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与立人教育
2021-11-01王耿
名师介绍
王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编者按自2019年秋季起,国内部分省市高一学生使用新教材。新教材“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还增加了《老子》《史记》,选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另外,新教材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二分之一”。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有关文件精神,本刊遴选出100篇精品,按“国学经典与成长教育”“国学经典与成人教育”“国学经典与成才教育”等系列分类刊发,并在杂志官微发布在线微课教学,帮助高中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国学知识。
大智若愚
经 典 重 现
子曰:“宁武子①,邦有道则知②;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③也。”
——《论语·公治长篇》
注释 ①宁武子:卫国大夫,姓宁,名俞,“武”是谥号。②知:通“智”,智慧。③愚不可及:这里指人为了应付不利局面假装愚痴,以避祸患,为常人所不及。现用来形容人极端愚蠢,别人比不上。愚:傻,笨。及:比得上。
经 典 解 读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就显得智慧,当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就装傻。他的那种聪明是别人可以做到的,他的装傻却是没有人能够比得上的。”
核心密码 大智若愚。宁武子辅佐卫文公时,很受器重,他的意见大多被采纳,他因而被认为很“有智”;但在卫成公当政时,卫国受到晋国的胁迫,国家危机四伏,而卫成公刚愎自用,宁武子便韬光养晦,周旋其间,因而被认为“糊涂”。“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只有那些修炼不够的小隐士才会躲进山野,而真正修炼到物我两忘境界的人可能就生活在闹市之中,每天做着跟大家毫无二致的事情,但他的心中却自有一方从容宁静的世界。
经 典 故 事
严子陵钓台的故事
严光(公元前39年—公元41年),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世称“严子”。少有高名,与东汉光武帝刘秀为同学,亦为好友。
建武元年(25年),刘秀建立东汉,严光于是隐名换姓,躲起来不见刘秀。刘秀思贤念旧,就派人寻访严光。后来齐地报称:“有一位男子,披着羊皮衣服在沼泽中垂钓。”刘秀怀疑那人是严子陵,就派使者去礼聘他。使者拜访了三次后,严子陵才肯动身。刘秀让严子陵住在北军,供给他床褥,并由太官侍奉其进餐。
光武帝刘秀当天就到严子陵住的客馆。严子陵躺着不起来,刘秀就到他的卧室,摸着他的腹部说:“唉,子陵,不能帮助我治理国家吗?”严子陵装着睡觉不理睬,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睁开眼睛端详着刘秀,说:“从前唐尧道德高尚,但巢父那样的人听说要授给他官职,尚且去洗耳朵。士各有志,为什么要逼我做官呢?”刘秀说:“子陵,我竟然不能使你做出讓步吗?”于是,他登上车,叹息着离开了。
光武帝第二次去见严子陵,和他谈论过去的事情,谈了许多天。皇帝随意地问道:“子陵,我比起过去怎么样?”严子陵回答说:“陛下比过去稍微有点变化。”晚上,他们一同睡觉,严子陵将脚放在皇帝的肚子上。第二天,太史上奏,说有客星冒犯帝座,情势很紧急。皇帝笑着说:“我同老友严子陵在一起睡觉罢了。”
不久,严子陵归隐富春山,之后卒于家,享年八十岁,葬于富春山。后世人称富春山为“严陵山”,又称其于富春江垂钓处为“严陵濑”,其垂钓蹲坐之石为“严子陵钓台”。
经 典 启 示
智者为人,心态平和,临危不乱,宠辱不惊;智者处事,含而不露,隐而不显,淡定从容。严子陵不慕富贵,不图名利,表现出文人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为后世知识分子树立了人格榜样。
隐居以求其志
经 典 重 现
孔子曰:“见善①如不及②,见不善如探汤③;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④,行义以达其道⑤;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论语·季氏篇》
注释 ①善:美好。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名词,指好的行为。②及:动词,追及,赶上。③探汤:因探沸水而把手烫伤,比喻戒惧。汤,热水,开水。④志:意志,志向。⑤道:学说,主张。
经 典 解 读
译文 孔子说:“看到善良(的行为),就好像怕赶不上似的努力追求;看到不善(的行为),就好像把手伸到滚烫的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我见到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以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志向,行事依照义(的原则)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样的话,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
