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评价策略探析

2021-12-28吴晓红

辽宁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写字中华班级

吴晓红

(大连市高新产业园区凌水小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方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等文件相继出台。我校始终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构了“一个中心,四个阵地,多元评价”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一个中心”,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全方位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四个阵地”,分别是以传统经典课程为阵地落实传统文化教育,以传统技艺课程为阵地丰富传统文化教育,以传统礼俗课程为阵地践行传统文化教育,以校园环境建设为阵地促进传统文化教育;“多元评价”,即“三习惯(学习、卫生、礼仪)”评价体系。如何发挥“四个阵地”的有效性,做到行之合理,评之有效,学校的几点经验如下。

一、以经典课程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语文学科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学生阅读传统经典、积累传统文化知识、品悟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一)品悟文化

1.开设国学经典课程

国学经典璨若星河,学生徜徉其中,可以与古人对话,与历史对话,感受中华文化基因的传承。

(1)读的内容求精求全——读课内、读课外、读国学经典

每学期开学初,各年级组依据课标、依托教材整理出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推荐学生阅读。读书单分为必读书目、选读书目和推荐数目三类,做到合理分层。

(2)读的形式求实求新——师生共读、生生共读、亲子共读

学校每学期召开校园读书节,读书节中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低年级开展亲子共读传统经典书目,每日打卡;中年级“朗读者”师生同台PK,朗诵经典;高年级开展读书漂流批注活动,感悟经典。

(3)读的方法求学求用——校本阅读课专时、专用、专练

1~6年级每周设立1节阅读课,师生共读推荐的传统经典必读书目。读书交流感悟课、读书积累分享课、知识竞赛总结课……教师带领学生运用课堂习得的方法,夯实所学,感悟经典。

(4)读书的时间求多求活——利用一切有效时间

晨读时间诵读经典,课前两分钟朗诵名人名言,课上40分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课后作业分层读经典,自习课奖励读经典……学生时时与书为友,处处以书为伴,浸润经典,传承文化。

2.综合性评价

我校依托校园读书节这一活动平台,对师生的读书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评价的角度不同,读书朗诵能力、读书批注能力、读书感悟能力、读书思辨能力,等等,通过不同类型的活动实现多角度评价;评价的人群不同,既注重对各领域尖子生的评价,又注重对班级整体实力的评价,还重视对班级综合实力的评价,因此读书节设个人单项奖、班级单项奖、班级综合奖;评价的手段不同,如“小小朗读者”的选拔式评价、“知识竞赛”的车轮式评价,“图书漂流”的积分式评价等。评价方式的多样也从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书写文化

汉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课堂上学生书写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文字符号,更是民族文化。为了让汉字文化在凌水小学扎根,我校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做法。

1.语文课程“课课写”

我校积极落实课程标准,通过校本研修研究出识字写字课堂教学模式,提炼出“写字教学五步法”,即“看—描—临—评—改”,同时利用歌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和书写习惯。

2.校本课程“天天练”

每天12:50~1:10为校本练字时间,学生主要书写与教材配套的《写字练习》。教师统一指导,个别手把手辅导,用红笔随时批改,优秀的字打√或者圈圈等,书写不到位的笔画适当标记或者范写。

3.地方课程“周周学”

1~6年级每周设立1节写字课,内容为书写《凌水小学书法校本教材》。学校通过拉练课研究出写字课的教学流程。

4.潜能课程“周周练”

我校组建尖子生书法队,聘请校外专业软笔、硬笔书法教师为学校书法队授课,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提升学生书法教学效果。

5.三维评价“激兴趣”

一是评教师备课。学校每个学期都举行青年教师写字基本功大赛,促进教师不断提升写字水平。为搭建写字研修平台,每个教研组在每周三的90分钟集体备课中,共同集备下周所有生字的书写指导要领,在备课案中复案指导要点,并在板书设计中画田字格范写。

二是评优秀班级。学校每月对学生的写字质量进行验收,由分管主任装订打分。通过班级平均分评出每月写字合格班、写字优秀班、写字模范班,鼓励和鞭策学生,进而抓好写字教学。

三是评榜样学生。在每月写字验收中获得5+的学生会被评为写字小明星,每月在鼓掌仪式时对获奖的学生和班级进行表彰。

(三)诵读文化

1.安排诵读内容

根据中小学必背古诗文内容,确定古诗193首,古文44篇。根据学段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将237首古诗文合理分配到各年级,学生每学期诵读20首左右,确保诵读的质与量。

