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指委委员笔谈:“双减”的本质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提升?
2021-11-01包华等
包华等
学生负担过重的情况有很多是因为“超前学”和“超标学”,这破坏了自然的课堂教学生态。“双减”政策的实施,目的就是向课堂要效率。课堂效率是课堂教学的生命,而备课是一切教学流程的源头,所以应该首抓备课。教师应该在课前认真研究学情与教材,有了针对性的备课才会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课堂才会有的放矢。
二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双减”政策落实后,学生的自主支配时间多了,所以应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支配时间的使用效率。
三是提高作业质量。教师布置作业前,应做到广泛博览,心中有数,布置作业要做到少而精,针对性强。作业不仅要科学合理,还应该丰富多样,让学生由被迫做作业变成我想做作业、我要做作业的常态。
四是教师要创新教学。这就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用创新的教学手段,实现教育教学的多样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环节中来。
五是切实减轻教师负担。教师既要保证完成本职工作,又要兼顾家庭和个人生活,这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怀。只有让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中,“双减”的目的才能有效达成。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育教学也是如此,我们教师需要在课前、课中、课后付出很多,才能有高效课堂、高质教育的产生。
包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高级中学)
“双减”,减轻的是学生的负担,考量的是教师的智慧和担当。当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减负增效,这样才能符合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真正让“双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英语学习注重习得,关注语境,强调语用。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应当增强和体现整体意识,避免碎片化的教学,让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知识与学生之间、知识与生活之间形成更多的关联与互动。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备课习惯、教学设计习惯、评价反馈习惯进行认真的反思,积极探索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思考、高效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新模式以及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探索有效记忆、深度学习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另外,我们还可以这样做:
让我们的问题更精彩一些——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不要让低质量的问题拉低学生的思维层次和参与热情。一幅优秀的书画作品,必定是既有点睛之笔,又有精妙留白。同样,一节好课,也应从提出好问题开始,同时留给学生充足而又合理的互动空间。
让我们的教学内容靠生活更近一些——生活是最好的教材,也是最能体现英语学科本质的地方。在课堂教学中把生活和教材进行有效链接,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立体、更有活力。教师才能把短短的文本教“长”,把薄薄的书本教“厚”。在讲授教材内容的同时,教师对文本进行适当扩充,丰富语言内容,让话题所包含的信息量更大,学生也会更有新鲜感。这样的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拓展和延续,并能借助语言知识形成更多的能力和素养。
让我们的教学设计更加合理有效一些——任务设计更真实、更合理,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每一次课堂评价都有意义。在精细化的教学设计中体现整合意识,在开放式的互动活动中提升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从点到面、从平面到立体的知识结构,促进语言能力、思维品质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展。
刘青(山东省青岛嘉定路小学)
“双减”的本质就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率”是减负提质的根本所在。那么该如何提升课堂效率呢?
落实“双减”,要从源头抓起
学校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五育并举,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三个课堂”建设。在第一课堂突出知识传授,提高教学质量,把教学的立足点、课堂的支撑点放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上,提升教师“教”的艺术和学生“学”的兴趣。第二课堂突出学生的能力养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深入实施五项管理和课后服务,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第三课堂突出人格塑造,提升学生的品格修养。发挥研学旅行、爱国主义等综合育人功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创造能力和沟通能力,为终身成长奠基。
落实“双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高效课堂的特点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和主角,打造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教师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在教学关系上要遵循引导与帮助的原则。所谓引导,应该是含而不漏,指而不明。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自我对话、与同伴对话、与情境对话,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的过程。所谓帮助就是服务,要帮助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學习资源,使用学习所需要的工具,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并能进行评价与反思,发现自己的潜能。
2. 在讲练策略上,要重视精讲与精炼。教师要用少而精的语言讲授基础知识,抓住中心,揭示教材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分析,让学生学懂重点;组织讲评,突出重点;练习设计,紧扣重点;板书设计,标出重点;直观演示,体现重点;课堂提问,问在重点;归纳小结,点出重点。
3. 在关注差异上,要注重分层与异步。教师的教学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学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的班级中,要打破“齐步走”的格局,提倡“异步走”的做法。分层递进,因材施教,协调教案目标和要求,尊重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调动学生学习可能性的易变因素,使教案要求与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互适应。
落实“双减”,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养成。评价基于“以学评教”来构建,就是要“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看状态、看参与、看流程;看“自主程度、合作效果、探究深度”,看效率、效益、效能。此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即时评价,创新作业形式,利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先学后教的探索等。
总之,“双减”的本质是“向课堂每分钟要效率”,要杜绝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要进行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精准式教学。只有课堂教学理念和方式真正改变了,才能实现为学生学习减负提效的目的。
