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互思维理念下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2021-11-02李奕霏

绿色包装 2021年8期
关键词:包装设计教学研究

李奕霏

摘要:包装设计课程属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之一。包装设计课程也是教学改革研究中的重点课程,其涵盖面较大,包括标志设计、版面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人体工程学、设计心理学、广告策划等众多内容。本文将“交互思维”三个理念植入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实用型学生,使学生成为市场所需的包装设计人才。

关键词:包装设计;教学研究;交互思维

中图分类号:TB482;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00 (2021) 08-0051-03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of Packaging Design Course under the Concept of Interactive Thinking

LI Yi-fei(Guangzhou Huashang College, Guangzhou 511300, China; University of Sarawak, Malaysia, Sarawak 943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year by year, Chinas industrial institutions are also constantly adjusting. The publics demand for consumer goods is also changing. In the packaging design of products launched on the market, it is not only necessary to directly express the content and information of products, but also to pursue the aesthetic design of product packaging. Packaging design as a practical and artistic comprehensive course, college packaging design course is an important way to train excellent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ers, how to optimize the packaging design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ideas. Key words: packaging design; teaching research; interactive thinking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大众对消费品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市面上推出的产品的包装设计不仅需要直接表达产品的内容和信息,同时还要追求对产品包装的美感设计。包装设计是一门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综合课程,高校包装设计课程是培养优秀视觉传达设计师的重要途径,如何优化包装设计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值得探讨和关注。

1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包装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通常会安排在第三学年,因其课程知识较多,所涉及到的范围较广,涵盖版式设计、字体设计、标志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构成基础等常规的设计理论范畴。此外还涉及到人体工程学、设计心理学、广告策划、市场营销等多学科内容。包装设计课程作为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迈入社会前的必修课,承担着学习设计规范理论内容和实用实践内容的双重课程要求。但现阶段大部分的包装设计课程仍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造成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吸收率下降,并且没有达到与时俱进,与社会上所需的包装设计人才要求不符。

1.1 传统教学模式专注于专业框架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老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仍停留在教师讲授理论性知识的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我国教学实践中仍然占有主导地位,大部分的课堂知识只是通过教师的讲解,缺少对实践的思考,缺少对学生想法的理解。因此,传统教学模式可以理解为单方面的教学信息输出,学生互动性较低,得到的回应也较少,因此无法作出后续的课程内容调整和修改课堂教学模式。

1.2 教学成果不适应市场需求

传统的包装设计课堂最终的课程成果基本均为设计作品,无论根据授课老师命题制作设计包装还是学生自定义设计包装作品,这些设计成果都无法适应市场需求。虽然其设计过程也严格依照标准的设计规范和准确的理论依据,但這些设计过于主观,没有合理考虑市场需求。在市场反馈部分也是缺失的,因此会造成学生没有按照市场调研的数据进行设计,也没有合理分析产品的信息,更没有考虑产品消费群体的审美、需求和使用习惯等。例如针对老年人推出的产品包装,成熟的设计师会为了迎合老年人的审美和视觉舒适度来进行版面上的调整,包括一些基本的用色搭配,字体调大等。如果在包装设计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成果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那么当学生踏入社会工作,从事包装设计工作时,会容易造成和市场、用户脱节,设计的作品往往得不到市场认可。

1.3 教学内容不被学生认可

传统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也同样不被学生认可,随着“大数据”时代和5G时代的发展,新媒体更加广泛地渗入人类社会生活,高校学生作为年轻群体,是新媒体的拥护者。当教师的课件和教学内容有“陈旧”的趋势或者与“潮流”不符时,学生往往会敏感地察觉和表达出对教学内容的不满。这也会造成学生对课堂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会产生对教师、课堂和课程厌恶,造成消极影响。

1.4 教师队伍缺乏职业人才

大部分教师在取得学历学位之后便进入高校任职,缺少从事企业或者相关职位的经验,但对于包装设计这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这些学术型教师往往缺少实践的经验。因此无法站在市场的角度来指导学生进行包装设计,他们只能告知学生一些通用的设计规范和画面调整,例如字体间距、颜色搭配、画面美感等。很多学生在实习环节或毕业入职设计公司的时候,才开始设身处地与市场联系,做“市场需求”的设计。

