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私人订制》与受众喜剧审美趣味的错位

2016-05-17于洋

电影文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私人订制真实性

[摘要]《私人订制》一片,作为“冯氏喜剧”近几年的典型代表,充分体现了其独特的喜剧表现手法和传递的文化价值观。但从受众的喜剧审美趣味角度分析,该片因其在喜剧性上的缺失和真实性上的匮乏而无法具有更深层次的批判现实意味和价值。一部经典影片除了带来票房收益的经济价值,于观众而言更重要的离不开艺术作品的超越性品质,这也是《私人订制》一片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本文立足于该片与受众喜剧审美趣味的错位,探究其内容缺失,并思考“冯氏喜剧”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冯氏喜剧”;《私人订制》;喜剧审美趣味;喜剧性;真实性

“冷幽默、自我调侃、戏谑讽刺、对社会现实的批而不斗、低调的都市温情”,“冯氏喜剧”自20世纪90年代初发端以来就得到了观众、业界、评论界太多的关注与青睐。自1997年的《甲方乙方》到2014年的《私人订制》,这期间至少有十部影片都在锻造“冯氏喜剧”于国产影片中的独特品牌。同时,无法回避的是对“冯氏喜剧”的解读与评价多年来都呈现为“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景观:爱之深者,盛赞其电影切中中国观众的审美命脉,雅俗共赏并充满生活的温馨与生存的乐趣;责之切者,批判其市井与铜臭之气,游戏一切的同时也戏谑了艺术作品应有的超越性品格。

直至当下这部《私人订制》隆重登场,双方对峙似有默契般的偃旗息鼓。冷眼旁观,无奈再爱者面对这部结构松散、讽刺乏力、情节无逻辑、审美无价值、笑料无张力、兜售无底线的“冯氏怒剧”实在难以“恶心自己,成全冯导”;而对于痛责者,那种哀莫大于心死的悲凉正体现在对这部《私人订制》的品评中,再也没有过往论战时面对“冯氏喜剧”妙语狂欢、揶揄主流、百姓情怀以及厚道的“黎叔”时斗智斗勇的快感。不过正如丹托所言,艺术的终结不代表艺术的死亡,也许正预示着艺术的重生。此亦为本文评判的出发点:深挖观众喜剧审美趣味这一土壤,剖析“冯氏喜剧”落寞的质性原因,以期助涅槃一臂之力。

当下媒介受众的喜剧审美趣味因受到新媒介技术逻辑与消费主义文化逻辑以及后现代艺术思潮的多方影响,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已经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冯氏喜剧”在20世纪90年代成功“接地气”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以《甲方乙方》为代表的作品洞察、把握、典型化了90年代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其中最突出的是满足了受众对艺术作品喜剧性和真实性的需求。而在笔者看来,《私人订制》失误的核心问题正是影片审美诉求与观众审美趣味之间产生了错位,创作者偏离并错误理解了当下观众内心对喜剧性与真实性的本质诉求,舍本逐末、弄巧成拙才会如此费力不讨好。

一、喜剧性的丢失——《私人订制》审美与审丑的失衡

(一)无处安放的讽刺之美

喜剧性从表现形态上可分为滑稽、幽默、诙谐、讽刺、嘲讽与闹剧等。作为现实主义的冯氏喜剧生命正在于讽刺,这种带有自我调侃式的讽刺,温和而充满喜感,是《甲方乙方》里的明星失宠、富人受罪,是《手机》里费老的“审美疲劳”,更是《大腕》中“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的消费社会暗逻辑。也正是这种如鲁迅先生所言的“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使得“冯氏喜剧”在否定无价值的同时,肯定了有价值的事物;在讽刺了丑的同时,带给观众美感。这种“讽刺的美感”也渐渐成为观众对冯氏喜剧的一种内心期待视野。

而在《私人订制》中这种讽刺却迷失了方向,例如开篇“性本善”一节,首长的老司机想圆一个好官、清官的梦,在一步一步毫无意料之外的情节铺陈之后,好人在高官的权力场中依旧落马。如果此处能如观者所愿,开诚布公地将对权力的讽刺进行到底,岂不快哉。可此处笔锋一转,变成了“虽然不贪,但也不做事”才是当权者的最大问题。如此苍白无力的讥讽,只能时刻提醒观者那无价值的东西就在你面前,只是那“笼水的烟,笼月的沙”我无心撕破。而在讽刺性喜剧中,没有撕破何谈美感,尺度开发得不足,趣味开放得过度,使得《私人订制》的讽刺只是一种隔靴搔痒,让人笑不出来。

