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互联网+”新型大学生线上志愿服务

2021-11-01张思荷安丝琪段志达

锦绣·中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互联网+互联网

张思荷 安丝琪 段志达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现已出现了新的志愿服务形式,且参加志愿服务的主体中大学生占比逐渐增大。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诸多因素都影响着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想法,此时新型的志愿服务就越发重要。本文旨在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形式,通过“互联网+”,更大限度地发挥当代大学生的价值。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线上志愿

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今在国家政策和社会各方的支持下,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其影响力日益增加。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志愿服务的形式也发生了改变。本文以“新型线上志愿服务”为切入点,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建言献策。

1 志愿服务现状

1.1 大学生志愿者自身存在的问题

1.1.1 对志愿服务精神的认识不到位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主要是弘扬并传递四点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在锻炼个人能力的同时,也能回报社会。但调研指出,在部分高校中,有48.90%的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是为了“获得相关证书,有助于升学和工作”[1]。这体现出现在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识有所偏差,且有一定的功利心。

1.1.2 个人能力和经验不相匹配

现在大型的志愿服务都要求大学生志愿者拥有相关的能力,能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活动中发挥作用,让志愿活动顺利进行。调研反映,在部分高校中,超半数以上大学生认为在服务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经验不足,或缺乏相关专业知识[1]。这反映出在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经验中,至少有一项较为欠缺,难以和另一项相匹配,在参与期间产生问题。

1.1.3 对志愿服务的心态

是否参与志愿服务本应是个自愿的过程,这样才能在锻炼自己和传递爱心的同时,体会到志愿服务特有的乐趣并呼吁更多人加入其中。但如今在许多大学生中出现“老师发出邀请不好意思拒绝”的被动参加志愿的情况[1],有些大学生因为懒惰而不愿出门参加。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种风气逐渐蔓延,导致现在很少大学生会主动参与志愿服务。

1.2 志愿服务特性

1.2.1 现存志愿服务形式及其特点

如今的志愿服务形式分为线下和线上两种。

(1)线下志愿服务即为我们熟知的传统志愿服务

在服务者可前往的区域内,通过与被服务者面对面进行交流与互动,达到锻炼个人能力、帮助被服务者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的目的。自1994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以来,全国各地都纷纷建立了当地的志愿服务队伍,随着时间推移,其活动数量日益增长,其队伍也逐渐庞大,其中大学生逐渐成为主力军。

(2)线上志愿服务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志愿服务形式

线上志愿服务,即服务者与被服务者并不在同一地点,通过互联网开展远程志愿服务,以达到志愿服务的目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数量的增长,人们逐渐了解到这个崭新的志愿服务形式。线上志愿服务无传统不可控因素的限制,通过网络就能随时随地进行志愿服务。不同于线下形式,线上形式还具有更加灵活、更加经济、更加包容的三大特点[2]。目前线上形式主要包括线上公益心理咨询、公益网课、知识竞赛和支教等,其中线上知识竞赛和支教是大学生主要参与的志愿服务。

2 对于此些现状的应对措施

2.1 通过参与活动获得对志愿精神的认识

大学生可通过在解答高中生的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视野的拓展从而对志愿服务产生进一步的理解与体会,对志愿服务的社会意义产生新的看法,并对其的认识更加深刻,引发自觉践行社会责任的原动力。

2.2 將大学生的学习经验与志愿服务相结合

“梦貘”以帮助大学生更加轻松地参与志愿服务和帮助高中生降低报考风险为目的,让高中生依照专业分类,向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咨询,让大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将服务内容与大学生的个人经验相匹配,减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阻力。

2.3 通过新志愿形式,提高大学生积极性

与线下形式相比,“梦貘”线上答疑的志愿服务形式让操作更方便快捷,让大学生能足不出户地在家做志愿,实现了部分学生对轻松做志愿的想法,提高了大学生做志愿的积极性。

2.4 多方位推广,在大学生群体中建立知名度

随着国内网民数量和学生群体在网民中占比的增加,大学生线上志愿服务的推广逐渐变得容易。更多有志愿服务想法的大学生将放眼到蓬勃发展的线上志愿服务上,发现它的优势:更加灵活,更加经济,更加包容[2]。

(1)线上宣传

“梦貘”团队从微信起步,逐步发展为在互联网各大平台如知乎、微博等进行推广,创立标签,精准对接有此类需求的学生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推广与宣传,让更多大学生注意到本网站,进而起到提高网站知名度的作用。

(2)线下宣传

主要由“梦貘”团队成员通过两部分进行。本市成员以自身的学习经历为基础,与各大高校进行商谈与合作;外市成员与中学时期的同学联系,为网站征集更多的用户。

3 项目的发展前景

在现今互联网蓬勃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人将目光转向了更方便的线上志愿项目。线上志愿服务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志愿机会,将志愿服务逐步日常化。

目前项目依托于吉林外国语大学已有的用户资源,所涉及的专业以外语类为主,主要聚集于此类专业相关问题的解答。我们将积极与其他外国语大学的官方组织取得联系,拓宽用户渠道,同时听取用户的意见与建议,对项目进行改进。在平台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后,将开拓更多专业板块以丰富其内容,将线上服务与线下工作相结合以保障服务质量,促进其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毕云笛,蔡和存.大国外交背景下大学生涉外志愿服务的现状与提升策略[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1,13(03):96-100.

[2]顾磊.”不接触”的爱心同样温暖[N].人民政协报,2021-07-27(10).

作者简介:张思荷(2002-),女,汉族,广东东莞人,吉林外国语大学本科在读,西班牙语专业。

通讯作者:段志达(1982-),男,汉族,吉林辽源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互联网+互联网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