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2021-11-01杨莉莎

锦绣·中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广告学双师双师型

杨莉莎

摘要:“双师型”教师已成为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和特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但我国目前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仍不成熟。本文通过了解“双师型”教师及其队伍建设现状,发现其存在评定政策不统一、教师团队两极化、教师培训形式化等诸多问题;笔者针对上述问题,从国家、政府、学校、院系、教师多方面进行探索,提出“雙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相关举措意见。

关键字:双师型教师;教师队伍;广告学

一、双师型教师内涵

1995年,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正式提出“双师型”教师建设理念,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大力加强培养 “双师型”教师。从1995年至今,“双师型”教师尚未有科学的界定确。经过查阅资料文献,目前我国对于“双师型”教师界定可理解成两个层面,一方面是要求教师取得“双证书”,即教师资格证和获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资格证书;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双能力”,即课堂理论的教书育人能力和专业的社会实践能力。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在“双师型”教师的基础上,融合个人到集体的团队建设。从内涵上来说,不仅仅在个体层面的培养,更多的是整体层面的共同发展,相互协调,构建一支具有高素质、强责任、理论与实践并存的专业教师团队。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2.1评定政策不统一,缺乏激励政策和管理体制

目前针对“双师型”教师的界定未有官方的认定。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认定标准也不统一。每位教师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也不同,有的教师理解“双师型”教师就是“双证”,如教师资格证+考评证书、“双职称”,有的教师简单的将“双师型”教师理解为“双能力”,即拥有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有本专业相关的实践能力。这两种理解,从政策层面上来说,都符合“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但因缺少官方统一认定政策,使得各院校在操作的过程中“无据可依”。同时,也尚未有明确的激励政策和管理体系,这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是不利因素,很难实现从个体到整体的转变。

2.2教师团队两极化,忽略教师实践能力

应用型高校目前的教师招聘体制(人才引进除外),基本要求本专业博士以上学历,有些院校最低标准也是硕士学历。这导致很多硕士、博士应届毕业生,毕业后直接去高校任教,甚至有些优秀毕业生直接留校任教,几乎没有更多的企业工作经验。而部分人才引进教师,高校在招聘的过程中大量的重视科研能力,而忽略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导致教师团队两极分化明显,老教师专注科研,青年教师专注授课,均忽略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而广告学专业,又是一门注重实践的人才培养学科,对于“双师型”教师的需求极大。

2.3 “双师型”教师培训缺失,形式化严重

关于广告学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前仅有的培训也多以讲座的形式,依旧停留在听说层面,实践操作无法提升,过于形式化。其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政府、学校、院系等多方支持,不仅是资金上的扶持,更多的是时间、政策上的协助,因为“双师型”教师需要深入企业兼职或挂职,短期是没有效果的,需要长期的时间投入,这又与原本的岗位任务有所冲突。在谈及“考证”的途径时,广告学专业的特殊性,暂无从业证书考取。就连仅有的《广告师》证也于2016年取消,因为广告领域讲究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对于证书考核无必要要求,所以这也给“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了难度。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及建议

3.1 优化评定政策,统一标准。

国家统一的评定政策制度,是“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保障。不仅能够明确“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成为教师职业培训提供依据,还是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起到引导作用。“双师型”教师评定政策因公示在各院校网站供教师随时查阅,最好由国家相关部门构建健全的“双师型”教师监督管理体系,从前期培训、中期评定、后期管理三个方面展开。同时,教育局因下拨资金支持,用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款专用,鼓励教师“走出去”,也可以通过设置相关激励制度,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而有效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3.2 招聘制度灵活化,深入企业挖人才

高校教师队伍的扩大,并不是数量的提升,而是质量的把控。不能单一的追求高学历、高职称、强科研的学术性人才,应该根据专业建设要求,目前教师团队结构合理的引进人才。招聘制度也因根据现有教师队伍的人才缺口灵活性设置招聘条件,在把握基本学历要求的原则上,适当增加招聘条件,如有本专业相关企业工作两年以上经验。在应聘面试时,也一改往日“讲课”的单一考核模式,应增加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可以拓宽招聘渠道,深入企业挖掘优秀人才,开创新型招聘模式。

3.3加强产教融合,开启新“课堂”

当前,在我国倡导产教融合的大环境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离不开校企合作。教师只有与企业接轨,才可以了解到本行业人才需求和技术动态,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不仅提前培养专业性人才,而且也可以在高校中获取专业理论支撑,只有学校与企业,教师与职员之间互相协商、共同承当、资源共享,才能取得良好成果。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专业实习》课程,由教师带队,深入企业开展实践学习,以企业工作制为主,教师兼职为辅,开展短期实践学习,甚至教师以轮班式进行挂职学习,以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专业职业技能。

四、总结

教师是高校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和关键力量。“双师型”教师是我国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师资力量,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前我国还属于起步阶段,各方面不成熟,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这不是短时间、单方面可以完善,还需要国家、政府、学校、院系、教师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总而言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能够迎合当下产假融合的大背景,也可以更好的对高校教师队伍发展提供新生力量。

参考文献

[1]. 单文周.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及培养对策[J].职业技术.2021(20)19-24.

[2]. 顾志详.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职教论坛.2019(02)99-102.

[3].马云燕.地方应用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科技资讯,2020(34):150-153).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020教学研究项目资助(xyjy2020002)

猜你喜欢

广告学双师双师型
The Application of a Diverse Visual Angles Concept in Eight Broken Plate to Advertising
Branding in Advertising
2018年全区新增“双师型”教师1107名
20世纪中国广告学理论的发展
20世纪中国广告学理论的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俎新蕊作品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