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削坡建房的隐患以及建议——以黄埔区某村地灾点为例

2021-11-01邹颖骏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坡顶坡脚建房

邹颖骏

广东省海洋地质调查院 广东 广州 510080

1 前言

广州市地貌类型以丘陵为主,另有中低山、台地和平原等, 除平原外各地貌区在自然及人为因素下发育各类斜坡,斜坡类地质灾害多发频发[1]。据广州市地质调查院的崩塌调查统计资料分析,近十五年来,广州市的崩塌活动有90%以上与人类工程活动有不同程度的直接关系,特别是山区农村切坡建房和新修公路,常常造成突发性的崩塌地质灾害[2]。

研究区位于广州市黄埔区某村,由于土地紧张,削坡建房为该村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该村地质灾害点一百多出,灾害类型都是都是房屋后的边坡崩塌,本文就已进行过勘查的20处已发地质灾害点进行统计。通过研究削坡建房对边坡的改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

2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2.1 地理环境及气象水文

研究区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地貌单元属低丘陵地貌,自然坡度大多小于30°。根据黄埔区气象站资料,研究区内年降水量在1364mm~2265mm之间,总体分布为北多南少,丘陵多于平原。研究区最大日降雨量达到544.5mm(2017年5月7日),最大时降水量50.9mm(2016年6月8日7~8时)。降雨量年内分布亦不均匀,雨量主要集中于4~9月,降雨量占年降雨总量的80%以上。其中前汛期(4月~6月)占年降雨量40%~50%,后汛期(7月~9月)占年降雨量30%~40%。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少雨季节,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20%左右。大气强降雨是影响本边坡稳定的不良气象因素。

研究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边部,位于低丘陵地带,地表水系不太发育,只有山溪、水沟分布。本区域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大气降水是区内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河流的渗入补给、山间谷地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渠道水网和大面积灌溉回归水的渗入补给也是区内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来源。地下水主要位于地下水稳定水位之下,而研究区内边坡地势较高,且存在坡度,其排泄条件较好,主要由坡脚渗透,补给区接近排泄区,属浅循环地下水。

2.2 岩石地层

研究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层,坡积土层、残积土层和震旦系混合岩。岩性为变粒岩、片岩、石英岩、长石石英岩,经混合岩化。

坡积土层含较多砂砾,上部较疏松,粘性一般,而残积土和全风化岩中含大量蒙脱石、伊利石等亲水矿物,浸水膨胀、软化、崩解。雨季,特别是连续降雨、暴雨期间,雨水透过土颗粒孔隙渗入土层,增加土体自重的同时,浸泡土中的亲水矿物,使其逐渐达到饱和状态,导致山体斜坡土体含水量增大,从而软化、崩解,降低土体抗剪强度,引发边坡土体崩滑。(见表1。)

表1 岩土层主要设计参数建议值表

3 削坡建房对边坡的改造情况

削坡建房是通过改造现有山坡的形态,在坡脚整理出平地建房。在削坡建房的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利用土地,往往对边坡形态的处理相对极端。下面就削坡建房对边坡的改造影响如地形地貌,植被情况,人工支护,房屋与边坡的距离等方面进行分析。

照片1

照片2

照片3

照片4

3.1 地形地貌

对边坡地形地貌评价,主要在坡度和坡高两个方面。坡度越大,坡高越高,岩土的自重向下的重力作用越大,发生崩塌的概率加大。(照片1)

经过统计改造的边坡坡度最小坡度全部大于30°,13处大于60°占65%。在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上地形坡度大于30°为复杂。坡高最低高度小于3m的有2处占比10%,3m~6m的有14处占比70%,大于6m的有4处占比20%。坡高最大高度小于6m的2处,大于6m的有18处,最大高度为18.3m。

根据统计可知,地灾点后部边坡角度都较陡,按一般建筑物3m一层计算,大部分边坡都高于1层房屋,坡高较高。在削坡建房时,为了尽可能利用土地,村民将边坡修得陡且高,坡面岩土体极易受重力作用具有向下崩滑趋势。

