今,争议不断;教材推广使用后,每年也在不断地修改。面对难度增加的部编教材,一味地抱怨是不能改变现状,本文是在结合这两年使用教材后的感受提出个人的教学建议,希望能在一定程度缓解新教材难度带来的困惑。
关键词:巧用;插图;融入生活;诵读
小学语文教育部统编教材(以下简称“部编教材”)从2017年开始全国统一使用至今已有两年,在这两年的教授情况来看,新教材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难度无疑是加大的。首先,课本的尺寸变大。由原本的16开变成现在的A4大小,显然知识容量增加不少;其二,古诗文篇目的增加。一年级上册的必背古诗词已达5首(这还没有算上每单元里的日积月累部分的名言名句),而旧版教材的需要学生背诵的古诗词大约也就两首。古诗词的背诵与理解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再加上现在00后的孩子在进入小学前的心思大部分是被手机网络里的影视动画占据的,很难静得下心来吟诵和感受古诗词的韵味。其三,识字量的增加。部编教材每册要求学生认识的字多达300以上,以一年级上册的为例,要求会写的字100个,要求会认的字300个。这两类的字最起码是要会认读的,两类字加起来近400个,而旧教材要求认读的字大概也就250个,部编教材增加近一倍的量度。
面对知识量丰富得多的部编教材,教师一味地抱怨学生难以跟上是不能改变现状,而且还不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取。虽然部编教材有一定难度,但其实只要运用巧妙,同样可以让学生轻松学语文,爱上学语文。
一、利用插图,突破障碍
部编教材尺寸变大,其实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教材插图的增多。旧教材的插图不是每一篇课文都有的,一般只有重点名篇才会有插图,但部编教材几乎每篇课文插图都有两张。有些插图甚至是占据了整个页面,文字只是陪衬,犹如一幅精美的字画,如《一个接一个》《纸船和风筝》《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等课文;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也有不少插图。插图能辅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插图能直观地呈现课文的主要内容,他们通过对插图的猜想和联系,能在很大的程度上突破文章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如二年级上册《树之歌》一文,文章不长50来字,但插图有11张,每张插图对应的是文中描述的树,但这些插图不是按照文中顺序来安排的。本课生字一共10个,其中“杨、桐、枫、松、柏、棉、杉、桂”这些与插图由联系的关于树种的生字达8个,而且本课还需要学生背诵全文,有背诵就有可能考查学生默写,所以这课文的字数虽不多,但教学任务一点都不轻。阅历少的学生对各树种原本就不甚了解,生活中也不可能常常见到这么多种树,所以在教授这一课文,教师能运用好插图很大程度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设计这课时,可采取这样的方式:
课件先出示第一幅插图,让学生猜这是什么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思考而来的知识往往记忆深刻;然后观察图片结合预习说说这棵树的特点,从而理清课文内容;最后识记该树带来的生字。这样的设计打破了传统按课文顺序教学的流程,以插图导入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感,而且还降低了背诵难度。学生一学完课文让他们马上背诵往往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让他们先遮住文字,通过插图提示来慢慢地背诵,背熟,降低了學生对背诵的厌恶感。插图的巧用还可以成为学生口头表达训练的一个好方式,如《纸船和风筝》一文,这幅插图很特别,小熊牵着的那条线、站着的那条小溪是与后一页的风筝线、松鼠的小溪边接上的。延续的插图并不少见,但隔页能接上的插图却很少。教师在教授完该课后,布置一个口语练习给学生,让学生回家后把这个发现告诉父母,并且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一讲给父母听,这样能可以训练到学生的口头表达。长篇课文一般不要求背诵,但借助插图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这对学生来说并不难,运用好这些插图让学生在低年级时锻炼好口语表达,到中年级的写作输出就不是难事。
二、利用“展示台”,语文融入生活
部编教材里的语文园地较以往大为不同的是增加了一些栏目,如“书写提示”“展示台”“快乐读书吧”等。这些栏目的加入,让语文学习不是单纯地识记生字、背诵课文,能拉近语文的生活味,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学习语文的乐趣。语文园地栏目的增多使得原本就紧张的教学进度变得更加拘谨,这使得不少教师在讲解语文园地时只着重于“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等栏目,而对于类似“展示台”这些新增的栏目,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读读就过了。但如果“展示台”的栏目停留让学生去认读识记,那将会是无趣又低效的。其实“展示台”这个栏目不要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过多的讲解,但可以布置一个延伸小操作,这样就会培养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主识字的能力。