杨筱冰(陕西省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
“当堂教,当堂会,保目标,轻负担”是对有效教学的片面认识,是教学的短视行为。学生课上一时学不会或者测试结果不理想,教师便想通过大量的补习和布置重复性作业等方式消除分数的差异,这种做法剥夺了很多学生享有快乐童年的权利。“双减”的本质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还他们健康、快乐的童年生活。
首先,教师要正确认识有效教学,明白教育是需要精心耕耘的。当堂教,不见得所有学生当堂都能领会,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迟疑与出现的错误都应被视作宝贵的教学契机,教学在等待与追问的过程中往往能够衍生出許多有价值的东西。慢下来,不失为提升教学效率的一个良策。
其次,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并在分析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差异化教学,努力做到让每个学生顺着自己的长势成长。教师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安全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共同体中的重要一员;通过了解学生学习的优势,分层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家庭作业等,采取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方式,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促使不同学习风格、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在小组中以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并呈现学习结果。各美其美,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又一良策。
再次,教师既要做到删繁就简,又要做到丰富补充。所谓删繁就简,是指以主题丛的方式建立主题之间的关联并确定核心性主题,通过结构化课程内容,让学生有逻辑地学习少而重要的结构化知识,并在内化的基础上迁移运用。所谓丰富补充,则要做到课程内容情境化,使学生在复杂的生活情境中思考问题,激发和唤醒他们对知识独特而深刻的理解,从而有效解决实际问题,避免脱离情境的机械操练和死记硬背。在情境中少教多学,同样是提升教学的良策。
此外,教师要遵循逆向设计原则。从预期结果思考教学,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做到教、学、评一体化,必然会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张宏丽(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双减”政策:一是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二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双减”的本质就是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提升?建议如下:
提前做好课前准备
(1)提前备好每一课。备好课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须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制定每个单元和每课时的教学目标,把握单元重难点,从整体上进行教学设计,合理分配时间,提高学生的整体观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 提前到教室候课。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教具并到教室候课,教具包括课件、视频等相关教学材料,以免浪费上课时间。只有提前做好课前准备,才能充分利用每一秒,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1.培养好习惯
习惯决定成败。教师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如严守纪律、认真聆听、积极思考、踊跃举手、大声发言等。好习惯不仅能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更能让他们受益终身。
2.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1)课堂准备阶段:引起关注,激发兴趣,复习已知。在课堂准备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遵循趣味性、目的性、针对性和复现性等原则,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起学生关注,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唤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回忆,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2)课堂新授阶段:创设情境,学习新知,练习实践。在学习新知阶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尽量创设真实场景或任务,贯穿整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在场景中引出、呈现与学习新知,帮助学生学习理解、练习和实践。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归类,提供学习策略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巩固与拓展阶段:关联生活,迁移创新,汇报展示。在巩固与拓展阶段,教师应围绕主题,关联生活,让学生学会迁移运用和创新。同时,教师应搭建平台,提供机会,让学生进行汇报、展示与交流,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增强自信心,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3. 及时评价与反馈
教师应运用自己的智慧和丰富、精准的激励语言,对学生课堂的行为表现及学习理解运用情况及时予以肯定与点拨,促进学生心智发展;或以小组竞赛、自评互评等评价方式组织教学,及时引导、评价与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
进行分层教学
教师要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开展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互助精神。教师也要进行分层作业设计,设计必做与选做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高小兰(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教科院附属小学)
“双减”背景下,结合新学期开学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对如何上好每一堂课、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如下。
教师要具备课标意识,把课标作为行动指南。《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凝练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明确课程内容要求,提出指导教学设计及教材编写建议,是探索“双减”背景下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石。
教师要研究新教材,建立全新的教材观。教师必须了解新教材,新教材以《课标》为依据进行编写,以“主题意义探究”和“活动”统领设计,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通过主题语境进行了有机结合。“主题—功能—结构—活动”的编写思路体现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每个单元内容都以一个大主题为引领,单元所有多模态语篇都是为单元大主题服务。
教师要研究学情,确定适切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教师要开展学情分析并准确定位,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课前要对单元内容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单元整体目标,基于主题意义对单元多模态语篇进行梳理和归纳。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应阐明以下问题: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与单元整体目标的关系是什么?它如何为整体目标服务?围绕单元整体目标的学习要求需要设计哪些活动?如何检验学生是否达到学习要求?
