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分析及思考(中)

2021-11-01扈华唯常玉梅李秀芳刘葆婷赵静宜

英语学习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语篇试题语境

扈华唯 常玉梅 李秀芳 刘葆婷 赵静宜

2021年新高考全国I卷典型试题评析

刘葆婷:下面我将例析2021年新高考全国I卷的典型试题。总的来说,新高考全国I卷比较好地体现了新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考查要求,在思想立意和材料选择上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要求,在试题设计上充分落实了课标的内容要求,在质量把控上比较理想地达成了预期目标。

1. 试题特点

第一,试卷选材体现高考的核心功能,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内容取向与价值导向服务大学选才、引导基础教育。试卷所采用的语篇话题包括社会服务、包容与合作、公益事业、人与动物保护、科学精神、积极生活态度、公民义务与社会责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生活、亲子关系与自我发展。阅读A 篇提倡勤俭节约,理性消费;阅读B篇体现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合作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景;阅读C篇倡导保护野生动物;阅读D篇体现对流行思潮的批判性思考;七选五旨在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完形填空让学生学会尊重劳动与劳动成果;语法填空选文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等。试题语篇均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语境,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思想内涵丰富,为语言运用和问题解决提供了充分的文化背景和真实情境。此外,试题把立德树人的核心精神融入优美的文字之中,巧妙自然地发挥了试卷的育人功能。

第二,试题设计注重在真实交际任务和复杂问题情境中综合考查语言运用水平,做到学科核心素养的全覆盖。阅读部分要求学生在阅读不同功能类型的语篇时能够灵活运用相应的语篇知识和阅读策略。例如,阅读 A 篇充分模拟真实生活中获取与应用信息的閱读需求,要求学生能够快速抓取核心观点(21题)、完成重要信息的查找与匹配(22题)、结合语篇知识从多个关联信息中甄别并提取有用信息(23题)。 再如,阅读 B 篇针对记叙文中特有的系列因果逻辑设问,要求学生厘清多个因果关系。从认知维度看,考题涉及对分析综合、归纳概括与应用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的综合考查,学生必须整体把握语篇含义,充分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作出正确判断。此外,学生只有在全面把握文章主题和作者意图的基础上,才能够作出最为贴切的评价(25题),理解与人物相关的重要事件之间的逻辑关联(26、27题),继而学习其追求艺术之美,感悟其融入社会的团队精神。又如,七选五的选文具有一定难度,干扰项在语言表述上颇具迷惑性,设题考查能力要求较高,富有挑战性。学生要细致地理解段落中上下句的内在逻辑与意义连贯(36、37题);与此同时,还要具备在语篇层次上对文章整体结构以及段落逻辑意义的推进方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8、39、40题)。 写作部分的两个任务则在引导学生借助语言建构交际角色、体现跨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的同时,全面考查日常交际中的一般语言运用(校报投稿)以及在复杂情境下创新性的问题解决(续写故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现更好的自我发展。

第三,试题兼顾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发挥了良好的诊断功能和教学导向作用,为学校后期优化复习备考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依据。2021年新高考全国I卷的总体难度实现了对2020年高考全国I卷的平稳过渡,语篇词数和语篇难度区间基本与往年持平;各题型略有调整,能够较充分地体现新高考对关键能力的考查。语篇的可读性数据见表5,试题总体难度稳定,与往年基本一致。

2. 试题特征

总体来看,新高考全国I卷试题具有以下三方面特征:

第一,保证基础性试题的比例,引导学生夯实基础。基础题是学生的“必争之地”,要得分就必须夯实语言基础。阅读文本和题目一一对应的单点细节题考查学生的词汇知识与语篇知识,如阅读A篇21题需要学生找到原文pricey和选项price的对应关系,从课标词price联想到同根词pricey的含义。又如阅读B篇24题问及成为一个琴谱翻页师要具备的能力,正确答案“Read music.”是原文的表达。从表5的统计数据可见,2020年全国I卷和2021新高考全国I卷都选取了一些对大部分学生挑战不大、可读性较强的语篇,如2020年的七选五和短文改错以及2021年的读后续写,由此保证了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得分。又如语法填空没有偏题和怪题,所有的考点都包含在课标的语法项目范围内。其中56题的主语从句考查点在往年比较少见,但也是高中阶段需要重点学习的语法项目。可见高考对高中重点语法知识的考查呈现了在常规中向更多课标语法项目设点的趋势,力求学生在课标知识范围内掌握更全面的语法知识。

