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犬技术处置治安突发事件之浅见

2021-11-02张新华高卫东

中国工作犬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处突队形警犬

张新华 高卫东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改革深入和经济发展,人民的诉求日益多元,产生了一些社会内部矛盾,有些地方转化成治安突发事件。各级政府为快速处置,公安机关在慎用警力上因警犬具有一定的机动性和灵活性,用到了警犬技术,今天就警犬技术处置治安突发事件谈谈个人观点。

一、处置队伍构成及装备要素

警犬技术用于处置治安突发事件,其核心任务是控制目标人群、严防事态发展,保障各项安全,同时最为重要的是有效维护自身安全。

从国内外大量处理治安突发事件实践来看,根据处置任务的需要和有效维护自身安全的总体要求,一支完整的警犬处突小队一般由指挥人员、带犬人员和支援人员共同组成。在这其中,设指挥人员1名,为小队最高领导,担负现场联络、形势研判、队伍指挥职能。带犬人员和警犬是整支队伍的核心力量,担当冲锋陷阵的重要任务。支援人员则构成队伍的坚实保障,起着排除干扰,保护带犬人员、警犬和突击抓捕的重要作用。

为适应各种条件下的处突作战,警犬处突编队应保持一定规模,以充分发挥群犬的威慑力和战斗力,但也不宜过大,否则容易引起犬只相互干扰,影响形象和处置效果。一般来说,一个编队以5~8头犬为宜,视平日训练效果而定,相应地,带犬人员与支援人员比例按1∶1配备。装备上,以公安部《公安单警装备配备标准》为要求,结合处置任务分工和工作环境,选择好各类必配选配装备。鉴于治安突发事件的复杂性和危险性,人犬的防护装备必须到位,人员一律戴防暴头盔,着防刺服。指挥人员携带对讲系统和必要照明、武器设备;支援人员可携带盾牌,保护带犬民警和警犬,另外带好照明、武器、手铐等,还应带上急救包,便于人犬急救。

二、处置对策及方法

在治安突发事件现场,情况千变万化,随时间变化呈现不同的发展势态,具体反映着矛盾的缓和、升级甚至性质的转变。临场处置效果取决于全体人员良好的精神状态,各个环节工作的准备程度和对用犬时机的理解把握。我们在使用警犬进行处置时,既要做到及时出击,果断使用,严防事态扩大或性质转化,又要避免过度、不当使用,激起不必要的负面情绪和矛盾,需要努力从以下方面做好工作。

(一)了解情况,做好准备

接到处警命令后,担任警犬处置队伍的指挥人员要明确领受工作任务,理解上级工作意图,并仔细了解现场情况,包括具体方位、邻近重要场所、群体人数、状态、携带器械情况,以及其他处置警力及情况等。如暂无详细信息,指挥人员要与指挥部保持联系,随时了解最新动态。在此基础上,做好战前动员,向全体队员介绍情况、布置任务、检查随行装备,同时在脑中考虑形成初步处置预案,迅速向中心现场靠拢。为争取时间,节省人犬体力,应乘车前往中心现场,沿途注意观察路面情况,谨慎选择行车路线,以避免受到不必要的阻碍,顺利到达中心现场。如中途遇到必须处置的紧急情况,应及时向上级报告。

(二)判明形势,正确处置

1.选择好处置落脚点

在抵达中心现场附近时下车,提前让人犬适应现场氛围,再次检查自身装备,并迅速调整至战前状态。准备就绪后,呈开进队形(见图1、图2)徒步向中心现场前进。根据所观察的情况和事先了解的重要场所分布,务必选择好落脚点,选择原则是便于将人群与重要场所隔离开来。

图1 开进队形(1)

图2 开进队形(2)

在开进队形中,支援警员的作用在于排除行进中不必要的干扰,快速向中心现场靠拢。图1中支援人员也可以在带犬人员右侧,视行进情况而定。在开进过程中可以给犬戴上口笼,以免吠叫浪费犬的体力,也便于迅速到达既定位置。

2.评估事态,伺机而动

到达指定位置后,队伍呈逼退队形排开,形成对峙状态(见图3)。此时给犬一定的牵引自由空间,犬有攻击或吠叫反应时应予鼓励。同时密切关注人群反应,准确评估现场事态。由指挥人员与上级指挥机关建立联系,报告请示下一步行动。

