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宫内节育器避孕作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2021-11-02刘玲玲
刘玲玲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医院(淮安市肿瘤医院),江苏 淮安 223200)
0 引言
宫内节育器通过将其一次性放入妇女宫腔内,可达到长时间避孕效果。其避孕原理是将节育器置入子宫腔内,可有效阻止受精卵于子宫部位着床,防止妊娠[1]。此节育方法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安全有效、可逆等优点,因此被育龄妇女和临床广泛应用。为改善宫内节育器的续用效果及并发症预防效果,避免育龄妇女非意愿妊娠带来的痛苦,进而使育龄期妇女生殖健康的需求得以最大程度上的满足。虽然宫内节育器也可获取一定的避孕效果,但置入节育器仍然会引发疼痛与出血指标、子宫穿孔指标、感染指标、宫内节育器嵌顿与异位指标、带器妊娠等相关并发症[2]。导致育龄妇女的健康生活质量明显降低。现阶段,宫内节育器具有多种类型,其中吉妮环和曼月乐、元宫环宫内节育器的使用率较为广泛,有研究指出,宫内节育器材质多样,因此对避孕效果及并发症预防情况均存在差异[3-4]。为探究不同宫内节育器对育龄妇女的避孕作用及规避并发症效果,本院对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接治育龄期女性予以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实验抽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时间内我院收治的180例育龄期女性,根据随机分配法进行分组。60例A组 纳 入 病 例 中,年 龄 上 限、下 限 为42岁、20岁,均龄(29.48±5.36)岁;孕次统计介于1~4次,测算平均孕次所得值为(1.78±0.53)次;60例B组纳入病例中,年龄上限、下限41岁、22岁,均龄(29.39±5.41)岁;孕次统计介于1~3次,测算平均孕次所得值为(1.75±0.56)次;60例C组入病例中,年龄上限、下限40岁、22岁,均龄(29.35±5.38)岁;孕次统计介于1~4次,测算平均孕次所得值为(1.78±0.57)次;在本次的研究中,育龄期女性均签署手术同意书,组间参与研究的育龄妇女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经术前检查显示白带常规无异常者;②配偶具备正常的生育能力;③自愿签署手术协议书。
排除标准:①对宫内节育器具备相关禁忌证或过敏者;②患有子宫肌瘤疾病或生殖系统疾病者;③子宫附件超声检查异常者。
1.3 方法
在月经干净后3~7d方可实施手术将节育器规范放置,针对育龄期女性、剖宫产术产妇、自然分娩产妇分别在其月经结束3~7d内,术后6个月后,分娩后3个月后,术前详细介绍节育器原理及类型等相关内容。其中,A组均予以曼月乐宫内节育器,上环步骤如下:首先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躺在手术台上,医生先双合诊明确子宫的位置,然后按顺序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再借助扩阴器,将阴道完全打开,促使宫颈得以彻底暴露,再次对阴道及宫颈进行仔细消毒,用探针探宫腔深度,将曼月乐手柄处的滑块沿着箭头方向向前推至最远端,使曼月乐头部的T形宫内节育系统进入到管内。然后将曼月乐环上面的定位块放置到相对应的宫腔深度距离,将曼月乐置入宫腔内顶到宫底后退一厘米,然后向后移动滑块,是宫内节育系统释放入宫腔,然后缓慢抽出曼月乐手柄,剪断尾丝留1~2cm左右,退出扩阴器,上环完毕。
B组均予以吉妮环宫内节育器,操作如下:打开宫内节育器外部包装并将探针小心取出,明确探查宫腔深度后,取特质放置器,对节育器进行规范合理放置,再对定位块进行适当调整,逐渐推动插入器放置器达宫底,经插入针在子宫肌层约0.5~1.0cm处置入线结,最后将插槽松开,抽出套管及推杆轻拉尾丝,对节育器进行妥善放置并固定,放置后,经由B超可准确检查和判断节育器的位置。C组均予以元宫环宫内节育器。放置时,注意缓慢移动限位器上部,直深入宫腔位置,再经宫颈管进入宫腔底部。
1.4 观察指标
随访观察24个月后三组使用不同节育器的带器妊娠率、脱落率、出血及腹痛腰痛取出率及3年续用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避孕结果对比
三组实验的带器妊娠率测验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出血取出、腹腰痛取出、脱落率测验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与C组测验结果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避孕结果对比[n(%)]