第二,试题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认知能力更全面、更宽广,在保证基础性题目比例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了综合性题目。试题在课标词汇的规限下保证了文本的地道性和复杂性,在新题型、新情境问题的设计上下了大功夫,在常规题的命制中体现了创新性。其中,七选五首次选用夹叙夹议的游记文本,38、39、40题的设点非常巧妙,需要学生厘清句子之间和每段主旨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其中,38题所在段落讨论的是法国人不但外表精致,食物也很精致,后面的句子则是在表现法国的食物有多么美味。所以该段中句应该选择把食物的精致和美味联系起来的G项“The food is so delicious that you dont need much of it to make you happy.”。由于文本谈论的话题都是法国人和法国人的饮食,所以习惯于用横线前后关键词抓取与判断信息的学生就容易混淆这三道题的答案。如40题所在段落的主题句已经点明“法国人认为生活品质重于效率”, 后面又以上班时间咖啡厅的高上座率作为例证,关注段落主旨的学生就不难选出“Not all the customers are tourists.”, 因为这样才能延续对法国人的讨论。而习惯断章取义的学生更多会因为抓取了咖啡厅的关键词而错选G项,以为提到餐厅接下来会讲食物。此外,阅读A篇设计了从文章多个不同信息中甄别出需要的信息(23题);阅读B篇要求学生具有与文本互动的能力,能够读懂故事背后一连串因果逻辑(27题);阅读C篇的题目则要求学生整体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变化(28、29、30题),概括全文笔墨最重的内容以推断出合适的标题(31题);阅读D篇需要学生区分主流思潮对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定义和科学界对其定义的区分点(32题),具备理解作者写作意图(33 题)、辩证思考(34 题)、辨识段落大意(35 题)等课标列出的理解性技能,对语篇知识与语言技能的运用融会贯通。

第三,语言运用上设点更为多样化,强调知识的灵活应用;创新情境设计也为学生提供一展身手的创作空间。完形填空讲述的是作者第一次有收入的兼职经历,其中第50题的四个选项harder、better、longer、cheaper都是非常基础的单词,但此题的难点在于设空刚好在文章的转折点。前文讲的是作者入职前对工作的设想,学生会觉得很简单;后文讲的是作者在实践中发现“稍微慢一点,饼干就会在流水线上堆起来”。学生要把前后连起来,才知道这里是承上启下的转折点, 要表达的是工作比想象的harder。学生要把语篇知识和词汇知识融会贯通,在真实语境中灵活运用词汇。此外,语法填空60题考查过去分词的用法,考点设置于较为复杂的leave sb. astonished的句子结构和意义情境中;63题考查现在分词,需要学生了解ache一词有动词的词性,并且情境要求表达爬山累了,腿部“酸痛中”的生动描述。这些问题情境设计的新尝试能够有效提示教师要注意打破“固化”的语言教学与应试备考思路,基于主题、语篇和情境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综合备考。

写作方面,两个任务均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语言才华和创新思想的广阔空间。应用文写作任务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完成日常交际任务的基础写作能力,反映学生在情境分析、信息选择、准确表达、规范组织和快速成文等方面的水平。读后续写任务要求学生合理想象亲子互动的过程,构思合理准备母亲节早餐的具体情节,这对不少学生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挑战。很多学生没有做饭经历,对做早餐没有概念,所以此任务凸显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此外,学生还必须深入理解前文,领会主题表现与语言选择的对应关系,有目的地模仿,优化自己的词语、句式和逻辑组织方式,以更好地在语言风格上与前文融洽、浑然一体。这些能力不是在考场上一蹴而就的,需要拆解到日常备考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掌握,通过系统而有针对性的扎实训练徐徐图之。