教师要转变教学设计思维方式,走向围绕单元整体目标的单元设计。其一,教师可以采用逆向教学设计学习活动部分,明晰预期成果是什么,需要收集什么证据达到预期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也有利于同伴评价与反馈。其二,教师可以以驱动性问题为导向,设计学习活动。教师创设真实情境,精心设计有效问题或问题链,开展与单元整体目标相关的、具有挑战性的驱动性问题和学习活动,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概括、迁移等思维活动,在思考的过程中完成有效学习,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促进知识向素养的转化,提升课堂效率。
教师还要优化课后作业的布置,增加作业的趣味性、有效性。教师可以设计菜单式作业,如在布置周末作业时,可以将机械重复的抄写、背诵改为听一首英文歌曲、看一部电影、學习一篇名人演讲等。学习兴趣的增加对提升课堂效率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郭丽萍(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五中学校,原工作单位为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一中学校)
落实好“双减”工作,于学校来讲,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更要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新出发,重塑思维方式;从心出发,赋能学生成长。
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核心环节之一是提高教学效能,构建轻负高效课堂。教师要打破思维局限,为学生创设灵动的学习氛围,这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自我实现,更是基于孩子每一天成长不可逆的责任担当,要用“日常课堂落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
让课堂动起来 激活学习内驱力
创设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课堂。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把静态的学习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包含大量动手、动脑的“动起来”的课堂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表达,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内驱力就像一粒种子,它能促使学生不断地向着不同的个性特长、不同的发展方向生长。只有把知识变成能触动学生思想、情感的东西,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力量;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有序、紧张、高效地投入到探索未知领域的学习中去;才能尽可能挖掘学生潜能,从而解放学习力;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自主学习的能量,让学习真实发生;才能把学生的学习效能提高到最大限度,自然而然地提升课堂教学效能。
让问题活起来 激发学生思考力
创设从传递知识走向启迪学生智慧的课堂。如果说内驱力是一粒种子,那问题就是土壤、水和光照。教师只有提升课堂问题设计能力,课堂才能践行培养“会思考、有思想”的现代人这一重要使命。疑为思之始,学之端。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设计课堂问题的前提是“疑”。教师要从“疑”入手,激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他们在生疑、质疑、追疑、思疑、探疑、释疑、会疑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造。
教师的问是为了让学生问,几个学生问是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问。
一节课由多个组块构成,教师要根据每个组块的教学目标设计问题。教师要将问题设计成问题链条,让问题呈螺旋式上升。问题链条中既要有平铺直叙的问题,又要有挑战性、探究性、审辨性的问题。高质量的问题能够让学生经历引发生疑、善于思疑、大胆探疑、引导释疑、学会质疑的过程。教师会问,学生才会思考,会思考才能获得知识,掌握方法、感悟思想,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考力。
让课堂暖起来 激增学生认知力
创设温暖的、有生命力的、有创造力的课堂。这样的课堂要求教师要真正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学习应是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师才会远离职业“舒适区”,不断挑战自我。不断突破自我的教师定会拥有满满的创新教学的动力,不断创新自己的课堂;不断创新自己课堂的教师定会每天以全新的状态来对待学生,点燃他们学习的热情;能够把点亮学生生命作为己任的教师一定是内心有光、行有经纬之人,教出来的学生定能学会学习,从而学得轻松、学得有法、学得有方向,心中有光的孩子不但会照亮自己前行的路,也会温暖周围的人!