2.组织诵读计划

每学期开学初各年级组制定诵读序列表,在诵读内容确定的情况下,合理安排诵读时间。行有余力的班级循环复习背诵之前的内容,做到温故知新。

3.筹备诵读活动

每学年开展诵读活动,如“童声诵祖国”“小小朗诵者”等,提升学生整体诵读水平的同时培养诵读尖子生。

4.设计诵读评价

一是评价手段灵活。采用定期按计划验收与不定期抽查的方式进行评价,保证每日诵读形成常规,养成习惯。

二是评价方式多样。利用朗读软件进行每日评价。根据诵读计划表进行抽查,开展阶段性评价;根据诵读内容出相关验收习题,进行全员性评价;期末通过班级自查、学校抽查的方式进行验收性评价。

二、以技艺课程突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一)剪纸艺术彰显民族风

我校是“大连市剪纸非物质文化传承学校”。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全校上剪纸课,聘请庄河剪纸艺术家韩月琴老师到校为学生授课。目前,剪纸已经成为学生艺术素养的表现形式,学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建校70周年等主题,将校园装点得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

(二)水墨画抒发爱国情

我校在三年级开设国画全员必修校本课程,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感受国画的笔墨韵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爱国情、报国志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三)校本课程渗透民族魂

除了掌握传统艺术,我校注重挖掘校本课程中的民族精神。在陶笛、篮球、合唱、创意美术、书法等校本课程中,教师着重培养学生勤学苦练、团结战斗等的优秀品质。每学期,学校各特色队教师都会根据课堂评价标准评选出特色小榜样。学校还通过校园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展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硕果,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以仪式课程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一)形成主题教育活动体系

我校发挥少先队阵地组织作用,形成五大仪式教育、十二大主题教育活动体系。

“五大仪式”教育凸显道德、感恩育人目标,分别是入队仪式、开学典礼仪式(入学仪式)、毕业仪式、家长会仪式、升旗仪式,每个仪式都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入学仪式和开学典礼仪式中将点朱砂、行拜师礼、开笔礼、击鼓明智等元素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在隆重的仪式中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毕业典礼和家长会仪式融入感恩教育,家长和孩子互赠信件,引导孩子明白百善孝为先的道理;升旗仪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每学期至少举行两次,学生在仪式上展示京剧、传统汉服、传统美食、传统习俗等传统艺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我校利用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都是良好的教育契机。学校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主题升旗、主题班会、社会实践三条线为一体,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节日起源,在活动中丰富节日内涵,在活动中亲身参与节日习俗,感受传统节日的趣味、意义、文化内涵,进而做好文化传承人。

(二)共建校外德育实践基地

学校利用社会资源建设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展示最美少年的潜能风采,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学雷锋纪念日,四年级全体师生都会到当地社区的两史纪念馆学习国史、党史;孔子诞辰,学校组织语文特长小榜样到当地国学广场,重温百家学术,传承国学精神;清明节和烈士纪念日,学校会组织六年级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祭奠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以校园环境创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

为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播到小学生的心中,我校营造出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环境。“二十四孝”的绿色长廊、“雅之苑”书画长廊、“秀之坊”剪纸长廊、校园文化墙……学生徜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里,潜移默化中去了解和内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学校还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班级板报、学校公众号等渠道,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教育。

上述每一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均附有相对应的评价办法,即“三习惯”评价体系。我校组织设计“三习惯”评价手册,1~6年级有序列、有计划、有梯度。“三习惯”评价分为日评、周评、月评,凌灵章、校长章学期评、校长基金毕业评等。学校开展争章颁奖活动,评选“凌小美德少年”,教育学生形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成长为新时代文明有礼美德少年。学校在学生中选出文明小使者,每日对其他学生的礼仪进行检查;每周德育部门对全校班级进行文明礼仪考核,每个月评出月星班级;学期末评出学期文明礼仪星级班。通过日评价、月评价、学期评价不断正学风、浓学风、树正气,促进学生传承美德。

我校秉承“快乐学习,知情知行做文明人;幸福生活,乐学会学做智慧人;发展潜能,多位多元做全能人”的办学理念,营造“善思、和谐、好学、灵性”的校园环境,以“三个好习惯”规范引领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在学生心中播撒求真、向善、尚美的种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扎根,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猜你喜欢

写字中华班级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我学写字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学写字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