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提高计算教学的课堂实效性

2021-11-02李向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计算教学

李向平

摘要: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技能。繁多的计算方法与复杂的计算步骤,都是建立在加减法的基础之上的。20以内加减法就是基础中的基础。它是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后期掌握多位数加减法计算的前提,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关键词:计算教学;算理算序;优化算法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8-0119

目前,学前教育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计算能力,学生在上小学之前能够借助手指、物品进行简单的20以内的加减法。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还是会经常出错。为改变学生实物计算习惯,提高20以内加减法的课堂教学实效性,从而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笔者在调查的基础上,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尝试。

一、着力于“算理算序”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围绕“5、6、7”的进位加和退位减是20以内加减法出错的高发区。主要是“8、9”的补数“2、1”比较简单,学生计算正确率自然就高。而“5、6、7”在计算凑十或破十时,因其补数“5、4、3”相对远离10,容易造成数的组成困难而出错。

笔者在尝试中发现,要减少20以内加减法的出错率,首先必须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链接]新授“7”的退位减法时,教师这样组织教学:小朋友,看到“13-7”你准备怎么算呢?请大家从学具袋中拿出13根小棒,先自己摆一摆,想一想会有几种方法呢?再把你的想法和周围的学生说说吧!

方法展示:

1.逐根取:即7次取7根,剩6根。

笔者进一步引导:这位同学的方法你看懂了吗?有什么想对他说的?

2.先3后4取:即先取3根剩10根,再取4剩6根。

笔者进一步引导:这种方法你看懂了吗?是的,把7分成3和4,两次取出7根,学生想想看,那为什么不把7分成2和5或其他的呢?

3.10中取7:即从整捆的10中取出7根,再把剩下的两个3相加得6根。笔者进一步引导:这种方法也很不错哦!你能看懂吗?说说看。(这是要优化的方法,要让大部分学生会说。)

4.想加做减法:即,因为7和6合成13,所以13根减去7根就是6根。

笔者进一步引导:请听明白的小朋友来说一说吧!

师生共同小结:小朋友真是太棒了,通过我们一起动手动脑,找到了这么多种方法来计算“13-7”,不管哪种方法都算出了正确答案是“6”。那么,我们在今后的计算中,可以采用学生想出的方法,当然也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其他方法进行计算哦!

20以内加减法虽然简单,通过机械训练、死记硬背也可以掌握,但这种只知其果不知其因的学习方法不利于以后的计算能力培养。只有让学生明白,无论用哪种思考方法,都必须算理明、思路清,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理解算理并正确熟练地运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出错的问题。

二、着力于“优化算法”

在易错题调查访谈中,笔者发现,有些教师对开放性思维的理解出现偏差,在教学中刻意追求算法的多样化,忽略了学生个性算法的优化,导致不少学生贪多嚼不烂,解题方法杂而不精,从而造成解题出错,20以内加减法学习效果低下。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课堂教学以生为本,强调教师为学生搭建张扬个性的舞台,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舞台要建立在提高有效性的基础上。因此,笔者在教学尝试中,倡导算法多样化要基于学生的个性需求,为学生留下更大的思考空间,同时要充分考虑算法优化,真正体现学生的个性。

[链接]在“7”的退位减法教学中,当学生通过13根小棒的操作与讨论后得出多种计算方法,即逐根取法、先3后4取法、10中取7法、想加做减法等。此时笔者进一步引导。

“你能听懂他的计算方法?能和大家说一说你听懂了什么吗?”

“比较两种计算方法,相同点在哪里,不同点又是什么呢?”

“那么你觉得哪种方法的计算会又对又快呢?”

当大部分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小结:是的,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先算10-7=3,再算3+3=6更容易计算,那么我们在今后的计算中,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当然也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其他方法进行计算。

经过适时适当的引导,学生加深了对算法多样性和算法合理性的理解,更能透彻地把握不同算法的优点,养成主动比较、思考、选择的学习习惯,在与学生互相欣赏算法的精彩之处的同时,实现算法最优化。唯有如此,学生才会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样的教学必定会增强计算教学的实效。

三、着力于“小组分层”

在调查中,笔者还发现,作为20以内加减法口算中的难点,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于多数学生来说难度系数高,解題正确率低,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一点就通、一学就会。究其原因还是一年级学生20以内加减法计算水平(如口算水平、算理算序理解水平、算法优化水平)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拉开距离。如果教师只关注最基础的口算法,限制了学生多元开放,结果会导致加法口算基础薄弱或逆向思维能力不足的部分学生出现口算速度慢、正确率低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及时把握学生中的学习差异,进行适当的层次归类,确定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制定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进度,在课堂内外及时把握时机,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学生的小组分层划分可尊重学生,由学生自由组合,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策略,以了解每个学生的真正需求为基础,让每个学生在教师制定的“跳一跳就可摘到桃子”的目标中,运用适宜自己的最佳方法进行计算,这样的教学使不同基础的学生的思维过程更流畅,计算正确率更高。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坚持做到关注学生的学习实际,顺势引导点拨,让学生在计算学习中逐步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掌握算法、理解算理、形成技巧,帮助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才能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斯苗儿.小学数学典型课例评介[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浙江省龙游县詹家小学324400)

猜你喜欢

计算教学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
漫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优化计算教学的策略
找准三个平衡点,提升计算教学实效性
例谈计算教学的有效方法
浅谈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的建议
浅析小学高年级计算教学的有效实施
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如何上出计算课的“魂”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