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性”标准下文化遗产重建的启示
2021-11-01付友锋
付友锋
摘要:文化遗产作为历史记忆的符号,其价值与功能主要表现在追溯过去、应对现在、面向未来三个方面。自有遗产保护以来,关于“真实性”这一作为遗产保护的重要标准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真实性”这一概念的认识也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以时间为切入点,从修旧如旧、修旧如现、修旧如初三个节点来说,探讨不同的“真实性”在遗产重建中的可操作性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真实性;修旧如“旧”;遗产重建
一、遗产保护理论概况
遗产保护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1777年彼得罗爱德华兹撰写出一套名为《修复手册》的修复规范,其中有不少观点与今天广为普及的一些保护原则极为相似。18世纪下半叶,温克尔曼与鲍姆加通分别对艺术史和美学作出了重大贡献,至此艺术和艺术品获得了特殊的社会地位。之后的19世纪,随着启蒙思想的深入人心,艺术与艺术家的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由此也诞生了两位最早的保护理论家,分别是英国的约翰·拉斯金和法国的维奥莱特-勒-杜克。
对拉斯金而言,针对历史遗产的任何措施都是一种破坏。拉斯金认为,历史痕迹是保护对象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果失去了这种历史痕迹,那么保护对象也就丧失了其真实天性而成为他物。而在杜克看来,“修复建筑指的既不是去维护建筑、也不是去維修或重建它,而是重现其完好的状态,即便这种状态在历史上也从未存在过。”杜克所认为的这种状态“并非是其建成时的状态,而是其被构思时的状态,”或者说是建筑师最初“应当”具有的想法。
拉斯金与杜克的两种极端态度使得二者的观点难以调和,既保留历史痕迹,又保存原初状态也是后世理论家试图解决的难题。博依托是继拉斯金与杜克之后试图在二者直间寻找平衡的理论家之一,事实上,在之后的众多争论当中并没有一种单一的理论可以胜出,这也导致遗产保护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分歧。
针对这些分歧,许多学术组织机构开始通过制定规范来削弱这些分歧,这也是后来一系列“宪章”的前提。自1931年《雅典宪章》之后,各种类似的宪章越发丰富,也逐渐成为遗产保护的规范。值得一提的是,1963年切萨雷布兰迪发表了《修复理论》,其中所讨论的保护对象的艺术价值也在《意大利修复宪章》中得以体现。
之后的20世纪后半叶,又出现了与强调艺术价值并列的“新科学保护”,但这种保护方式更多的是以保护技术为主。总之,关于遗产保护的争论一直存在。尤其在真实性这一原则上,其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基于西方保护语境的真实性这一标准,在进入国内后就争论不断,使得真实性这一原则的模糊与淡化趋势也越发明显,尤其以时间为切入点的话,不同时间内的遗产存在状态具有不同程度的真实性。
二、何时的“真实性”?
2019年4月15日,位于塞纳河畔的巴黎圣母院大教堂突发火灾。大火持续15小时之久,最终圣母院塔尖塌落,将近三分之二的屋顶被毁。巴黎圣母院作为哥特式建筑的杰作,在艺术史和遗产保护领域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所以巴黎圣母院的重建的之路将会面临众多的挑战,而且随着当代保护理论更加强调意义,重建巴黎圣母院已经不单纯是空间和物质上的修复,更多的是科学、审美、历史等层面的价值意义。但无论怎样修复和重建,巴黎圣母院的重建工作终究离不开真实性这一标准。
真实性,即真实的,原初的,有价值的,真实性原则要求在建筑遗产保护实践中,注意保存一切有价值的历史信息。卡普尔认为,“每个对象都在被创造、被使用中演进:其生命中的任何一点都是其‘真实天性…于是每个对象都包含了无数的真实状态,这让我们无法去选择其一,同时却抛弃其他可能。”所以在保护和修复决策中,采取何种的真实成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虽然与真实相比,当代保护理论可能更强调的是意义,但多方面的意义也是来源于采取不同的真实状态。
(一)修旧如初
“修旧如初”的代表人物是杜克,作为一个理性主义者,他在其著作《建筑词典》中发表过自己的修复理念。杜克认为,建筑本身就拥有属于自己的统一性和完整性的一种原初状态,修复就是尽可能的恢复这种状态。哪怕并不存在这种真实的实在状态,也已经蕴涵在建筑师的精神当中,所以杜克的这种理念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或者风格的完整性修复观念。甚至要求修复过程当中,可以添加哪怕之前并不存在的东西,只要符合建筑师或修复师的理念就可以了。