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对教师而言其根本是要从严、从细、从全落实常规教学要求,规范教学流程,创新课堂管理,改变教学方式,加强学法指导,重塑思维方式,让理念转变和行动落实无缝对接,在实践、研究与反思中真正促进从教到学的系统优化。从点状思维到结构化思维,从经验思维到理性思考,能让我们摒弃“唯分论”,实现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人去综合考量其发展需求,才能真正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才能提高育人质量,赋能学生成长。
崔晶(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湖路学校)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短视化、功利性问题也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严重冲击了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社会反响强烈。为全面系统地根治这些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出重拳予以整治。
学业负担过重,需多管齐下减负
中小学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必须有效减轻,直至显著减轻,这是“双减”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是一项政治性任务,学校布置的作业量必须减少,校外培训严重扰乱学校教育的现象必须根治。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现“双减”工作的目标更是一项长期的学术性任务。
在作业负担适度的前提下,如何让学生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效果更好,不再需要校外学科类培训,则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积极行动起来。一是要改革教学方式,大力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活动,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课内学好了,校外培训的需求就降低了。二是要提高作业质量,设计高质量作业,通过少而精、多层次、有弹性的不同形式的作业来巩固提高学习成就。作业质量高了,巩固学业、提升实践能力所需要的作业量就可以减少了。
改革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改革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摒弃灌输式的低效教学方式,开展充满思维含量的学习探究活动,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切实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学习探究和实践创造活动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在深度学习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中,依托教材单元的主题及其提供的所有语篇,在素养导向的单元学习目标指引下,在具有挑战性、情境化的听、说、读、看、写学习活动中,学生围绕单元主题意义的探究,学习理解语言和文化,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提高跨文化理解和沟通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提高作业质量,促进健康成长
在学习过程中,做作业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然途径,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但作业并非是做的越多学习效果就越好,关键在于作业针对性、时效性和可行性的强弱。
首先,要明确作业目标,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做作业具有诊断学习成就、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实践能力、帮助师生掌握学情等作用。教师设计和布置作业时,要明确每项作业的目的和目标,提高作业的针对性,不盲目做作业,不跟风做作业。
其次,要优化作业结构,增强作业的时效性。不同学习内容和学习环节,应匹配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作业。在单元学习周期内,整体设计和匹配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作业,优化作业结构,各有侧重,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达到巩固学业、提升能力的最佳效率。
最后,要设计弹性作业,增强作业的可行性。学生的个性特征、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存在差异,作业也应具有一定的弹性,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选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完成作业。也促使每个学生在作业的选择中学会认知自我,发挥潜能,增强学习的内驱力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双减”的意义在于解放学生,让他们在良好的教育生态中健康成长,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扈华唯(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5年前初登讲台时,我听到的关于课堂教学的第一条要求是:向45分钟要质量。话虽朴素,却掷地有声。今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依然是一个热点话题。我想,这并不意味着过去的教学没有质量或者质量普遍不高,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质量”两字的内涵丰富了。不断更新的质量观促使教育界持续关注课堂教學质量的提升。面对这个永恒的话题,我们需要思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至今,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需要我们作哪些方面的努力?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要心中有人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英语教师要从课程层面强化育人意识和审视课堂教学。叶澜先生曾说:“但教育却是最耽搁不起的领域,学生一年年在长大,学校度过的每一天、每堂课都不能重来。”教师应立足于培养完整的人来设计和实施每节课,在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和增长技能的同时,注重促进学生心智、情感和思维的成长,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要脑中有图
课堂教学的目标和过程需要形成一张清晰的路线图,教师要将教学的起点、终点和路径等都精准地印记在脑海中。一节课时间有限,安排教学活动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而导致活动流于形式。教师一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而判定“所为”的决策依据就是活动能否促进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能否引领学生稳扎稳打,循序渐进,不断迈向最近发展区。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要眼中有光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课堂上,教师要将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热爱转化成教学语言和教学行为中的精气神,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中,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紧密关联,用自己的正能量感染和点燃学生,师生共同抒真情、讲真话、做真事。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要手中有法
在后方法时代,面对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不存在最好的或者一劳永逸的方法,只有特定教学情境下最适合的方法或者方法组合。教师要研究和尊重青少年学习外语的基本规律,以此为指导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和开展教学评价,并坚持进行教学反思,通过实践效果来验证方法的实效,从而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质量是永恒的生命线,四个努力非朝夕之功。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愿与各位同仁共勉。同心协力,不断向前!
蒋京丽(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双减”政策不仅是对我国教育格局的重大调整,更是教育观念的大变革。现在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课内不够课后补,课堂效率低下。就英语学科来说,死记硬背的活动过多,机械的技能训练过多,低层次、高重复的操练过多。学生的苦学、苦练并没有真正提升英语水平,甚至可能导致思维僵化,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不强。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双减”的本质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的问题在于能否把培养思维能力,即思维的发展和提升,作为出发点。教学的目的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林崇德,2019)。
首先,教师要改善思维方式,不断提升思维能力。关注教师的思维,就等于关注了“减负”落实的核心要素。要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自身就要有高品质思维。高品质思维需要教师能够转变固有的思维方式,持续提升思维品质(杨晓梦,2021)。英语教师在思维方式上一般以形象思维为主,重视直观感受和经验,很少开展周密详细的分析,思维缺乏一定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例如,部分教师在教学时难以抓住客观规律,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学费时且低效。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改变僵化、混乱的思维模式,培养更加理性、客观的思维品质,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教学科学、合理、高效。教师应做“反思型”教师。每一堂课后,教师要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反思与研究可以有效促进从教到学的系统优化,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从而让“减负”落到实处。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落实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努力达成教、学、评一体化。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通过问题和活动设计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在发展学生记忆、理解和应用等低阶思维的基础上,训练和提高学生分析、评价和创新等高阶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听力教学中训练学生在理解信息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推断、归纳和综合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判断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在口语和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通过对学生不同层次思维能力的训练,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温爱英(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