(二)快速沉浸的审丑戏谑

“调侃、晒丑”使“审丑”成为本片影视语言的主要特点。调侃主要表现在方言、俚语、世俗话语成为本片台词的设计套路。例如引子一段,苗圃饰演的杰尼亚无厘头地耍着陕西话;“性本善”一段葛优与李小璐饰演的国外访客编着乱七八糟的外语,后来二人以“三叔、三婶”的身份又操起了蹩脚的山西方言,这种对语言内容的淡化,让言说成为言说本身,言说的意义被插科打诨、贫嘴调侃彻底解构,重要的已经不是说什么,而是怎么说。

本片对“审丑”的强化主要体现在对人性丑陋一面无心却有意的“晒丑”。经典喜剧中对人性丑陋一面诸如好色、贪财、嫉妒、自私、无聊等缺点的描写多是婉转地暗示,目的是让人反思品味;而本剧中对这种人性丑态的暴晒俨然成为搞笑的手段与目的:范伟饰演的部长最终晚节不保;一腔俗血的电影导演无聊到换血找新鲜满足感;不需要“拼爹”的18岁少年却最想要奢华盛大的成人礼。“以好色满足好色、以无聊满足无聊、以贪财满足贪财,在这里无须反思只要满足就够了。”②

正如影片中台词所说的,“坚持审丑,坚持莫名其妙!”调侃与晒丑等极具形式感的视听表现方式虽然可以快速调动观众沉浸到一种脱离现实的游戏化的戏剧时空中,但是脱离现实的审丑无法让观众超越丑感转而得到喜剧的审美升华。

(三)幽默喜剧性语言不再

幽默到可以成为一时经典流行语的台词设计是“冯氏喜剧”一向的金字招牌。林语堂先生曾谈道:“幽默非滑稽放诞,故作奇语以炫人,乃在作者说话之观点与人不同而已……在字句上推敲不足以语幽默。”③这也就是说,经典的喜剧语言如果仅仅是通过重复、夸张、比喻、诡辩、戏仿、谐音、牵强附会等技术手段而引人发笑,那只能算作滑稽,喜剧语言幽默的根源在于他能使听者在领悟了社会生活的不合理现象及其原因之后自觉醒悟而产生的快感。那可以是《天下无贼》里贼王黎叔对那些打官腔的头面人物的戏仿:“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有组织,无纪律。”“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也可以是《手机》里严守一对媒介改变人与生活的感慨:“手机是手雷。”“手机连着嘴,嘴连着心。”“现在近,太近,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而在《私人订制》一片中没有了喜剧精神的人物和充满矛盾性的情节自然也难见让人难忘的经典喜剧性台词出现。

二、真实性的匮乏——《私人订制》噩梦如何照进现实?(一)从陶冶自己到恶心自己——艺术的真实性哪去了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论述过艺术的真实与现实的真实之间的关系,他不仅肯定了艺术的真实性,而且肯定艺术比现实世界更为真实,“艺术所模仿的绝不是柏拉图所说的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而是现实世界所具有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即它内在的本质和规律”④。这也正是为什么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抽象的,如凡·高的《向日葵》《星空》,可以浪漫的,如歌德的《浮士德》、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却因其对生活的净化、深化和美化而将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思考呈现出来,由此给人以真实的力量。“冯氏喜剧”一直以来都在以“好梦一日游”的叙事形式演绎艺术真实性的价值,《甲方乙方》里四个平庸的电影导演如“天使降临人间”为癌症夫妻圆北京安家的梦;《天下无贼》里隐退江湖的小偷为圆傻根“相信世界上都是好人”的梦想牺牲了自己。这些影片的情节设置为好人圆乌托邦的美梦,即使生活中不常见,但艺术中常见,因为观众相信的是美好愿望的价值。冯氏喜剧的价值也恰好体现在此刻的“成全观众,陶冶自己”。

