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幻画创作指导策略探析
2021-11-02黄红
黄红
[摘 要]科幻画是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创造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科幻画创作是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背景,创新思维为前提,着眼生活为基点,改善生活为导向来进行创意表现,对倡导科学和艺术的融合交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教师应该科学指导学生有效开展科幻画创作,营造充满科学幻想的教学环境,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背景,以创新思维为前提,丰富科幻画创作题材,帮助学生活跃艺术创作和科学创新思维,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科幻画;创作指导;教学策略
科幻画也称科学幻想绘画,是小学美术教学内容之一。儿童科幻画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虚拟的真实,是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创造力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能够帮助学生活跃艺术创作和创新思维,对于倡导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现今的科幻画教学还存在缺少幻想、题材单一、创作手法形式局限等诸多问题。
一、小学生科幻画创作常见问题
(一)科幻画的选题单一、空泛。存在旧题材多、新创意少;过多模仿、想法守旧;对科学基础知识了解不够;创作时常常出现主体不突出、概念化、模式化、成人化等问题。
(二)科幻画的创意能力有待提高。多数小学生对当代科技不敏感,缺乏幻想,科幻能力不强,不敢或不会在现实的基础上畅想未来。同时收集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科幻画的教学体系还不完善。很多教师在指导科幻画创作时过于强调画面感而忽视了科学创意;过于强调科学性而压抑了儿童的想象力;过于强调获奖率而忽视了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科幻画这样的好载体在美术课程中缺少系统的呈现,在辅导儿童科幻画创作的实践操作层面的研究也不系统与全面。
二、小学生科幻画创作指导策略
科幻画创作有别于一般的儿童画和儿童幻想画,需要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背景,以丰富的艺术表现技巧为支撑,创新思维为前提,着眼生活为基点,改善生活为导向来进行创意表现。科幻画教学是当今美术教学亟待规范、系统、深入挖掘的课程资源,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补充。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充分挖掘科幻画的内涵,丰富科幻画创作题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教学:
(一)营造环境,指导学生在欣赏中激发创作
艺术教育离不开环境的熏陶,正如我们熟知的“孟母三迁”历史故事强调环境的教育意义。教师在指导小学生创作科幻画时,可以通过营造充满科学幻想氛围的教育环境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指导学生在作品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创作思维进行艺术创作。首先,可以选择在学校各个楼道、宣传栏等地方粘贴古今中外科学名人的肖像及格言,用科学家们的伟大成就和生平趣事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感觉科学家们就在我们身边。其次,可以尝试开设“科幻小明星”选拔专栏,打造身边的“科幻名人”,每学期开展“校园科幻之星”评比活动,刊登他们的照片,标上他们的格言警句,展示其科幻作品,让他们成为校园的小明星,使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悦。另外,还可以设置科幻画廊,定期开设科幻画作品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供学生欣赏,让学生潜移默化激发科幻画的创作兴趣。各班也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开辟科学角,布置科幻的教室环境和设计班级科幻标志等;也可以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开播“科幻世界”栏目,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向全校学生普及科学知识、讲述科学趣闻、名人事迹,科幻画知识以及公布学校科幻信息等。经过这样的精心布置后,校园各个角落都会充满科学和想象的艺术气息,学生就能随时随地地感受科学的魅力,欣赏科幻的艺术,并在脑海中形成知识架构来激发科幻画的创作灵感。
(二)联系实际,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取材创作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教学更应当联系实际生活,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取材,发挥主观想象和艺术创造力来进行艺术创作。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普遍比较浅薄,认知有限,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科幻画时,需要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取材创作,为自己的作品增添“活的灵魂”。