核心密码 隐居以求其志。一个人要培养良好的品行,最重要的是趋善避恶、修身养德。本章谈及的两类不同的修德之道,虽无优劣之分,然自有境界高下之别。一种是“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意为看到善良(的行为),就好像怕赶不上似的努力追求,看到不善(的行为),就好像把手伸到滚烫的水中一样赶快避开。一种是“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这里谈的“隐居”,指在朝政昏暗理想无法实现的情况下选择出世,以“求其志”,以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志向。“行义”的目的是为了“达其道”,此外并无其他功利性目的。
两类修德之道,高下立判。
经 典 故 事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
有一次,许衡和几个伙伴一起到河南游历。他们来到河南时,由于那里刚刚发生了一场战争,老百姓都逃走了。许衡和伙伴们走了很久也没找到一家客店,甚至连一户可以讨水喝的人家都没看到。天上的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家又渴又饿,难受极了。这时,突然有人发现前面路边长着一棵高大的梨树,树上的梨子又黄又大且清香诱人。伙伴们都急忙跑到树下,摘的摘,吃的吃,乱成了一团。可是,许衡却一个人走到树荫下,拿出手帕擦了擦头上的汗,并没有去摘树上的梨。一个伙伴招呼许衡说:“许衡,你在干什么呢?快来吃梨呀!梨既可解渴又可充饥。”许衡说:“那梨树不是我的,而梨的主人又不在,我怎么可以随便去摘来吃呢?我不吃!”“现在时局这么乱,大家都各自逃难,这棵梨树恐怕早已没有主人了,何必介意呢?”伙伴们满不在乎地说。许衡笑了笑,诚恳地说:“我不能欺骗我自己,纵然梨树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里也没有主人吗?”说完,他就坐在树下休息。直到大家吃够了,再次赶路时,许衡也没动过树上的一个梨。
经 典 启 示
修身养德重在自覺、自律。梨虽无主,但我们的心不可以无主。做人做事要有原则和底线,为人处事要有自己的道德标准。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从善如流,疾恶如仇,修身养德,完善自己,努力做一个有原则、有德行的人。
贤士避隐的方式
经 典 重 现
子曰:“贤者辟①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②七人③矣。”
——《论语·宪问篇》
注释 ①辟:通“避”,逃避,躲避,回避,避开。②作者:这里指(这样)做的人。作,为,做。者,……的人。作者,为之者。③七人:这里指的是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鲁少连。
经 典 解 读
译文 孔子说:“贤德的人能够逃避动荡的社会(而隐居),次一等的人能够逃避不好的环境(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再次一等的人能够避开别人难看的脸色,更次一等的人能够回避别人不好的言语。”
孔子又说:“能够这样做的已经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鲁少连)七个人了。”
核心密码 贤士避隐有四种方式。如何避开是非与灾祸而实现自我保全?贤士的处世之道能给我们以启示。贤者次于圣人,贤者在乱世,不做官,不求名,他们的言语行为都很谨慎,以避免灾祸;次一等的人,不避世,但不居乱邦,能够择地而处;再次一等者,不知避地,但能够观察君主的脸色而决定去留;再次一等者,能够避言,听到君主不善的言辞而选择离去。能避世就避世,不能避世就避地,不能避地就避人,不能避人就避言。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寻找一个好的生命成长环境。避隐是一种智慧的处世方式,智慧的人可以随机灵活应用这种方法。
经 典 故 事
隐于朝堂的“长乐老”
冯道(882~954年),字可道,自号“长乐老人”,五代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五代十国时期著名宰相,历经四朝十代君王,世称“十朝元老”。他拜相20余年,人称官场“不倒翁”。
冯道“为人刻苦俭约”。在随军当书记时,他住在草棚中,连床和卧具都不用,就直接睡在草席上;他领到俸禄后,就拿出来与随从、仆人一起花,与下属吃一样的伙食;将士把抢来的美女献给他,他往往会婉言谢绝,实在推却不了的,就另外找间屋子养着,等找到她的家人后再把人送回去。
天成、长兴年间,中原连年丰收,太平无事。李嗣源问他丰收年景百姓的情况时,冯道说:“谷贵饿农,谷贱伤农。”为了提醒李嗣源,冯道打了个比方。他说,自己在河东任掌书记时,曾出使中山(今河北定州),路过井陉地区的险恶山路,因十分小心而没有出事,等走到平地时,以为可以放心大胆行路,结果反而跌伤了。他借此事提醒皇帝,要体恤百姓而不要纵情享乐。并且,他特地吟诵了聂夷中的《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下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李嗣源听了很受感动,命人抄下来,经常诵读这首诗。