图3 逼退队形

对于参与人数不多,利益诉求相对简单,如一般性经济、民事纠纷,期望通过聚集的方式引起关注的治安突发事件,如参与人员心理反应并不激烈,未携带武器工具,不至于造成大的社会危害,警犬处置以发挥震慑作用为主,可化整为零带犬分头配合政府及相关工作人员完成人员警告劝离工作。

如涉及人数较多规模较大,且引发事件较为重大,涉及面广,影响恶劣,则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人多的规模聚集效应会成倍放大整个事件,成为不法分子宣泄日常不满情绪和趁机破坏的突破口,往往伴随着打、砸、抢、烧或侵占重要场所如政府、银行、铁路、公路、桥梁等严重行为的出现。对于此类正在发生的破坏行为需要速战速决,否则会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在人群尚未完全失控的情况下,可以给犬戴上口笼,利用犬以头等身体部位接触撞击的方式逼退人群。现场命令均由指挥人员下达,带犬人员听从现场指挥,以一定速度同步向目标人群逼近,保持队形,不要单犬冒进。支援人员紧随其后,做好防范。人如果后退,要步步紧逼,如少数人员顽抗,欲与人犬发生接触,带犬人员要果断下达“袭”的口令。如顽抗分子较多,驱赶效果不理想,指挥人员应及时发出解开口笼指令,这将极大增强威慑力,提高驱散效果,直至将人群驱出目标场所,再迅速转入警戒,待场所移交或事态平息后开展下一步工作。

当事态升级,转化为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行为时,警犬处突的重点任务应是以暴制暴、配合抓捕首要暴乱分子,强力平息事态。为更好地完成任务,同时尽量避免自身受到伤害,警犬处置队伍必须保持团体作战,高效配合,处置队形较多采用突入队形(见图4)。

图4 突入队形

突入队形适用于完成抓捕任务,且支援人员与带犬人员之间不会出现相互干扰,便于控制。在指挥人员发出指令之前,带犬人员在后方仔细观察局势,锁定激进人员。指挥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放犬时机与数量,负责向后方带犬人员发出明确指令,支援人员及时让开通道。带犬人员接到命令立刻出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咬目标对象,支援人员及时跟进,提供保护,协同抓捕。待抓捕完成后及时移交,重新保持突入队形,继续战斗。

(三)出现人犬受伤情况的紧急处理

如人员与犬出现意外受伤情况,需要就地紧急处理时,队伍要迅速变为救助队形(见图5),将受伤的人或犬围在中间,直至完成救助,并向后方转运。

图5 救助队形(中间为受伤的人或犬和救助人员,四周为带犬人员和支援人员)

三、处置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统一指挥问题

指挥人员与全体队员之间需要建立起沟通指挥渠道。首先,牢固树立一切行动听指挥的纪律观念,坚决杜绝不听从指挥的各类语言和行为。其次,指挥口令、手势应简单明了,并为大家熟知,避免出现混淆。第三,因事件现场喧嚣杂乱,为确保指令清晰传达,最好采用不同哨音表示队伍前进、停止或撤离这三种指令。短促一声表示前进,短促二声表示停止前进,长一声表示有序撤离。这样可以做到准确清晰,令行禁止。

(二)协同配合问题

全体成员平时要加强对战术的理解和演练。协同配合不好,战术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对自身造成伤害。作为一个团体作战的整体,带犬人员和支援人员要时刻保持共同进退,互为策应,当一头或多头警犬突入抓捕时,就近支援人员一定要及时跟上,协助警犬完成抓捕,其余人员提供保护。相关任务完成后,人犬安全复位,继续保持队形。整个处置过程要流畅、有序,以充分体现训练有素。

(三)法律问题

严格按照《公安机关警犬技术工作规定》(公通字〔2011〕30号)和《警犬使用工作规则》(公刑〔2014〕301号)的有关要求,对警犬与带犬人员的标准、行为进行规范,使之符合工作要求。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猜你喜欢

处突队形警犬
警犬是怎样“炼”成的
队列队形体育教案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警犬戈尔吉
警犬集体过生日
浅谈“处突”应急机制研究
危机管理能力在武警部队执勤处突任务中的作用研究
无人机编队机动飞行时的队形保持反馈控制
警犬钢笔画
完善武警后勤应急保障体制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