这次疫情席卷全国,教师在线上教学的时候就应及时引导学生关注疫情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在面对灾难的时候我们的医疗防疫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方案。居家隔离的孩子有了真实的感受,把疫情与科学创作相结合,创造出病毒检测仪,空中医疗小分队,无菌隐形防护服等优秀的作品。
另外,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引导他们进行科幻画创作的过程中,可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查,到当地的科技馆、机械厂、种植园等参观,让学生感受实际生活当中的工业、农业等领域的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在参观了解当地的龙眼、文旦柚种植情况后,针对农民种植中遇到害虫、采摘运输难等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用画笔写出自己的体验和美好想象,为之后的科幻画创作取材奠基,有了直观的感受,学生就能轻松地创作出“千手采摘机器人”“机械灌溉采摘一体机”“小蜜蜂害虫消灭仪”等优秀的作品。要创作一幅好的科幻画作品,就应该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社会,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捕捉现实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启发想象和利用网络进行问题的探究,在丰富创作素材,激发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携手建设美丽家园的美好情感,做到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三)发散思维,指导学生在选题时与众不同
艺术创作都是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的。科幻画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好的主题。主题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前瞻性,幻想要突出新颖独特,避免俗套。教师在指导小学生创作科幻画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拓展创作主题时引导学生选题时不走寻常路;落实主题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常见主题逐渐延伸到科幻拓展式主题的教学方式。在一次设计路灯的科幻画创作中,针对农村、山区很多路段无法普及路灯及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我发现学生大多只会从外观和节能方面思考,路灯外形设计很花俏,功能却千篇一律。于是我引导学生质疑:增设路灯就能解决吗?有学生说存在能源消耗的问题。那设计节能路灯就可以吗?还有没有更大胆的解决办法?你是从哪个角度思考?边远山区有没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在层层质疑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有学生就大胆地把路灯和山区随处可见的植物串联起来,栽培会发光的树灯,创作《神奇的树灯》,既有植物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功能,又综合了路灯的用途,还能节约能源。还有学生想到把垃圾桶与路灯相结合,创作《自动感应发光垃圾桶》,这个新型垃圾桶能自动分析外界光源的强弱,在光线不足时才发光,而且是利用回收垃圾发电,节约能源的同时兼具路灯的功能。鼓励学生发散思维,采用更理想、更现代化的标准去大胆质疑提出问题,每个问题再分解出更多小问题,一个个看似“胡思乱想”的小问题就成了更丰富的创作主题。
(四)开发途径,指导学生在探究中表现创作
一般而言,学生通过选择科幻画素材来构思作品的整体形式,但这一初步创作还不够成熟。美术教师应当注重开发教学途径,指导学生在探究中表现创作。在指导学生进行科幻画创作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组织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探究中启发想象、用自己擅长的绘画方法表现创作。科幻画的开发途径可分为课内与课外两种。前者可利用美术课堂增设科幻画探究教学,后者需要用心创建与科幻画相关的丰富的活动或创建科幻小分队等,形式更加多样化。成立科幻画小分队的教学途径主要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对科学技术的认知水平等具体情况出发,根据实际划分各分队探究主题:医疗保健、能源、自然灾害、未知领域探索等,引导学生从现有的生活问题出发,先分组拟定一个感兴趣的篇章开展调查,大胆质疑引发思考,再拓展思维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问题解决,各小队要有具体分工,有主持,有调查,有记录。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解决的讨论探究,使得学生能够在问题探究中进行艺术表现创作,高效、高质量地完成科幻画创作作品。
总之,小学阶段是孩子们科学幻想世界的启蒙阶段,而结合当前课改的新理念要求,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导者,在指导他们进行科幻画创作时,需要营造充满科学幻想的教学环境,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背景,以创新思维为前提,着眼生活为基点,改善生活为导向,带领孩子们融入生活开发途径,丰富艺术表现技巧,鼓励孩子敢于质疑、多向思维激发创作灵感,在科学和艺术有机融合的基础上创作独具个性、富含灵魂的科幻画作品。
参考文献:
[1]王倩.少儿科幻画创作指导策略探析[J].江苏教育,(2012,10).
[2]葛松梅.掀起你的盖头来——让科幻画走进孩子的心灵[J].学周刊,(2011,(17).
[3]汪擘.创新,儿童画教学的新角度[J].生活教育,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