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的转变

2021-11-02乔娜

黑河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新高考转变高中语文

乔娜

[摘 要]现阶段新高考模式在语文考试内容、题目设计与构成、评分形式上都有了一些变化。为适应这些变化,让高中生在高考语文中取得理想的成绩,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根据新形势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积极寻求合理有效的教学对策。基于此,文章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对如何转变语文教师教学策略作了探讨,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为高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语文;教学策略;转变

时代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创新让人才培养标准变得更加严格,对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达成新的培养目标和为社会输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使个人可以适应社会需要,实现自身发展,高考模式发生了改变。这一背景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必须紧随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积极创新,为构建新时代下的新型语文教学模式而不断努力。

一、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明显,忽视素质培养

高考是学生学习道路甚至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学生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高中阶段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中所经历的最艰苦的时期,这个阶段非常考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对技能的运用,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肩负着巨大的压力。应试教育环境下,很多高中教师不断对学生强调高考的重要性,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旨在让学生能够取得较好的高考成绩,因此,非常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导致有些学生只会死板地应用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能力,影响其整体学习效果。

(二)教师主观性强,忽视学生主体

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上,教师的主观性较强,表现为由教师的主观意志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学生长期居于被动学习地位,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展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有效性也难以提升,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需要缺乏考虑,导致教师在为学生制定方案、设计任务、布置作业时把握不当,给学生增加过多课业负担之余,也会让学生加剧对语文学习的排斥,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对高考非常不利。

(三)教学模式单一,方法不够灵活

在高考的压力下,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有时教师难免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个性发展,教学效果低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授课方式,寻求多元且富有趣味的教学办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新高考背景下转变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的意义

新高考下的语文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挣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回归教育本质,展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育人功能。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时至今日也依然迸发着活力,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继承、去发扬。高中生因为繁重的课业负担而难以抽出更多时间去了解和认识我国的优秀文化,语文学科作为输出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文化认知,既能调节学生的身心压力,又能拓展学生的认知,丰富其知识积累,使其在高考中游刃有余。新课程改革后,对学生各个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愈发被重视,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对学生的多维考察也越来越频繁,从高考试题的变化就可以看出。结合课改要求和高考试题,高中语文教师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做出改变,优化整体教学设计,健全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促成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的优化

(一)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

通过近年来对各个地区高考语文试卷内容的分析看出,传统知识文化的占比日渐提高,更考验学生对基础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和语言规律的把握。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就需要注意:首先引导学生对以往所学过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巩固,在学习新知时加深理解和印象。语文教师在讲解教材内容时,还要为学生作适当补充和完善,导入对经典语言的讲解,让学生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有更完整的把握,帮助学生构建更加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梳理清楚知识脉络。还要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延伸有效衔接,让学生将知识学习、知识应用和素养提升结合起来。例如,在讲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时,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更多的文本,如本文出处《左传》,或者通过互联网查询更多历史资料来完善自己对本篇文言文的认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有透彻的理解,把握一些特殊句式的用法,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人文素养。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在课外阅读拓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平心静气拓展阅读,避免急功近利,结合学生的兴趣为其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感受语文阅读的愉悦和乐趣,在不知不觉中积累知识。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语言逻辑思维的训练。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结合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合理应用,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主动融入情境中,感受课文中语言逻辑的魅力,促进自身思维的发散。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让学生大胆表述其见解和想法,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语言的内在规律。例如,讲《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授课,结合视像资料的演示加深学生的阅读理解,引发学生想象,从对文本的鉴赏和评析中体会作者情感,产生自己的思考。

(二)关注综合素养的发展

从高考语文评分情况和内容维度来看,主要针对学生基础语文知识、诗歌鉴赏与默写、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这几个方面,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会将这几个内容分开独立进行,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致使考试评价和教学目标难以达成一致,因此,需要教师重点关注语文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进而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新课改后,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力图推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语文教师应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创新自身教学行为,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将教学内容整合,从而让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例如,在讲《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通读课文,设计一些关键性的问题结合相关课件展示,使学生在观摩课件时产生探究兴趣,以问题引导使其初步把握文本情节,如林黛玉去了哪几处?见了哪些人?尝试画出行程图并说出感受,教师邀请学生展示回答。随后学生在对文本进行细读的过程中,教师结合小组合作互动,让学生相互就文中细节探讨和分析,如小说中对环境有哪些描写?有什么样的作用?凤姐是如何出场的?有什么用意?等,学生可集思广益,在各自的分享和补充中完成对文本的准确把握,为把握主旨和情感开拓更多思路,思维充分发散,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整合信息的能力和交际交流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地提升。教师还可以将阅读和写作教学综合起来,强化阅读训练,展开对文中经典语句的仿写、扩写训练,使学生完成相关知识的消化和应用。

(三)把握语文的生活应用

高中阶段是学生由学校踏入社会的过渡时期,对于高中生而言,能够将所学语文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是确保其实现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展现其个体价值的主要表现,语文教师要把握语文学科的生活应用。在近年来的高考语文试卷中,书面表达会更多地联系社会生活特别是一些时事热点,通常会要求学生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真实事例作为探讨话题,在诗歌鉴赏模块中也会让学生将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加以利用。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多和社会生活相联系,将对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根植于多样化的社会情景和实践活动之中,要以前瞻性的眼光审视对学生的培养,不应局限于实现学生个体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而是要着眼于培养出符合社会标准,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开展灵活、开放的教学。以写作教学为例,教师除了为学生设计开放性的话题,让学生自主经历选材、审题、立意等步骤以外,更要设置生活话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对生活现象产生进一步思考,深入到生活实践中,完成调查、撰写报告、设计方案等任务,丰富其学习体验,获得更多创作灵感,感知语文学科和现实生活内在关联,在写作上更游刃有余。

综上所述,新高考模式的到来进一步推动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根据高考实时动态变化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并落实更科学、更有效的教学对策,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李卉.基于培育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教育文汇,2019,(12).

[2]王尤鹏.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途径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3).

[3]赖晓冲.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及思考[J].天津教育,2019,(33).

[4]蘭淑清.转变教学观念,优化高中语文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5,(31).

猜你喜欢

新高考转变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