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血合理使用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和安全性的影响
2021-11-01焦冬梅
焦冬梅
吉林省白城市医院血库,吉林白城 137000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危急重症,指的是胃、食管、胰胆或十二指肠病变诱发出血,临床多表现为呕血、黑便,部分患者因血容量减少导致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如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将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多经急诊入院,临床给予止血、输血等急救措施,可发挥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值得关注的是,输血治疗效果不仅与血液质量有关,同时与使用方法密切相关[2]。既往输血方案主要依靠输血申请单进行输血治疗,其不足之处在于未有效考虑患者病情轻重及体质差异,因此不利于提高输血治疗效果,输血治疗过程合理输入成分血具有重要价值[3]。本研究就成分血合理使用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的影响和安全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白城市医院收治的54 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试验组(27 例)与对照组(27例)。对照组中,男16 例,女11 例;年龄40~69 岁,平均(50.2±1.8)岁;应激性胃溃疡8 例,胃溃疡10 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 例,胃底静脉曲张血管破裂3 例。试验组中,男15 例,女12 例;年龄41~70 岁,平均(50.3±1.8)岁;应激性胃溃疡9 例,胃溃疡9 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 例,胃底静脉曲张血管破裂2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 ①经CT、X 线等检查确诊; ②输血剂量≥2000 mL。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病患者;②合并其他重大疾病者。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根据申请单输血治疗,输入成分主要为悬浮红细胞。试验组由输血科参与制定计划性输血方案,根据患者血常规检查及凝血功能检查结果,综合患者体质、出血量、病史等合理使用成分血。失血量<20%血容量的患者,成分输血配比为胶体液、晶体液;失血量20%~40%血容量者,成分输血配比为悬浮红细胞+添加剂;失血量41%~60%血容量的患者,成分输血配比为悬浮红细胞+添加剂+新鲜冷冻血浆;失血量61%~70%血容量的患者,成分输血配比悬浮红细胞+添加剂+新鲜冷冻血浆+冷沉淀;失血量>70%血容量者,成分输血配比为悬浮红细胞+添加剂+新鲜冷冻血浆+冷沉淀+单采血小板。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本研究观察指标包含血常规、凝血指标检测结果及首次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住院时间。血常规及凝血指标包含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分别于输血治疗前1 h、治疗后3 h 进行测量。
止血成功:肠鸣音无明显亢进,大便量减少,逐渐成形,颜色越来越浅,粪便进行潜血试验结果显示阴性,患者血压、心率恢复正常,血红蛋白水平复查升高[4]。
再出血:再次出血呕血、黑便等症状,肠鸣音活跃,血压、脉搏明显异常[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及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的比较
治疗前1 h,两组的血常规及凝血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h,试验组的Hb、HCT、PLT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h,试验组的PT、APTT 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治疗3 h,两组的Hb、HCT、PLT 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 h,两组的PT、APTT 短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及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及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的比较(±s)
组别Hb(g/L)HCT(%)PLT(×109/L)PT(s)APTT(s)试验组(n=27)治疗前1 h治疗后3 h t 值P 值对照组(n=27)治疗前1 h治疗后3 h t 值P 值46.68±2.72 75.49±1.01 51.60<0.05 14.30±2.46 24.36±2.09 16.19<0.05 42.39±9.78 70.89±9.56 10.83<0.05 21.36±5.46 13.00±3.26 6.83<0.05 60.89±7.62 33.39±7.56 13.31<0.05 t 两组治疗前1 h 比较值P 两组治疗前1 h 比较值t 两组治疗后3 h 比较值P 两组治疗后3 h 比较值46.74±2.78 74.11±1.14 47.33<0.05 0.08>0.05 4.71<0.05 14.37±2.42 23.15±2.33 13.58<0.05 0.11>0.05 2.01<0.05 42.47±9.85 60.76±9.77 6.85<0.05 0.03>0.05 3.85<0.05 21.31±5.42 16.76±3.20 3.76<0.05 0.03>0.05 4.28<0.05 60.82±7.68 41.22±7.49 9.49<0.05 0.03>0.05 3.82<0.05
2.2 两组患者首次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住院时间的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的首次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首次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住院时间的比较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发病后并发肝病的风险较高,一旦发生肝功能损伤,会导致体内诸多凝血因子合成功能下降,纤溶活性增加,血小板计数减少,再出血发生率升高[7]。该疾病属于临床较为多见的急症,具有病情发展速度快、死亡率高的特点,当失血量>1000 mL 时必须及时进行血容量补充[8]。而病情反复发作,会导致死亡风险升高,因此需要早诊断早治疗,以促进患者恢复。输血治疗是现代临床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多用于危急症大失血患者的抢救或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但输血存在一定风险,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掌握输血治疗适应症及成分输血不良反应,准确评估输血风险是非常重要的[9]。周慧等[10]于研究中指出,由血液科参与的合理的使用成分血输注,可提高血常规中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与血小板计数,改善患者凝血功能。许丽影等[11]认为,成分血的合理应用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可有效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目前针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多采取输注悬浮红细胞等手段,以快速补充患者红细胞,改善患者血液携氧功能[12]。对于上消化道出血者,多强调快速补充血容量,补充平衡液葡萄糖溶液,再予以输注悬浮红细胞[13]。但对于凝血功能障碍者及凝血因子缺乏者,其纤溶活性增加明显,血小板功能异常,抢救过程如果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可能引起稀释性PLT、凝血因子减少,这会导致止血难度增加,无法有效改变患者的凝血功能[14]。因此,输血成分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输血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王一[15]的研究结果可见,输血3 h 后,观察组HCT、HB、PLT、APTT、PT 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治疗后3 h,试验组的Hb、HCT、PLT水平高于对照组,PT、APTT 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首次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王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合理使用成分血,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发挥快速止血的效果。合理使用成分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和输血科会诊结果制定输血治疗方案,会使输注的血液成分更加科学合理,在患者失血比例过高时适时调整输血方案,输血质量会明显提高[16]。此外,常规输血方案大多以输注红细胞或全血血浆为主,对于合并消化道溃疡、凝血功能障碍、门脉高压等病症的患者,常规输血方案无法满足需求,成分血合理输注方案可更加合理的输注所需成分,利于输血效果的提高[17]。赵文娜[18]于相关研究中指出,观察组患者的再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低,采取限制输血策略的效果优于积极输血策略,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成分血合理使用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具有积极影响,可改善血常规、凝血指标,提高首次止血成功率,减少再次出血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