在这种修复理念的影响下,杜克要求修复之后巴黎圣母院应当具有两个高耸入云的尖塔,但实际上这两个尖塔在之前的任何历史时期内并不存在,但依据杜克自己的修理念,认为应该加上使之更完美,虽然最后也并没有实现这个想法。
如今巴黎圣母院教堂上方的尖塔原本也并不是现在这样,实际上这也是杜克在1843–1864年的修复过程中添加的,不过这座尖塔最终也毁于2019年4月15日的一场大火中。关于如何重建巴黎圣母院,法国参议院曾明确表示防止对圣母院进行过于现代化的改造。所以之后圣母院的重建工作必须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处理现代性与原真性的平衡问题。
遵循杜克的修复理念,或许巴黎圣母院将要恢复到杜克当初未曾完全实现的修复工程。或者为适应现代的要求,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将要恢复成某种完整性的统一风格,甚至有可能要添加之前不存在的东西。实际上这也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当然,杜克的这种理念也遭受了很多批评,最主要的就是很多人认为他破坏了遗产本身。
(二)修旧如现
“修旧如现”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约翰·拉斯金,他与杜克同样是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的推崇者,但拉斯金与杜克对遗产修复的理念与杜克完全相反。严格来说,拉斯金是一种彻底的“反修复”理论。在他看来,任何的修复都是对过去历史痕迹的破坏,而历史痕迹正是建筑本体区别于他物的存在。所以,拉斯金崇尚一种罗马伤怀,也就是废墟美。在他眼中的“修复”是对遗产的破坏,如杜克那样赋予遗产的一己之见更是拉斯金绝不允许的。
这种带有反现代主义的保护理念,正是工业化快速发展带来的结果,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很多人带来了不适应,致使很多人更容易对过去的事物具有怀旧感。也是从拉斯金开始,保护与修复二者之间出现了第一次矛盾。拉斯金与杜克二者的修复理念虽然过于极端了点,但也为后世的修复理论提供了一种界限,这也使得后来的修复观念一直在二者之间试图寻找平衡。
同杜克的理念一样,完全遵循拉斯金的“反修复”理论也是不现实的。巴黎圣母院的这种突发性灾难,对拉斯金来说,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历史痕迹。理论如此,但巴黎圣母院的层摞价值也不允许修复仅仅是维持现状。杜克与拉斯金的修复理论虽然不能完全适用于巴黎圣母院的修复,但在其他遗产建筑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三)修旧如旧
除上述两种理论之外,意大利理论家博伊托强调修复材料的可识别性,这一观念就是后来被《雅典宪章》等文件采用的可识别性原则。博伊托认为,修复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传承,尽可能的延长建筑遗产原状是每个时代的责任。在博伊托眼中,并不是不能重建作品的统一性,但也不能以牺牲历史痕迹为代价。 “修旧如旧”本身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说法,由这一理念展开来看,又存在“修旧如新”与“修新如旧”等多种观念,所以在国内的遗产保护领域,选择何种理念也是一直存在争议。
“修旧如旧”的“旧”就时间上来看,至少也存在三种情况的“旧”:一是如初,就是原初性,类似于杜克的风格式修复,但仍有区别;二是如现,就是维持现状,类似拉斯金的观点;三就是狭义上的如旧,指的是某一个历史时期的状态。鉴于上述已经基本上涉及到其他两种状态的“如旧”,因此这里的“修旧如旧”的范围要更为缩小。
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工作也需要考虑这种情况的影响,究竟是否要选择以往某一历史时期的现状还不可知。而且近十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愈发深入,各个文化之间的联系愈发密切,真实性被不断弱化的情况也越来越明显。从《操作指南》到日本《奈良真实性文件》,真实性的评价标准已经由之前的“设计”“材料”“工艺”等扩展到“精神与感觉”等因素,这一变化反映了遗产领域对其认识的深入,更充分体现了文化多样性对真实性的影响。
三、对真实性的再认识
巴黎圣母院的修复重建是必然的,但如何修复重建是重中之重。 诸如贝聿铭建造于法国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整个建筑完全采用玻璃建造,很大程度上是对杜克修复理念的利用。而国内玉门关的汉代烽燧遗址,如今也只是一个稍微大点的“土堆”,类似这样的遗址采取风格式的修复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相反借鉴拉斯金所推崇的废墟美,以此来维持现状显然更加适合。
