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鲁科尔沁旗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2021-11-01李富张祥熙赤峰日报社
李富 张祥熙 赤峰日报社
阿鲁科尔沁旗地处科尔沁沙地西缘,全旗草牧场面积1447 万亩,年均大小畜存栏200 万头只以上,是内蒙古地区重要的牛羊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曾经,由于频繁遭受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和过度利用草原,优质牧草核心区植被盖度不足10%。草原要增绿,牧民要增收,如何才能破解保护生态与发展畜牧业之间的矛盾?2008年,随着全旗沙地节水灌溉紫花苜蓿种植试验的成功,阿鲁科尔沁旗拉开了“立草为业、建设草原、兴旗富民”的序幕,加快了牧草产业向机械化、科技化、产业化发展的步伐。
立草为业 破解发展瓶颈
阿鲁科尔沁旗地处我国北方生态脆弱带,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降水量300 毫米。因为干旱等自然灾害和超载放牧,草场退化、沙化现象十分严重,草畜供求矛盾日益凸显。阿鲁科尔沁旗通过反复论证,在地域广阔、气候适宜、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人工种草产业,破解了牧草产业的发展瓶颈。2008年5月,阿鲁科尔沁旗第一个节水紫花苜蓿项目试验成功,以开发小面积节水人工草地带动牧草种植产业发展,把大面积天然草原从牛羊过度啃食和践踏中解放出来,使草场得以休养生息。
绍根镇乌丹陶海嘎查牧民海龙,是全旗第一批人工种植牧草的牧民之一,他的草场位于阿拉迪芒哈沙带。2013年,海龙人工种植紫花苜蓿500 亩,亩产达到800 公斤,当年牧草销售收入近60 万元,极大地激发了他种植牧草的积极性。截至2020年,通过整合租赁嘎查牧民草场,海龙人工种植牧草面积达4400 亩,纯利润达160 万元,已经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牧草种植大户。自己致富后,他还动员嘎查牧民一起种植牧草,进一步增加了牧民收入,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
阿鲁科尔沁旗审时度势,科学布局,将南部绍根镇、巴拉奇如德苏木两个地区确定为重点区域,从2011年起,以每年不低于20 万亩的面积,鼓励支持企业和牧民大力种植以紫花苜蓿为主的节水型优质牧草。紫花苜蓿有防风固沙和改良土壤的作用,在沙化草原上,采用机械化方式科学种植优质牧草,亩产可达1000 公斤以上,是当地天然牧场产草量的20 多倍,用水量仅为传统灌溉的1/3。目前,草业核心区植被盖度已从2008年不足10%提高到90%以上,当地小气候明显改善。
惠农为本 增加群众收入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阿鲁科尔沁旗优质牧草产业逐渐形成了企业独资建设、企业(合作社)与牧户联合建设、牧户与牧户联合建设三种发展模式。全旗通过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大资金投入,吸引了许多大企业入驻,推动了优质牧草种植等草产业的发展。目前,美国辛普劳公司、中国首农集团、亚盛田园牧歌草业公司、蒙草生态集团、伊利集团、秋实草业公司、内蒙古草都集团、绿田园公司、澳亚集团等25 家企业已入驻阿鲁科尔沁旗,主要从事牧草种植、草品加工以及畜牧养殖。2020年,全旗优质牧草产量达到65 万吨,商品草产量占全国商品草总量的近1/5,实现产值12 亿元以上,带动相关产业产值近10 亿元。阿鲁科尔沁旗生产的优质紫花苜蓿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水平,远销华北地区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等地,成为蒙牛、伊利、三元、光明、辉山、澳亚、现代牧业、完达山等国内乳业龙头企业重要的饲草供应基地。
在当地大型草业公司的带动下,牧民鲁日布扎木苏种植紫花苜蓿2700 亩,每年卖草100 多万公斤、牛羊100 多头,纯收入达200 多万元。为了扩大规模,鲁日布扎木苏租用了部分嘎查牧民的草场,苜蓿价格高的时候他就卖草,价格低的时候便用草喂牛,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增收。短短几年,鲁日布扎木苏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
立草为业,惠农为本,阿鲁科尔沁旗广大农牧民通过草牧场流转收入、工资性收入和生产性收入实现了增收致富,其中带动1400 余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800 元以上。
发展草产业之前,当地草牧场流转价格每亩仅15 元,目前每亩流转价格已达300~400 元。3500户牧民向企业流转草牧场64.5 万亩,其中贫困户280 户784 人,年人均增收4600 元。农牧民将土地、草牧场承包给企业、合作社后,被聘用到企业、合作社务工,目前有2000 余名农牧民成为产业工人,其中贫困人口324 名,年人均增收4 万元。在草企业的带动下,800 余户农牧户种草近21 万亩,户均增收2 万元以上,1000 余户农牧民以土地入股21 家牧草合作社获得分红,年人均增收2800 元以上,实现了草原绿起来、牧民腰包鼓起来的目标。
创新发展 延伸产业链条
走进绿田园公司牧草加工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随着生产线一道道工序的逐步完成,最终草颗粒成品一次性装袋入库。该公司的牧草加工项目设计年生产能力15 万吨,采用先进设备和生产工艺,生产苜蓿草颗粒和苜蓿双压草捆产品,一期工程年产草颗粒5 万吨。项目投产后,阿鲁科尔沁旗在发展优质牧草产业的基础上,引进有实力的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采取外卖和就地转化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发展草产品深加工、养殖、育肥及奶业、食品加工业等产业,积极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畜牧业品牌,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了富民增收。
优质牧草的科学种植拉动了全旗奶牛、肉牛、肉羊等养殖业蓬勃发展,实现了优质牧草就地转化增值,为奶肉食品精深加工提供了稳定的高端饲草料来源,形成了“种、养、加”一条龙的绿色循环产业链条。澳亚牧场是赤峰地区规模较大的现代化畜牧业龙头企业,入驻阿鲁科尔沁旗后,采用国内外先进的饲养管理模式和挤奶方式,实现了规程标准化和管理规范化。目前,已建成3 个牧场,养殖奶牛3.6 万头、肉牛5000 头,日产鲜奶达到400 吨以上,实现年销售收入5 亿元。
随着草产业的日益壮大,当地一些附属产业链条正不断延伸。天山口镇鼎盛农牧业机械合作社从事播种、割草、搂草、捆草及运输一条龙服务,投入近1000 万元购买了25 套先进牧草收割打捆设备,年收割能力达15 万亩,借助全旗优质牧草产业的优势不断发展壮大。
阿鲁科尔沁旗还注重发展草业旅游业。通用机场通航后,阿鲁科尔沁旗正在谋划打造空中旅游,游人可以一览百万亩人工牧草场的壮美风光,让牧草变成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旅游资源。
目前,阿鲁科尔沁旗优质牧草基地是全球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人工牧草基地。2013年,阿鲁科尔沁旗被中国畜牧业协会命名为“中国草都”;2017年,被全国标准化委员会命名为“全国紫花苜蓿标准化种植区”。如今,阿鲁科尔沁旗牧草产业已成为增绿、富民、强旗的强大引擎,不断擦亮“中国草都”这张享誉全国的绿色名片。
阿鲁科尔沁旗巴雅尔草业公司首茬牧草打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