我们预期这次的试题能够对教学理念的转变起到助推效果,对接下来的基础年级教学和新高三复习备考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综上,新高考全国I卷题目难易分布合理,考查目标取样广泛,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的考查广泛而深入,比较好地实现了新高考服务选才的功能。

2021年全国乙卷阅读理解试题评析

李秀芳:下面我来分享对2021年全国乙卷阅读理解和语言知识运用试题的评析。

1.全国乙卷阅读理解第一节

(1)能力要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学生阅读能力要求如下:

a. 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

b. 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

c. 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d. 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多种媒体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

e.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英语文学作品;

f. 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0万词以上。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英语》对阅读能力考试要求如下:

a. 理解主旨要义;

b. 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c. 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

d.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

e.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f. 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2)语篇分析

① 语篇真实性

2021年全国乙卷大部分阅读语篇均选自英语國家主流出版物或网站,所选语篇内容上充分体现立德树人、核心价值和“五育并举”,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平时阅读或接触体现高考元素的语篇。选材注重语言的真实性、地道性和广泛性。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浏览国外严肃媒体刊发的一些原汁原味的英语语篇,并针对相关语篇开展阅读练习,让学生在感受地道语言的同时拓宽视野。

② 主题丰富性

2021年全国乙卷语篇主题语境覆盖面广,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有涉及,内容丰富且话题内容导向性强。其中对人与社会的考查最多,涉及的题材包含日常生活、科普、人文、史地、社会现象等。语篇中融入了包括英美国家自然、人文、历史、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文化知识。

③ 难度科学性

试题难度服务于测试要求,突出重点。试题难度通常涉及语篇的总词量、生词量、词法、句法、语篇结构、内容等方面。近几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语篇的阅读量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范围内,总词量大概在1700—1900,文章词量大概在1200—1400,试题词量在500左右。具体来看,应用文词量多为200—300;说明文词量相对较多一点,约300—400。2021年全国乙卷也是如此。在语言方面,每个语篇都包含个别熟词生义词以及长难句,但数量不多,不影响学生的整体理解。在内容方面,语篇包含了一定的背景文化知识,如阅读理解B篇涉及Baby Boom、Generation X以及Generation Y三代人。语篇主旨和关键信息部分的语言基本没有生词障碍,如有则用汉语标注。

④ 语篇类型丰富性

阅读理解语篇的文体多为应用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其中说明文的比例大。说明文多是问题—解决模式和一般—特殊语言组织模式。2021年全国乙卷阅读理解第一节由1篇应用文和3篇说明文构成,较往年有一定的变化,没有涉及对记叙文这一文体的考查。在日常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体裁和相应的语言组织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试题分析

① 能力考查多维度

试题对阅读能力的考查仍以细节理解和推理判断为主,词义推测、作者观点意图态度和主旨大意判断依然以每年一到两题的数量出现,体现了试题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如阅读理解B篇的四个题目分别为概括段落主旨、根据语境猜词、根据语境推断人对事物的态度、推断事物未来发展。四个题目分别正向分布在文章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和第六段,形成了问题链,覆盖全文内容,且所有题目都跟语篇主题“座机”相关。

② 题干和选项设计科学

阅读试题的题干一般都以问句形式呈现,一般不出现超纲词汇,简单易理解;选项简洁明了且形式一致,凸显了设题的科学性。

2.全国乙卷阅读理解第二节(七选五)

(1)能力要求

课标要求学生掌握“语篇中的信息组织方式,如:语篇中新旧信息的布局及承接关系”“语篇成分(如:句子、句群、段落)之间的语义逻辑关系,如:次序关系、因果关系、概括与例证关系”。七选五主要考查学生对语篇知识、文章整体内容和结构以及上下文逻辑关系的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内容上的联系,理解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有较强的意识和熟练的把握,并具有运用语法知识分析理解长难句的能力。

