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作为促进民族交往的推动力量

2021-11-01毕文章

锦绣·中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移民民族社区

推动民族交往的外力,最主要的是国家。国家主要在顶层设计方面制定各种政策来促进这一目标的达成。

一、民族交往需要推动

人类祖先走出非洲,散居世界各地,长期隔绝,形成不同文化的种族或民族类型。事实上,民族间的地理隔绝、交通隔绝、信息隔绝等都不会产生民族交往。即使一国内部的不同民族亦是如此。民族间交往必然存在一些条件,地理大发现、张骞通西域、战争、贸易、殖民,等等,促进了民族的混居和交往。如此,产生了邻里关系、共事关系等。现代社会随着交通的便利、城市化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复杂,民族交往的机会和范围比传统社会增加了很多。但是,就在中国,很多民族聚居区的民族主要是和本民族发生交往,邻里、同事、朋友、生意伙伴、恋爱、婚姻等,都在聚居区这样的范围内产生。有研究表明,大部分国人的生活圈在自己为半径的一百公里范围内。终身大部分时间和经历,包括社交等都在这样的的范围内。民族聚居区的民族更是如此。

传统中国是农耕社会,安土重迁。从社会流动来看,土地束缚住了农民。土地不能动,人也不能动,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生存的保障。灾荒之年,对农民是灾难性打击。农民逃荒,变成流民,是农民迫不得已的选择。传统社会的经济生活特征,加上交通工具落后,地理环境的限制,等等。使得民族间的交往少之又少,大多数民族个体生活在传统的民族聚居区内,从未和其他民族有过交集。

在传统社会,什么样的民族个体有可能与其他民族有交往?做生意、讨生活等是正常。很多时候是战乱、逃荒、人们被迫颠沛流离,四海为家。中国传统社会的衣冠南渡、闯关东、走西口等莫不如此。离我们最近的是2016年以来的叙利亚战争,上百万难民背井离乡,流离失所。传统社会也有基于中央政府的统一政策引导的移民。比如自汉代的移民戍边,对战争的移民安置,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建设兵团,现如今精准扶贫下的移民搬迁。这些措施都可能会产生民族交往。

但以上产生的民族交往,非有意而为之,没有刻意让民族间产生交往。移民和传统土著居民并没有交错而居,而是单独聚居。在生活、经济、管理方面甚至自成系统。唐安置的部分突厥人,清建立的满城,建国后成立的新疆建设兵团皆是如此。

但这种情况下的民族交往非常缓慢,需要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慢慢地产生一定的融合。唐安置突厥移民的时候,曾经发生过讨论,有人认为应当将其分散到内地,分而化之,后来采取的是在北部边境统一安置。这种安置方式也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祸根。现在看来,分散内地可能最佳。当时部分突厥人的确实移民到了内地,现在早已湮没在中华民族的汪洋大海中了,或者说,文化以及生物性的完全融合,使这些突厥人已经是完全意义上的中国人了。

从历史上,也许可以详细梳理民族交往,融合的经验和教训。可以肯定的是,在大一统思想下,多民族存在的情况下,长期的某单一民族的聚居,特别是文化差异较大的民族的单一聚居,是不利于形成对多民族国家共同体的认同的。相反,交错居住、互通有无、频繁接触和交往的居住和社会结构,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人心一统。历史上我们已经有经验可循,联系当今的社会现实,结合我们自己胜利和失败的经验,完全可以找到适合的推动民族交往融合的道路。

民族聚居难以自发产生民族间交往,民族内部的社会交往只能内卷化。这种内卷化容易产生地方民族主义、自我中心主义、我族中心主义,其特征是自我抱团、自我凝聚、自我信任、自我保护,甚至惧怕和排斥其他民族。民族聚居的这种天然的封闭性,导致了民族交往的局限性。所以,民族交往不必然形成,需要外力推动。当今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已经有力量能够推动这种民族交往了。

二、国家是推动民族交往的主体

中国国家政治体制的垂直化管理具有强大的动员力量,短期内能发动庞大的人力物力资源集中解决大问题。面对2020年春节开始的新冠疫情,这种强大的组织力就有最为突出的表现。国家调动的不仅是各种资源,还有强大高效的执行力,及强大的协调能力。疫情初期,我国在武汉建立火神山医院就说明了我国政府的动员能力、执行能力和协调能力。其他很多国家都难以达到这样的高效的动员能力。

鑄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国家战略,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从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推动民族个体的交往交流交融。2014年中央提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个大战略,从推动互嵌式社区入手。2015年后,各种相关学术期刊都在研究这种互嵌式社区。互嵌式社区政策出台以后,从中央到地方到社区,行动力明显,效果显著。本人也参观了几个社区,如新疆的和田新村,成都洗面桥社区,有社区层面的宣传,也有现实中的推广建立,这些都表现出了政府强大的执行力。在当前我国的情况下,政府有能力推动民族交往,只是考虑如何推动的问题。

政府领导下的各种企事业单位等都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接受政府动员。党组织的存在使得任何机构贯彻执行政府的决策有了核心推动力。即使市场经济中的大中小企业主、个体商贩等、农民等,也都可以在政府的动员下推动民族交往。2017年左右,新疆亮剑,各级政府和组织,人民被充分动员起来。临街各种商铺五户,十户联防,经常举行各种演习。大量治安岗亭设立,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到2019年,新疆已经连续3年未发生暴力恐怖袭击案件,各族人民安居乐业。

如果以大学中的各民族交往作为研究主题。大学作为一个组织和机构,可以为推动民族交往提供有力的支持。学校可以像政府机构一样,由无为变得有为,由无意识变成有意识,从被动变为主动。学校可以凭借优势,比如学术研究优势,多民族存在的优势,感知民族交往存在的问题,提前设置促进民族交往的方式。

有大学教师这样描述自己的经历:

2006年刚开始工作那时候,我和学生接触较多,加上带班担任辅导员,经常去学生宿舍。我发现,学校在宿舍安排方面,完全没有对于促进民族交往方面的构想。作为民族高校,本来应当多少年前就注意这些问题。实际的情况是,同民族的在一个宿舍里。一个班本来由各个民族,突出的有几个藏族、几个维吾尔族、几个彝族、几个回族等。但是,学校似乎是为了照顾一些民族的民族情感,将同民族的安排在一个宿舍里。其实,这些民族学生很多也愿意和其他民族混居,虽然其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但这些都不重要,他们很看重和其他民族的交流和学习。我接触的一些少数民族同学,甚至都不是很愿意和自己本民族的整天在一起,更希望多接触其他各个民族的同学,学习汉语口语,学习各种知识等,认识多民族的朋友。

可见,即使在某些多民族的大学共同体,同时作为一个研究机构,在很长时间内,并没有考虑到如何促进民族交往交流。非不想作为,而是无意识。

小结:促进民族交往,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宏观的国家推动,到具体的组织团体推动。这些推动可以表现在诸多方面,比如大学寝室的安排应当多民族混合。国家完全可以作为行动主体,在各层面制定相应的政策推动民族交流交往,从而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基础。

毕文章(1974.1-),男,汉族,陕西潼关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西南民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学。

中国新闻网:新疆连续三年未发生暴力恐怖案件,2019年12月9日。http://www.chinanews.com/gn/2019/12-09/9028656.shtml

猜你喜欢

移民民族社区
MINORITY REPORT
法七成二代移民不娶移民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传承 民族 文化
影像社区
Stay in Spain BY James Wilkinson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2015影像社区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