当时,有一位青年学生来拜见冯道。冯道穿戴整齐,翘起腿坐在那里。他大概地问了一下学生的情况,然后,师生之间就没有什么话题谈了。这名学生便无话找话。他想起自己刚才跪下来行礼时,看到老师脚上穿的鞋子同自己刚刚买的新鞋子一样。于是,他手指着冯道脚上的一只鞋,就问:“老师啊,您这鞋多少钱买来的?”冯道说:“五百。”学生马上说:“糟糕,我上当了!我买的一千啦。现在商人好没有信用,好可恶!”冯道把另一只脚抬上来,说:“这一只也是五百。”冯道发现:这名学生心怀救国之志,有本领又有学问,但性子急躁,缺少定力和耐心。于是,他就借此事很巧妙地对他进行教育。冯道接着说:“天下事,不要那么急,问话要问清楚,做事也要弄清楚。”这名学生红着脸表示受教了。
经 典 启 示
为人处世要懂得审时度势。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持身端正,做事规规矩矩,行为方方正正;说话要注意方式,注意把握分寸。凡事要三思而后言,三思而后行。
冯道历仕四朝,在历史上虽颇具争议,但他不贪财、不好色、不受贿,行为端正,“危行言孙”,在乱世中不仅保全了自己,而且做了一些有益于百姓的好事。
人不可能总处在一帆风顺的环境中,当身处逆境时,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躬身自省,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人如果能学会修身养性,就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知其不可而为之
经 典 重 现
子路宿于石门①。晨门②曰:“奚自③?”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论语·宪问篇》
注释 ①石门:地名,鲁国都城的一个城门。②晨门:看守城门的人。晚上负责关城门,早上负责开城门。③奚自:来自什么地方。奚,代词,哪里。自,介词。
经 典 解 读
译文 子路在石门过了一夜。(第二天清早进城,)守城门的人问:“(你)从哪里(来)的?”子路说:“(我)从孔子那里来。”守城门的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核心密码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看门的人对孔子的看法及认识。作为一个下层兵士,却对孔子概括得入木三分,显然这个守门人并非等闲之辈,而是一个修养很高却隐于市的隐士。“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对一个理想主义者形象的勾画。晨门之言虽似乎隐含讽刺意味,但却精要点出了孔子“累累如丧家之犬”而精神不改,可见他是一个忧国忧民、追求真理、勇于挑战“不可能”的人。“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孔子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是孔子积极救世的精神体现。
经 典 故 事
史可法扬州抗清
史可法(1602—1645年),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早年因为孝顺闻名乡里,后师从左光斗。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李自成围攻北京,史可法率师勤王。史可法率领军队刚渡江,就听到崇祯已死,乃回师南京,与右都御史张慎言、兵部侍郎吕大器等议立新君。他主张拥立比较明达的潞王朱常莎,而以马士英和阉党分子阮大铖为首的一派却主张拥立荒淫不正的福王朱由裕。马士英等私自发兵送福王至仪真(今江苏省仪征)。史可法等人迫于形势,只得迎福王朱由裕入南京即位。
以“弘光”为年号的南明政权建立后,弘光帝朱由裕任命史可法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但因遭到马士英等人的排挤,他离开南京而出镇扬州。在扬州,史可法在军事上大力加强南京到扬州一线的防务,政治上广集爱国人才,并在扬州设立了礼贤馆,还重视地方官吏的人选,大胆录用真正的人才。
1645年,清兵大举围攻扬州城。史可法把军队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抗敌,一部分守城,一部分巡查。清豫王多铎对史可法数次进行劝降,均为史可法严词拒绝。他说:“城存与存,城亡与亡,我头可断,而志不可屈。”清军劝降不成,便四面攻城。史可法与总兵刘肇基率文武吏士竭力困守孤城,英勇抗击达二十五日,终因寡不敌众,城破被俘。史可法宁死不屈,惨遭清军刽子手杀害。史可法殉国后,南明赠谥“忠靖”,清廷赠谥“忠正”。
经 典 启 示
贤士该隐时则隐,该挺身而出时则必须挺身而出。总有些事,我们不能逃避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即使明知道不可能成功,我们也不得不做,而且必须要做。人要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锐意进取,将那些看似“不可为”的事通过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努力变为“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