(2)語篇分析

从近几年的全国卷来看,七选五语篇同样大多来自英语国家的出版物和网站等,2021年的乙卷也不例外。七选五语篇的主题语境多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文体多为说明文,和第一节一样,通常也是问题—解决模式和一般—特殊语言组织模式。如2021年全国乙卷七选五语篇,第一段先总体说“To be interesting at a dinner party is not difficult.”,接下来在二、三、四、五段分别就如何做到“to be interesting at a dinner party”给出4条建议,最后一段再次总结“So being interesting at a dinner party isnt that hard.”,与首段形成呼应。

从命题角度来看,全国乙卷的命题方式和考查方式比较稳定。从考点分布来看,段首句、段中句和段尾句均有涉及。学生需要了解句间关系的类型,如并列、对应、承接、重复、转折、解释和因果等。例如,36题为本段主题句,与该句后半句构成语义逻辑关联,与下句构成因果关系,学生应关注第二句的逻辑连词so;37题是该句的前部分,与上一句是并列关系,与本句后部分的it通过语法手段的代词指代构成顺承关系;38题为本段主题句,选项中drink和下句中的wine为同一语义场词汇,与后一句是递进关系,与下一段首句是并列关系;39题与上句是并列关系;40题选项代词he / she指代上句的the host, 与上句是因果关系,与后一句是解释关系。

从干扰项设置来看,7个选项中有2个为干扰项,其设置存在多种依据,如词语的复现和同现。词汇同现指选项中的词会与空格前后关联,属于同一语义场的词汇。干扰项针对的题目不固定,根据文章特点而定,可以是任何一个空。例如,A选项是39题的干扰项,干扰形式为句型干扰和复现空前词汇host形成干扰;D选项是40题的干扰项,通过词汇awkward的复现进行干扰。

2021年全国乙卷语言知识运用试题评析

赵静宜:下面我将评析2021年全国乙卷语言知识运用试题。

1. 完形填空

(1)考查能力要求

全国乙卷完形填空考查学生对基础性的英语词法、句法以及语篇知识的清晰掌握。学生要梳理文本信息,把握主旨,理顺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在逻辑,并通过已知信息来推断未知信息,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作者写作意图。在正确理解文章主旨大意的基础上,特别关注词语、句子是如何为主旨服务的。

(2)试题分析

语篇长度:4段,252词。

语篇类型:夹叙夹议。

主题语境:人与社会中的“表达感谢”。

语篇话题:讲述身为医护人员的作者看到一位病人对医护人员为自己梳理头发表达感激之情的方式,并由此发出感慨。

核心价值:引导学生坚持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培育个人品德。

学科素养:根据应对问题情境的需要,运用辩证的、系统的、开放的、创新的思维方式,综合运用抽象与联想、归纳与概括、类比、引申等思维方法,根据对问题情境的分析,从情境性、关联性、动态平衡性、开放性和时序性等方面把握篇章主旨与故事发展脉络,合理地组织、调动相关的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与阅读理解、逻辑分析等能力,对获得的信息进行概括整合,解决语篇情境中的问题,形成对应的产生式系统,准确传达信息并进行交流沟通,同时注重批判性、发散性思考,综合运用直觉的、顿悟的、灵感的、逻辑的方法,提出新设想,创新性地解决语篇情境中的问题。

关键能力:阅读理解以及语言运用能力。

必备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及语用知识。

“四层”分析:从选项设置来看,考查了名词、动词、动词词组、形容词、副词等,注重对词法等必备知识的考查;有效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思辨能力和推理能力等关键能力;对句子层面、段落层面和篇章层面的逻辑均有考查,且多处需要结合整段甚至全篇来考虑,极好地凸显了语篇的重要性,强调了阅读文章时的全局意识。文章的主题强调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体现了“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这一理念,注重知识、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渗透了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应用性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善于观察全文各处信息源,能够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各处信息之间的关联,解决问题。具有良好创新思维的学生能够摆脱思维定式的束缚,具备推测、设想并周密论证的能力。