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的“展示台”,展示的是人民路、电影院、卫生院等地点,目的是想通过这些地点抛砖引玉,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不同的地点名称时能激发起学习生字的兴趣,从而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如果按常规地让学生去认读和记忆这些地点,不但不能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若教师在带领学生认读了这些地点后,布置一个设计寻宝路线图的创新作业(要求路线图涵盖这些地点),这样让学生在设计这个路线图中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些地点的认识,而且还给学生带来了欢乐——设计后这个路线图后还可以跟伙伴一起寻宝。再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中的展示台,从食品包装上认识汉字。教师教授完后让孩子回家也尝试找找其他食品包装的一些字,并在家长的协助下拍下来。利用了低年段的学生对拍照兴趣浓的心理,布置这样一个“随手拍”的小操作,从而加大了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三、古诗诵读、感悟为主,不斟酌于解释
低年级的部编教材每册书里涵盖了约6首的古诗词,要让学生完全地领悟到这些古诗词的精髓是很难,而且也不可能的,所以教师在教授古诗词时不需要过于斟酌学生是否解释清楚诗句,重点应放在学生对古诗词的诵读方面,诗句的意思只要学生讲出大概的意思即可。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低年级的学生能按照古诗该有的节奏诵读流利,慢慢地积累沉淀,学生也会理解到诗句的意思。如,教授《村居》前两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可以这样设计:
“老師提出:要是‘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应该是‘二月天草长莺飞’呀,这里写的是‘草长莺飞二月天’这是怎么回事?我们一会儿再解决这个问题。
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出示节奏线),再次齐读。
草长/莺飞/二月天,
多媒体出示第二句诗的画面和诗句,指名讲第二句,重点理解:
拂堤:形容杨柳枝条很长,下垂着,像是抚摸着堤岸。拂:抚摸。 醉:作动词用,即迷醉于。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的雾气。
师:走出诗歌,咱们再单独和四个生字打打招呼吧(出示:拂、柳、堤、醉)(指名读)
你们觉得这几个生字长得和谁可像啦?(佛、迎、提、醒)
对于形近字,咱们可以通过组词来理解并区别它们哦。(出示形近字及组词)
理解的基础上指导读:
拂堤/杨柳/醉/春烟。
老师配乐读一、二句(出示两句话),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自己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此时又有何感受?(让学生自由说)
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谁想读一读?
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
配乐读一二句。”
《村居》的前两句即使让高年级的学生去了解也很难的,所以这位教师很巧妙地把疑难部分直接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的重点关注于字词的认读和诗句的诵读上。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一般会比其他课文的兴趣要高,毕竟古诗词的字数短,所以没有必要特意把古诗往深、往难度去挖,就让学生摇头晃脑地去诵读足够了。
四、结语
部编教材推行了才两年多,现在就下结论说这个版本的教材太难,一切言之过早。退一步来说即使真的是难了,化难为简,用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好深奥的知识,这也正是作为教师的一份责任。所以与其一直怨声不断,不如好好地钻研教材,巧妙地运用好教材,带领学生去领略语文的风采!
参考文献:
[1]叶开.对抗语文:让孩子读到世界上最好的文字[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2]叶开.语文教材存在的两大问题[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10):18-20.
[3]郭初阳、蔡朝阳、吕栋.救救孩子[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
[4]李海燕.近五年有关小学语文教材评析综述[J].新课程·小学,2012(7):97-98.
[5]张俊列.语文教材争议评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61-62.
[6]吕芳萍.追求理想的语文教材[N].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5-5(3).
[7]温儒敏.语文二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