而到了《私人订制》一片,打出的口号已变为“成全别人,恶心自己”。也许“冯氏喜剧”的落寞根源就在于创作者本人都开始怀疑梦想的价值,否定艺术真实性的意义。影片中三个主要片段无一例外演绎的都是好人的噩梦:第一段“性本善”中,老部长的司机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做好官、做清官的梦,可到头来发现人性都有缺点,“这个官也不是好当的”,于是这一噩梦的潜台词成了“人性本恶,何必跟自己过不去”。第二段“一腔俗血”最为荒诞,一个自我意识过度膨胀的电影导演为了别人眼中的虚荣认可疯狂追求高雅,到头来一切都没有改变。以前他是雅人眼里的俗人,而现在他成了俗人眼里的“废人”,这雅雅俗俗只不过是文字游戏,于是这一噩梦的潜台词成了“人生迷惘,没有绝对的价值,何必苦苦追求”。第三段“有钱”在笔者看来是创作者最为残忍的手笔,说得狠些是“毁三观”。

这里单说价值观,有钱是不是就意味着金钱上的奢华?意味着暴发户?意味着买楼、买地、买别人的生活?勤劳简单的“丹姐”入梦前还将那72块钱视如珍宝,因为那是她辛苦的劳动所得,那钱有换来柴米油盐的实实在在的价值感。可出梦后,可想而知丹姐一定迷茫了,对于拥有1000亿的富翁,钱对他们来说也只不过是每天早上醒来沉重的银行债务,那么丹姐以前对金钱最大的概念2万元现在又意味着什么呢?于是这一噩梦的潜台词也可见:人生苦短,韶华易逝,奔波操劳只换来孤寂的背影。如此消极灰色的梦想带给观众的除了无奈,到哪里去找那照进现实的一线光明?

(二)过度消费主义的渲染与泛滥剽窃了观影时的代入性真实

观众普遍提出,每每看到《私人订制》一片中赤裸裸的商业广告植入,如范伟那句“喝某某酒,柔”,就会情不自禁生出跳戏感。的确,影片中超过8000万的植入式广告,从汽车、酒、网站、电脑、房地产再到旅游景区,这究竟是影片反映给我们的真实生活呢,还是制片方与商家的虚假合谋?后现代主义美学家鲍德里亚早就指出:“消费是用某种编码及某种与此编码相适应的竞争性合作的、无意识的纪律来驯化他们;这不是通过取消便利,而相反是让他们进入游戏规则。这样,消费才能只身取代一切意识形态,并同时只身担负起整个社会一体化的重任,就像原始社会的等级或宗教礼仪所做到的那样”⑤,这一观点正深刻披露了商业电影在没有剧情依托的情况下,过度植入商业广告实际上是在营造一种“五光十色”,充满物质消费诱惑的“拟像”景观。长期沉醉在这样的虚假情境中,会使受众难以辨别真实与虚幻的社会情境,造成“内爆”。

另一方面,对物质消费的过度渲染更使得平民百姓与剧中人物产生情感隔阂,对于动辄出入三亚豪华酒店的四位造梦师,观众无法在生活中找到他们的原型投射。这完全不像当年《甲方乙方》中的姚远与周北雁,作为同样北漂一族的“圆梦天使”,他们却能有着老百姓真实生活中柴米油盐带来的喜怒哀乐和失业、失恋、失去亲人的人生百态,所以观众很容易将期待视野与戏中人物视角结合起来,由此才能产生“戏如人生”的真实代入感。可惜的是,《私人订制》一片中几位主角的背景交代模糊,穿着打扮阔绰又另类,行为处事风格诡异,言辞犀利怪诞,全然不像现实生活中的常人,总莫名地让人感觉他们像是上帝派来的有特异功能的冷眼“判官”,因而也就无法产生与观众的广泛共鸣。

纵观“冯氏喜剧”,在《私人订制》一片中呈现了多方面的颓势,这种“落寞”其实是让每一个喜欢国产电影的观众、影评人、影视创作者最“糟心”的。反对者声称,“冯氏喜剧”的艺术品质并没有变,是时代变了,看片的人自己变了。而笔者始终相信,真正的好电影一定具有时代感,它的内容必然超越所有的时代,即使看电影的我们都变了,观影带来的美感永远不会改变。

注释:

①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7页。

②贾秀清等:《重构美学:数字媒体艺术本性》,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198页。

③《林语堂所提倡的幽默文学》,http://www.oklink.net/mjfc/shuxuelin/wl/30.htm。

④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1页。

⑤[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0页。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2]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贾秀清,栗文清,姜娟,等编著.重构美学:数字媒体艺术本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于洋(1984—),女,吉林长春人,硕士,吉林动画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广告设计。

猜你喜欢

私人订制真实性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追求真实性永远是记者的基本准则
广告的真实性
在柏林收到“私人订制”礼物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