情境考查:整个语篇提供一个完整的话题情境,选材耐人寻味,引人思考。将语言运用考查融入语境理解和分析中,通过上下文判断所运用词汇。42、43、44、46、47、48、50、53、56、58题的选项均是影响故事发展的关键词汇。

考查项目:动词及动词短语10个,名词及名词短语6个,形容词1个,副词2个,感叹词1个。考查段落层面和语篇层面的题有13个,注重考查上下文衔接和逻辑关系。

与近几年全国卷的完形填空相比,这篇完形填空的备选项词汇难度有所提升。在备选项的80个词中,有15个词是出现在选修课本中的课标词汇,但是都属于常见必备词汇;除了第58题的B项外,其他都是常见必备词汇的常见语义。

我以我校高三学生的高考考场作答情况复盘回顾及高一学生的测试情况为例简要统计了全国乙卷完形填空高频错题情况(见表6)并简要归因如下:

高三学生的主要问题:不了解短语、单词含义,答题时过于紧张,导致思维灵活度降低。高一学生的主要问题:不了解单词、短语含义,前后文逻辑推理能力弱、生活常识较少,情感色彩把握不好。总的来看,高一学生在完形填空中的错误率普遍高于高三学生,反映出完形填空是对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考查,是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方式。

对比而言,全国甲卷完形填空题的选项词汇难度较低,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前后文逻辑推理能力、生活常识、故事场景还原能力、故事链串联能力和语境分析能力。但两卷都注重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举一反三的能力,要求他们进行发散性思考,综合运用直觉的、灵感的、逻辑的方法,提出新设想,创新性地解决语篇情境中的问题。

总之,完形填空中的高频错题反映出高考比较重视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思辨能力和推理能力。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要有全局意识,在观照全篇的前提下,根据语境的需要,合理地组织、调动各种相关知识与能力,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对文章信息进行概括整合,正确理解段落间和句间关系,这样才能根据上下文正确分析逻辑关系,形成与语境相对应的语言产生式系统。在交际活动中,要实现与理解话语的目的与意图都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国内外对语境概念的界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境通常指言语内语境,即上下文,它包括词组语境、句子语境、段落语境和篇章语境;广义的语境由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构成。

此外,课标指出,学习语篇知识是发展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语篇知识在语言理解与表达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以全国乙卷完形填空为例,有几个高频错题都是对段落层面或篇章层面的考查。其中5道题要求学生依据后文信息源进行推断,采用严谨求真、实证性的逻辑思维方式,运用实证分析问题的内在联系;根据对文章语境的分析,从情境性、关联性等方面把握问题的本质。

高频错题同时反映出完形填空的试题设置旨在考查学生在语境中解码词语、句子的能力,多处考查词汇、短语的灵活使用。可见,掌握词汇的确切含义、一词多义、词块及短语含义,并能根据构词法知识及上下文推测单词及短语含义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方向。基于完形填空的答题情况,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词汇学习时,要让学生做到“精下去、泛起来”。“精下去”指的是要了解英语词汇与汉语意思之间的对应性;确认英语词汇的准确发音;在语篇中分析、确认英语词汇的确切含义;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效果;掌握词汇的词性和基本用法。“泛起来”指的是要大量地、多样地“见”包含词汇的各种情境,即提高词汇复现率,并与听、说、读、写活动密切结合;提高词汇的黏性与活性,注重对词汇的灵活使用。

2.语法填空

(1)考查能力要求

考查学生对英语词法、句法以及语篇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语篇理解及语言运用能力。

(2)试题分析

语篇长度:5段,188词。

语篇类型:说明文。

主题语境:人与社会中的“社会与文化”。

语篇话题:生态旅游的定义、作用、意义、历史、原则,介绍典型的生态旅游公园。

核心价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履行义务。积极维护公共利益,关注并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具有健康意识和健全人格,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意识。