2.2 两组不良事件停用率及续用率对比
A组的3年累积不良事件停用率较低,3年续用率较高,与B组测验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分别与C组测验结果相比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事件停用率及续用率对比[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改善发展,以及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持续改进,育龄期女性普遍选择宫内节育器,以满足避孕需求[4]。宫内节育器避孕会干扰到育龄期女性月经周期和月经量,因此医生需熟练掌握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及操作方法,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宫内节育器所致的不良影响。有研究认为年龄大小、月经情况、孕产次、宫内节育器材质类型、节育器放置时间等相关因素均会对避孕效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术前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促使妇女对节育器相关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告知其节育器仍潜藏有避孕失败的可能[5-6]。同时术中需确保医生动作轻柔,以防对子宫内壁、宫颈组织造成创伤,术后跟踪随访,便于对异常问题及时发现并采取对应处理措施,降低因术后疼痛或出血不得不将节育器取出的可能性。
相关研究指出,不同类型宫内节育器,所采用的材质也有所不同,因此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吉妮环宫内节育器制作材质是铜金属,带铜面积较大,可于体内进行长期放置,从而可发挥较好的避孕作用,且避孕效果理想。但该种宫内节育器置入体内后,会促使铜离子释放量增加,在铜表面的沉积物较多,可能会影响子宫组织和相关功能[7]。此外,一般来说,该种宫内节育器可在局部范围内对子宫内膜血管形成压迫,致使血管瘀血情况的发生,不利于局部血液循环的稳定维持,血栓形成量大大降低,是致使患者出现螺旋动脉损伤或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且节育器置入后会对患者造成机械性损伤,进而对血管壁产生刺激作用,有助于促进其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及出血风险性较高,进而并发月经不调、阴道流血,上述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临床预后[8]。而曼月乐用于临床治疗,有助于对左炔诺孕酮进行恒定有效释放,确保左炔诺孕酮可在宫腔内得以均匀分布,抑制子宫内膜,对受精卵产生一定的干扰,使其无法顺利着床,同时左炔诺孕酮经良性刺激,促使其产生子宫内膜蛋白等物质,对子宫内膜具有积极调节作用。此外左炔诺孕酮可通过拮抗雌激素,使子宫颈粘液黏稠性增高,进而可通过降低精子通过率的方式达到有效避孕的目的。最后,曼月乐避孕环体对子宫内膜具有慢性刺激作用,可对其造成损伤,可能会引发无菌性炎性反应,还可通过前列腺素大量释放,改变输卵管蠕动,从而预防受精卵着床[9-10]。曼月乐放置后的避孕有效期一般可维持在5年以上,且在摘取避孕环后,月经周期和月经量均可在短时间快速恢复,因此对于无生育需求的育龄期女性来说,该种避孕方式比较适用。元宫环宫内节育器与子宫部位大范围接触,极易出现经量增多及不规则阴道出血现象。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组实验的带器妊娠率测验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出血取出、腹腰痛取出、脱落率测验结果与C组测验结果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曼月乐、吉妮环、元宫环宫内节育器等避孕方式的带器妊娠率均较低,且曼月乐、吉妮环的避孕效果接近一致,曼月乐的出血及腹腰痛取出率、脱落率更低。且A组、B组的3年累积不良事件停用率、3年续用率较高,与C组测验结果均呈更优显示(P<0.05)。证实,曼月乐与吉妮环宫内节育器可降低不良事件停用率的风险,且续用率较高。
综上所述,育龄期女性通过接受宫内节育器术,避孕效果更加理想,但合理选择节育器类型,曼月乐、吉妮环等宫内节育器,可达到更好的避孕效果,同时可降低不良事件停用率,续用率较高,促使避孕需求和健康诉求均得以满足,临床应用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