2 交互思维理念对传统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影响

“交互思维”一词源于交互设计,交互思维是交互设计里的坚实思想基础。交互设计从人的认知角度来思考问题,让人能够快速理解人造物。交互设计简单来说,即“交流”和“互动”,这种交流和互动是双向的,如果只有一方信息输出,但另一方没有进行互动和反馈,那么就不是交互设计。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单方面信息传递”的问题,这一现象体现在基本的课堂授课形式为教师讲授理论,而学生没有进行更多地互动和对课程内容的反馈。另外在学生进行包装设计作品时也没有考虑市场情况、分析产品信息和理解用户需求等方面,即没有和将服务的产品进行良好的沟通,这也是缺乏了“交互思维”的思考方式。因此对于包装设计课程来说,教师应该思考将这种交互设计的“交互思想”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进行结合。

3 交互思维理念运用在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3.1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在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环节,教师以交互思维为思想基础,植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三个环节里。在“课前”的备课环节,教师应该了解时下关于包装设计的最新资讯和当下潮流趋势,而且分析学生的群体习惯和个人典型习惯。例如学生的年龄层次、性别占比、生活习惯、前期课程学习技能等。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备课,有目标性和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内容、课程方法和教学模式。在“课中”的授课环节,课堂的情况总有变化,在保证课程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教师也应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因包装设计课程的授课时长约为六至八周,在此期间,会有多种因素影响着教学,交互思维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因此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境变化,及时对课程内容做出调整。在“课后”的总结环节,教师应对课堂上学生表现情况和所设计包装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学生的产出作品与市面上的案例是否有较大差异,差别在哪等。同时这也是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个“自省”环节,分析教学设计缺点,促进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3.2 学生应与包装设计产品搭建良好“沟通”桥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与包装设计对象进行良好的沟通。交互思维下的交互式实践教学模式是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中的一大亮点,以市面上产品为主题进行产品的包装设计,引发教学模式新的突破。这要求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学习,模拟市面上已有的产品进行包装设计,锻炼学生除了版式设计以外的其他方面。交互思维下的新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分析产品信息,例如产品的来源、产地、生产年份、有效期、传递的产品意义和企业形象等,进行市场分析,例如市场定位、产品定价、消费品定性等。学生还要寻找市面上同类型的产品进行竞品分析,过滤同类型的产品信息点,提取产品亮点,最后根据亮点进行包装设计。学生应学会思考如何通过包装来传递产品的正确信息,如名称、类型、型号、生产日期等。另外也要根据产品的特征来进行包装的版面设计,例如进行药品的包装设计时,需要将药品名称放大并且工整地排放在包装盒的中心位置,让消费者一目了然,有针对性购买。

3.3 培养学生“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维

交互思维下的交互式包装设计课堂中,交互思维中极其重要的一点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即学生在进行包装设计的过程中要以消费者为中心,充分考虑消费者感受,包括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在视觉感受上,首先要让消费者对产品有品种认知度,即让消费者直观地得出这个包装是为什么产品而做的设计,思考这个包装设计到底能否把这个产品的基本信息传递出来。其中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来做设计,例如针对老年人群体的包装设计,那么在进行版面的字体设计上就应该把字体相对应的放大,甚至作加粗字体的效果,方便老年人阅读。在心理感受上,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将产品理念和消费者心理进行创意设计,让大众看到该包装设计时可以感受到产品或者企业想传递何种情感。例如在进行某功能饮料的包装设计时,思考如何将产品的提神醒脑、振奋人心等特征与日常的生活、工作场景进行结合。

4 促进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交互思维的理念强调了信息交流互动、注重产品分析、满足用户需求这三方面,而这三方面对于包装设计课堂教学研究是至关重要的。首先信息交流互动模式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让教师在备课、授课、课后能与学生和时下信息进行交流互动,随时更新最新教学内容,调整教案。然后引导学生从“物”出发,进行竞品分析,给产品作思维导图,根据产品的信息来進行包装版面设计。最后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维植入包装设计课堂教学模式,从包装设计的构思到成品诞生,围绕消费者做设计。

5 结语

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使大众对产品包装给予了新的期待,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将交互思维植入包装设计课程中,让学生在掌握设计理论基础的同时与市场紧密结合,学会倾听消费者的需求,让产品的包装与消费者达成友好互动。交互思维理念下的交互式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包装设计能力,有助其未来成为优秀的设计师。

参考文献:

[1] 张越.数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风景名胜,2019(1).

[2] 李彬彬.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 李天露.基于设计美学视角下的产品包装设计研究[J].参花,2019(05).

[4] 刘沙城.新文科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绿色包装,2021(05).

[5] 黄玄.国潮视域下传统文化元素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包装,2021(04).

猜你喜欢

包装设计教学研究
智慧课堂下如何实现高中英语互动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基于“重点·难点·关键点”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研究
“以人为本,生态和谐”理念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渗透
包装设计中字体的形式美研究
浅析现代包装插画设计的商业应用
螺旋上升教学策略在包装设计项目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九嶷山瑶族文化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创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