3.2 植被情况

坡面植被情况直接影响坡面水土流失情况,坡顶大树增加坡顶载荷的同时,其根系对边坡上部坡体造成破坏。

2处坡面植物茂盛占比10%,18处坡面植被稀少占比90%。2处坡顶有大树,大树倾倒对房屋危险性极大(照片2)。

据统计可知,在削坡后,坡面基本未经过特殊处理,大部分裸露在外,极易受雨水冲刷,在雨水冲刷下,坡面土体浸水后饱和,软化崩解,重力作用加大,抗剪强度减小,极易发生崩滑。坡顶附近大树根系发达,在削坡后周围土体减少,稳定性降低,在雨水和大风作用下,大树晃动后易发生倾倒,进而威胁坡脚房屋。

3.3 房屋与边坡的距离

边坡与房屋的距离直接影响崩塌物对房屋的破坏程度。崩塌物掉落崩塌物从高处掉落时具有相当大的动能,边坡离房屋距离较近没有足够的缓冲距离,容易对房屋产生冲击,从而使房屋造成损伤(照片3)。

坡面离房屋距离最窄处小于1m有18处占比90%,全部小于2m。坡面离房屋距离最宽处小于2m有16处占比75%,全部小于3m。有一处地灾点崩塌物只有几立方米,但已经通过坡底房屋一楼的窗户进入屋内。

通过统计可知,在削坡建房过程中,房屋与边坡距离特别近,不但不利于房屋的通风采光,一旦坡面发生崩塌,崩塌物可直接冲击房屋,对房屋进行损坏,此外少量崩塌物在房屋后可以堆积起来对房屋直接进行挤压,影响房屋的稳定性,威胁房屋内居民的生命安全。在后期施工治理过程中,房屋与边坡距离过近,没有施工位置,不利于大型机械进入,影响施工进度,不利于地灾点的治理。

3.4 边坡支护

边坡的支护是防治崩塌等地质灾害的最直接有效的防治方式。但是村民自建支护结构不规范,起不到支护作用。但是村民自建支护结构不规范,起不到支护作用。

在统计中有40%边坡建有挡墙,挡墙高度小于3m,部分挡墙开裂,甚至被崩塌物压垮(照片4),支护能力明显不足;坡脚一般都建有排水沟,但坡顶都未建排水沟,排水能力不足,不能满足排水需求。村民自建支护结构不规范,起不到支护作用。

通过统计可知,削坡建房后的边坡很少有支护结构,部分边坡后建有挡墙,由于挡墙建设不规范,在暴雨过后,挡墙破裂倒塌,挡墙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支护作用,反倒成为更大的威胁。一般坡底建有排水沟坡顶没有,坡底的排水沟有助于坡脚排水,防止坡脚水位上升浸泡坡脚,但是坡顶无截水沟,在大雨情况下边坡以上山坡汇聚的水可直接冲刷坡面。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已勘查过的广州市黄埔区某村部分地质灾害点进行统计后得出以下结论及建议:

(1)在削坡建房过程中,坡面被切削得过陡(坡度大于30°),坡面植被稀少,坡面在暴雨情况下发生冲刷,坡面岩土层浸水后易发生吸水膨胀,软化、崩解,抗剪强度降低,从而发生崩塌。故此在削坡过程中,坡顶大树尽量清理,坡度尽量削缓一些,在坡面做好硬化防止坡面被雨水直接冲刷。

(2)在削坡建房过程中,坡面离房屋过近,崩塌物对房屋的威胁过大。故此在削坡过程中,边坡与房屋的距离与坡高达到1:1,这样可以给崩塌物足够的缓冲距离,减少崩塌物对房屋的直接冲击,为后期清理维护和治理停供足够的空间。

(3)在削坡建房过程中,村民自建支护结构不规范,难以起到支护作用,并留下安全隐患。故此在建设支护结构时,支护结构尽量做规范,坡顶做好截水沟,坡脚做好排水沟,保证支护能力。

猜你喜欢

坡顶坡脚建房
软弱结构面位置对岩质顺倾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单一挡土墙支护边坡安全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蜂房的建造
陕北矿区黄土沉陷坡面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山西摸排疑似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50余万个
十年磨一剑! 广州“巨无霸”旧改茅岗村复建房亮相!
帮人建房丧命 引发赔偿之争
矿车路线迷宫
矿车路线迷宫
一毫米治好“坡脚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