学科素养:根据应对问题情境的需要,运用辩证的、系统的思维方式,综合运用抽象、联想、类比、引申等思维方法,根据对问题情境的分析,从情境性、关联性、开放性和时序性等方面把握篇章主旨與行文逻辑,合理地组织、调动相关的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与阅读理解、逻辑分析等能力,对获得的信息进行概括整合,解决语篇情境中的问题,形成对应的产生式系统,准确传达信息并进行交流沟通。

关键能力:语篇理解及语言运用的能力。

必备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及语用知识。

“四层”分析:注重对名词、形容词、构词法、非谓语动词、冠词、介词、连词、被动语态等必备知识的基础性考查,无偏题怪题;同时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思辨能力和推理能力等关键能力进行综合性考查。语篇中讲到生态旅游的具体定义、在生活中的作用及意义、实现贴近生活、帮助学生领悟所学内容的实践应用价值。

情境考查:整个语篇提供一个话题情境,介绍生态旅游的基本知识,贴近学生生活。将对语言运用的考查融入语境理解和分析中,旨在帮助学生形成语篇意识。语境创设真实自然,突出考查情境交际目的,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真懂会用,学以致用。

考查项目:名词1个,被动语态1个,非谓语动词2个,词性转换2个,代词1个,冠词1个,连词1个,介词1个。主要考查如何在情境中正确使用词汇和语法。

高频错题统计见表7。

2021年全国乙卷语法填空的命题难度低、不生僻、重思维,得分率相对较高,重视对基础词法、句法、语篇知识的考查。以高频错题为例,not... until...、become / be educated about...和financial都是在考查最基础的语法知识、最常见的语法结构和最基本的变形规律。这些词汇语法知识都是常见考点,不存在偏怪现象。

错误率最高的64题反映出高考重视对语篇知识和思维能力的考查。有部分学生出错是因为对not... until... 这一基础句型掌握得不熟练,在考场上没有顺利快速地从脑海中调取相关知识。但是,还有很多学生并不是不知道这个句型,而是对句意判断错误。究其原因,是做题习惯不好,没有语篇意识,只是断章取义地看本题所在的句子,没有看前后句,更没有从整篇文章入手分析段落含义以及本段三句话之间的句间关系,因此造成对句意判断错误。此题反映出学生要树立篇章意识,在篇章整体观照下理解句意。课标强调,语篇是语言学习的主要载体;语言学习不应以孤立的单词或句子为单位,而应以真实且相对完整的语篇为单位进行。学生应系统掌握语篇知识,认识语篇类型,梳理语篇的组织形式、宏观和微观组织结构、文体特征、表达方式,确定语篇的主要信息和关键点,并在日常语言实践活动中不断巩固有关语篇的基本知识,形成强烈的语篇意识,有效识别语篇中的显性或隐性衔接和连贯手段,理解文章首句、主题句、过渡句、段尾句的作用,分析句间关系,不断提高理解语篇意义的能力。

错误率较高的61题体现了高考对常见的用法结构的考查。有些学生出错是因为对become / be educated about这一结构掌握得不熟练;有些学生出错是因为看到become,判断后面应该填形容词,于是填了educational。这也暴露出做题习惯不好,没有看到后面的about就开始答题,对句义判断失误却没有自我检测出来。这道题也考查了学生在语境中运用正确的语法形式表达意义、实现交际目的的能力。课标强调,在语言使用中,语法知识是“形式—意义—使用”的统一体,与语音、词汇、语篇和语用知识紧密相连,直接影响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准确性与得体性。学生要学会在语境中理解和运用新的语法知识来理解和表达意义,要通过不同类型的学习实践活动,不断加强准确、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形式的意识,进一步发展英语语法意识。此外,2021年全国甲卷和乙卷的语法填空中均有一题考查被动语态,且都是相对高频错题。这反映了英语和汉语语法结构差异之是外语学习的难点所在,学生应该予以重视,使用观察法归纳、总结,再使用演绎法多加练习、巩固。

错误率较高的68题体现了对单词基本变形规律的考查。课标明确要求学生了解词汇的词根、词缀,掌握词性变化规律,并用于理解和表达有关主题的信息和观点,这些都需要师生在日常教学与学习中重点关注。(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语篇试题语境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