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理论在心理活动课中的应用与启示
2021-11-02张先义余唯一
杨 越,张先义,余唯一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江苏省无锡市教师发展学院)
中小学的心理活动课多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着力于引导学生处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寄希望于学生能将所学运用在现实生活诉求中。基于这一点,具身认知理论为小学心理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具身学习强调“让身体动起来”,更注重身心融合、知行合一。基于具身认知的心理课堂能够更好地实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提高心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具身认知理论在心理活动课中的意义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认知主体充分整合所处的自然环境与身体的生理资源,促进知识建构发生的过程。具身化的教学要求突出身体的各项机能,包括感知、运动以及身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所获得的经验,调动身体感官、感知、情感等各种要素,参与教学过程,注重通过体验获得理解与认知。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心理课若能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愿意积极体验和深度分享,学生将会在高质量的体验中有所收获。而且,学生在参与中不受预设的限制,能无拘无束地呈现出真实的一面。
二、具身认知理论在心理活动课中的应用
(一)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教学环境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学习环境会对学生的认知产生影响,如果学生置身于轻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将有利于激发他们身心融合的感知体验。要在小学心理课堂中体现具身认知的教学环境,可从课桌椅布置、游戏卡片、板书设计、多媒体音视频等方面来实现。“老师,我想对您说”这节课旨在剖析师生之间沟通不畅通的情况,探讨沟通方法和技巧。在课堂中,笔者要求学生每4~6人为一小组,制作了以师生相处为主题的课件、视频,以及“我想说”手卡、“大拇指”奖励卡,给学生营造相对平等、自由的物理环境。此外,在课间观看《可爱的老师》幽默视频、课前老师猜学生心事的游戏、课中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课终学生猜老师心事的游戏等环节,教师也始终给学生创造和谐、尊重、信任的心理环境。
(二)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教学目标
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小学高年级的心理课教学目标要从“知情意行”出发,一一展开。“老师,我想对您说”选自苏教版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第六课,教材内容围绕学生与老师沟通的重要性和如何在实践中与老师沟通两个方面展开;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在沟通中学会恰当地体验和表达情绪,激发学生积极沟通的行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解师生关系的情况,笔者在课前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其中,112份教师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505份学生调查问卷回收率为99%。调查结果显示,在教师方面,有86%的教师认为他们最烦恼的事情是发生师生冲突,即当学生不尊重、不理解老师的时候,他们的心情是复杂、难受的。在学生方面,当遇到师生沟通问题时,只有18%的学生愿意积极主动找老师沟通;当遇到师生关系比较紧张、发生误解或冲突的情况时,73%的学生在沟通上存在着畏难情绪。特别是性格内向或者比较自卑的学生,他们常常会表现出沉默或者抗拒的沟通状态。可见,多数五年级的学生沟通的能力较弱。
基于实际情况的调查,本课的教学立足于解决师生之间发生误会的情况,剖析师生之间沟通不畅通的原因,探讨相应的沟通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在情景中学会体察情绪、表达自己真实感受,掌握沟通方法和技巧,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沟通。教学中通过模拟情景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达到沟通学习的知行合一,培养其在实际问题中解决沟通问题的能力。
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通过课前的具身活动游戏“心事猜猜猜”暖场,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增加师生间的默契,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不同的沟通方式,了解到情绪表情、肢体动作、语言表达是沟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方式;通过四人小组情景讨论、情景模拟的具身活动,让学生了解沟通的方法及其重要性;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情景再示范等具身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表达真实感受,掌握与老师沟通的方法技巧,促进师生有效沟通。
(三)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教学过程
立足于具身认知理论,笔者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五个板块:游戏热场—“识”沟通(认识);呈现问题—“探”沟通(感悟);初试情景—“悟”沟通(实践);实践操作—“巧”沟通(再实践);课堂延伸—“促”沟通(升华)。
课前通过游戏热身,增进师生之间的默契,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不同的沟通方式,了解到情绪表情、肢体动作、语言表达是沟通过程中的重要方式。通过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与老师发生误解的例子,呈现出师生可能存在沟通不畅的样态。
