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辅助腹腔镜技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对比研究

2021-11-02蒙仁文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1期
关键词:开腹手术直肠癌

蒙仁文

摘要:目的 探究手辅助腹腔镜技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入直肠癌患者总计70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手辅助腹腔镜技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5.71%,低于对照组14.29%,两组差异显著(P<0.05);术前两组炎性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d,观察组IL-6、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手辅助腹腔镜技术具有微创、出血量少优势,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炎性指标水平及术后并发症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手辅助腹腔镜技术;开腹手术;直肠癌

【中图分类号】R73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直肠癌作为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及饮食习惯改变,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发病率位居全球恶性肿瘤第4位,国内直肠癌发病率为3.1/10万~10.7/10万,位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第2位,并呈现上升及年轻化趋势[1]。外科治疗上,传统开腹手术成为目前常见手段,但近些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快速发展,腹腔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特点为技术难度高、学习周期长等,对出血者有着不小困难[2]。而手辅助腹腔鏡技术在术者非优势手的协助下配合腹腔镜器械完成手术,初学者易于掌握。手辅助腹腔镜技术经手协助通过腹腔镜器械完成手术,保留腹腔镜手术优点,并具备独特应用优势[3]。文章就手辅助腹腔镜技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疗效如下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入直肠癌患者总计70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5例,纳入标准:①纳入对象经临床确诊为直肠癌;②患者无腹部手术病史、淋巴结转移及其他脏器转移;③术后可配合随访。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功能衰竭;②血小板、凝血因子减少;③免疫功能低下者。对照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38~70岁,平均(55.63±3.26)岁,观察组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39~70岁,平均(55.87±3.56)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开腹手术,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卧位仰卧位,在腹部位置做一正中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超声刀依次分离腹腔内筋膜、腹膜、腹膜后间隙结缔组织,结直肠肿瘤位置暴露后清扫淋巴结,切除肿瘤后装入标本袋内,创面电凝止血,处理肠道吻合并留置引流管,关闭切口。观察组予以手辅助腹腔镜技术,静脉全身麻醉,肚脐维持绕脐小切口,纵行放置手辅助蓝蝶器,肚脐左侧8cm维持错位穿刺孔,以耻骨联合右侧麦氏点,耻骨上方2cm位置作为主操作孔,耻骨联合上方穿刺孔为观察孔,右侧腋前线、肚脐水平线交叉点为精孔位置。套管穿刺器置于蓝蝶器,旋转蓝蝶器后固定套管穿刺器,气腹腹压维持10~15mmHg。评估腹膜位置、远处转移及肿瘤位置等,基于全直肠系膜切除操作原则并分离降结肠、左侧腹膜及乙状结肠韧带,对肿瘤周边8~10cm肠管、系膜下血管结扎,解剖系膜下血管清扫淋巴结。依据患者直肠癌位置选择不同手术方式,选择氟尿嘧啶蒸馏水溶液2000ml冲洗创面,缝合系膜裂孔。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手术各项指标,包括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2)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肠梗阻。(3)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天患者5ml外周静脉血,检测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5.71%,低于对照组14.29%,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两组手术前后IL-6、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炎性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d,观察组IL-6、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 讨论

直肠癌定义:乙状结肠交界位置与齿状线之间恶性肿瘤,而疾病发病因素较多,常见为社会因素、饮食习惯及遗传因素等[4]。初期阶段直肠癌发病无明显症状,疾病进展至一定程度时,往往会合并多种不良症状,如血便、里急后重及便秘等。为此,多数患者未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手术成为直肠癌患者常见干预方式,提倡早期发现、早期开展直肠癌切除手术,提高患者康复率。直肠癌患者常见、主要术式为开腹手术,包括Miles术、Dixon术等,但开腹手术中,手术切口大,对机体损伤较大,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复,为此被临床逐渐淘汰[5]。

近些年来腹腔镜微创技术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治疗中,并获得显著成效。直肠癌手术中腹腔镜整体应用范围扩大,优势为手术切口小、对机体损伤较小,利于患者术后病情恢复等,并获得临床医师、患者认可。手辅助腹腔镜外科保留微创手术优势,具备开腹手术恢复手的触觉、快速术中止血及处理并发症,且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等。且学习曲线短,医师可快速掌握该类操作技术,临床患者可获益[6]。本文研究指出,对收入直肠癌患者选择手辅助腹腔镜术式,患者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且术后炎性指标水平降低,P<0.05。进一步说明手辅助腹腔镜手术可实现直肠癌根治术微创性,减轻手术创伤并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利于患者术后病情恢复,促使身体机能恢复[7]。同时,因手术切口较小,对机体损伤偏低,此时患者全身及局部炎症反应偏低,更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观察组整体偏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由于开腹手术大面积游离腹腔内组织及腹部做大切口,术中创伤较大,为术区周围组织带来不必要干扰及损伤,增加病人术后疼痛感及并发症率,延缓病人术后身体恢复速度[8]。

综上所述,手辅助腹腔镜技术具有微创、出血量少优势,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炎性指标水平及术后并发症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保信,刘军,唐雪飞,等. 手辅助腹腔镜技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对比研究[J]. 实用肿瘤杂志,2021,36(2):114-117.

[2]李骏. 腹腔镜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疗效[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2):38-40.

[3]熊瑱. 腹腔镜辅助与传统开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疗效比较[J]. 微创医学,2021,16(1):96-98.

[4]任镜清,刘少杰,罗辉兴,等. 以CUSUM法分析手辅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20,41(3):235-240.

[5]蔡世魁,刘福全.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同期切除手术的疗效观察[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1,28(1):33-36.

[6]杨春,张春霞,姜涛. 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外翻托出式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J]. 河北医学,2021,27(7):1174-1178.

[7]张涵朔,任镜清,朱伟聪,等. 手辅助腹腔镜在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6):1169-1173.

[8]杨鋆,李东明,曾娜,等. 腹腔镜辅助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用于结直肠癌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1,41(4):428-432.

猜你喜欢

开腹手术直肠癌
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CT与MRI检查的应用效果对比
补充维生素D或可预防结直肠癌
关于结直肠癌,这些知识须知道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临床疗效观察
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疗效分析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胆结石合并糖尿病50例治疗及效果评析
直肠癌便血与痔便血的异同
结直肠癌预防及治疗10年进展研讨会在沪召开
不要让痔疮成了直肠癌的“庇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