不可否认,单纯从真实性原则来说的话,随着对真实性原则的深入认识,真实性的内涵和界限也更加外延和模糊。基于此,由“真实性”这一原则发展而来的最小干预性准则和可识别性准则是对真实性原则的发展和补充。相较而言,最小干预性准则和可识别性准则比真实性更具有针对性,在文化遗产的重建过程中也更具有指导意义,如今最小干预性准则和可识别性准则,已经成为文化遗产修复和重建过程中所遵循的两个重要准则。
最小干预性意味着在充分尊重原物的基础上,维持基本现状。而可识别性是为了体现文物或者遗产的真实性,修复部位要与原部位有所区别,但在整体风格上要体现出一种美学的整体性。实际上,最小干预性准则和可识别性原则也是拉斯金和杜克二者修复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阐释。但无论是真实性、完整性,还是最小干预性、可识别性,都是基于西方建筑保护语境下所谈论的。那么基于这一语境,重新审视国内保护界以“修旧如旧”为代表的常用概念,对国内遗产修复与重建显然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虽然以真实性为代表的各种修复概念和理论立足于西方语境之下,但巴黎圣母院的重建工作,对于国内的文化遗产重建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且实际上无论是欧洲还是国内的遗产修复重建,终究离不開真实性这一根本性原则。不过由于文化上的差异性,二者对于真实性的理解有共通之处,也有不同的侧重点。由于中国与西方建筑风格特色和侧重点的不同,所以国内的遗产修复重建工作,在遵循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延续属于中国的风格是有必要的,避免“覆以中国式大屋顶的西洋建筑”的这种局面出现。
如今仅凭一种修复理论和修复方式,已经无法完全适用于复杂的遗产重建工作。虽然自《奈良真实性文件》以来,遗产的“真实性”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和完善,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遗产风格与欧洲之间仍然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涉及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一般可以从建筑本体的真实性、功能与使用的真实性、地点与环境的真实性三个方面来考虑。比如就建筑材料来说,欧洲遗产建筑以石质为主,而中国遗产建筑多以木质为主,就这一点,在对真实性的理解雨应用上,二者就有很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国内文化遗产修复重建工作中,要立足于本土领域的文化特色,同时充分考虑其它保护理论和相关概念。
四、结语
重建是遗产保护领域不可回避的问题,虽然在重建问题上仍然存在很多不同的声音,但在重建过程中尽量保证现存的历史遗迹和历史痕迹是没有太大争议的。并且在当代保护理论中,“意义”逐渐成为一个核心概念,建筑本身的真实性逐渐向非自身的真实性靠拢。绝大部分世界文化遗产都具有艺术、历史、现实的价值与功能,如何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已经是遗产重建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未来遗产重建的趋势,究竟是以功能价值,还是以文化意义为主,抑或是在不同的“真实性”之间徘徊。最终的决策或许依然是各个领域相互协商、对话、妥协的结果。虽然巴黎圣母院的最终修复结果尚未完全可知,不过作为未来五年之内规模较为庞大的一项修复与重建工程,必然对遗产保护领域具有新的影响。也将为今后的遗产重建提供新的典范与借鉴,相信巴黎圣母院重建之后会给出更为明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军.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理论模式的比较研究[D].文艺研究, 2006.
[2]杨振之,谢辉基.“修旧如旧”“修新如旧”与层摞的文化遗产[D].四川大学旅游学院, 2018.
[3]佘向军.试论建筑遗产保护中的真实性[D].[1]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2020.
[4][西]萨尔瓦多·穆尼奥斯·比尼亚斯著,张鹏,张怡欣,吴霄婧译:《当代保护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意]马里奥·布萨利著,单军,赵焱译,段晴校:《东方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