笔者结合课前的调查数据和学生举出的例子,引出主题“老师,我想对您说”,以任务情景“生活中与老师发生误解”的例子作为教学支点,让学生模拟一个类似的场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体会自己的沟通方法,引导班级全体学生探讨如何沟通更有效;再结合课前调查的数据,提炼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委婉表达感受、主动澄清事实、真实表达意愿、真诚有礼貌、写信留言、换位思考、自我反思等;结合上一个环节提炼的方法,再次回到情景中去实践和练习,让学生讨论与老师沟通时需要完善的地方,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实际操作。在师生讨论中,若存在其他问题,可再次实践,力求良性沟通。这样的循环实践是基于具身学习理论,将学生身体和心智视作一个整体,把“身体参与”置于学习活动的核心位置。升华的环节是引导学生感受与老师相处过程中的小感动,鼓励学生用留言条给之前、现在、未来的老师写一写心里话,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情感,最后用“心事猜猜猜”小游戏做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深化主题。具体的教学过程见表1。
3)发展低碳农业是垦区未来抢占产业战略新高点的必然途径。目前,低碳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一场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已经出现,低碳经济不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结构的大方向,更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而对于以农业及农业产业为主的黑龙江垦区而言,农业低碳化、农业产业的低碳化无疑将成为低碳经济大背景下的主要趋势,低碳农业必将成为这一趋势形成的必经之路。
表1 “老师,我想对您说”教学过程
三、具身认知理论对心理活动课教学的启示与建议
(一)启示
1.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多元生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由五个部分组成,引导学生对师生沟通的问题从认识、感悟、实践、再实践,到最后升华理解,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在既定的教学目标之下自由生发。具身教学理论下的情景模拟环节是最具多元化的。课堂中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之后,随机产生的一个师生沟通问题,学生的模拟情景可能超出教师的预设,课堂中的问题和解决策略也可能会因为活动情景的变化而变化。即使有时课堂中看上去有点杂乱,但只要教师足够耐心和细心,就可以发掘学生的多元化生成结果。很多课堂中应激生成的追问看似随机,实则是为了实现课堂中的生活场景,所以课堂中的内容会呈现出形散而神不散的多元化特点。
2.有利于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性
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提出“世界的问题,可以从身体开始。”具身教学理论下的心理活动课重视课堂的情境性和互动性,在这样的环境下,师生之间的角色扮演或身体互动是轻松的、无压力、无对错的,学生很放松,教师也不会太紧张。“老师,我想对您说”这个课题是在讨论师生相处中的沟通问题,教学中师生的沟通问题在情景模拟中进行角色互换,老师当学生,学生当老师,这样的具身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情绪表情、肢体动作和语言功能的发展,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彼此的好感。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
具身认知的相关研究指出,抽象思维主要是隐喻性质的,而隐喻归根结底是以一种形象比拟另一种形象。这意味着,即使到了抽象思维阶段,形象思维仍然必不可少。课堂中通过模拟师生间有误解的情况,试图呈现当时的沟通方式,人物间的对话、神态、动作都隐含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沟通的方法有很多,这些概念性的知识在情景的具身学习中呈现的是形象化、可视化的操作。在互动的教学进程中,学生的隐喻思维是借助了具体的、有形的、简单的情景来理解和表达抽象的、复杂的、有逻辑的概念。
(二)建议
1.要充分发挥教学机智,预先做好充足的准备
具身教学理论下的心理活动课堂注重活动体验,其开放性和灵活度不易把控,比如课堂的意外发言和突发情况超出预期、情景交流的对话呈现得过于碎片化,那么要实现高质量的具身式学习,很考验教师的教学智慧。
2.要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学会把握心理课节奏
具身教学理论下的心理活动课只要实现设计和教学的并行即可,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不能僵化地执行教学设计,要结合教学过程中“浅层”或“深层”的呈现,灵活地调整教学步骤。具身认知强调学习内容应由学习者机动生成,故教学中的学习行为无法准确地预判,只能在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路径中让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呈现学习效果,而教师要做的就是掌握好课堂节奏,并选择恰当的教育契机给予点拨和引导。
3.要勾联课内与课外,架起学习与生活的桥梁
具身教学理论下的心理活动课来源于生活,最终也是要回归生活的。学生在心理课堂中习得的理念和方法,只有被内化为自身的思维和认知时,才能在生活中去实践和运用,达到调试生活的目的。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教学模式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间能够架起智慧的桥梁。
总之,学习和生活不是割裂的两个对立面,在心理活动课中运用具身认知理论,让学生的身体动起来参与认知体验有着重要作用。“具身学习”将身体和心智统一整合,使学生在心理课的学习活动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运用身体,感知身体,重视体验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