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部配合法(六)
2021-11-01许晓俊
许晓俊
为获得字形完美之艺术效果的部首偏旁之合理配合方法,历代书家论述甚多,其见解亦大同小异。清王澍、蒋衡总结前人之说著《分部配合法》,是清代书论中论述结构的经典之一,以偏旁部首为中心,讲解另外部件与之的关系。在教学应用中,教学内容有四个方面:笔画的形态巩固、笔顺关系、偏旁部首中每个笔画之间的构成关系(教学重点)、影响构成关系的因素(教学难点)。
八、双耳旁
双耳旁分在左(阜)和在右(邑),又称“左耳旁”和“右耳旁”。
(一)《分部配合法》曰:“阝在左者宜狭,以让右,住处用垂露。收笔意向右上。相让之字,弯钩宜缩,切忌侵占。”
左耳旁要写得窄长,不易宽,左部让右部,横撇弯钩部分的横不宜长,可上斜,横太平容易抢占右部位置。竖长且收笔调锋作垂露状,为了与右部呼应,收笔时笔意向右上,与右部第一笔的起笔形成笔断意连的呼应关系。右部形态较大,且右上有长横或撇画等向左伸的,左要让右,弯钩不宜向右下伸,形态宜缩且偏左,不能侵占右部的位置。如“阳、阴、降”等字。
(二)构成关系
横撇弯钩呈左合右开之势,横上斜,撇斜直,长度相当。弯钩的弯向右下斜,出钩处与上折处齐或偏左,不能超过上部,钩略上斜,整体形态略偏长。长竖的长度是横撇弯钩的两倍左右。竖的起笔与横相接,相接点有变化,偶有相离,若即若离。竖的总体形态长直,中间可略有弧度,呈向势,中段可略向左弧,如“降、陶、陈”等字。
(三)影响构成关系的因素
1.右部形态取横势的,左部竖画不宜太长,如“陶、陪”等字,左右相称。
2.右部形态取纵势的,左部竖画稍长,整个字右稍长,右部形态上收下放,如“陈、隐”等字,横撇弯钩可略宽,上部形态互补。
3.右部上宽下窄的,左部竖要长,左部整体可比右部稍长,横撇弯钩则要窄,不得与右上宽部相冲撞,以求避让。如“阶、陛、陡”等字。
4.右部上放下收,有长撇左伸的,左部弯钩要避让,弯钩向左回缩,撇与出钩处可相接紧密。如“阴、降、附”等字。
5.在行书中,左耳旁宜缩,横撇弯钩往往把撇与弯连成一笔,形似横折钩状,左竖往往出锋向右上与下一笔呼应。如“阴、附、隮、阳、险”等字。
(四)《分部配合法》曰:“阝在右者,宜阔而长,以配左,左高右低,住脚用悬针。”
右耳旁形态稍宽略长,长度和宽度要与左部的形态相匹配。有右耳旁的字,上部左高,下部右低,字形的左下部留出较多空白,长竖的尾部不宜太重,收笔应出锋,形似“悬针”。
(五)构成关系
由于右耳旁形态宜大宜宽,横撇弯钩呈长形,横画的斜度比左耳旁略平,撇则比横要长,使形态趋长,弯钩向右下斜,出钩处比上部折角偏右一点,以求字形平稳。长竖直挺,竖的起笔一般比横高,长度是横撇弯钩的一倍至两倍,如“部”字。
(六)影响构成关系的因素
1.左右所占相当的,竖画较长,左高右低参差幅度较大,如“郎”字。
2.左部比右部略宽,特别左部的横画越长,左伸之势越多,右竖则越短,反之则越长,如“部”字。
3.左部有撇,向左伸展,则左部比较宽,右部与之相配,亦可稍宽,竖则比左部略低,参差幅度较少,如“都、邪、郡”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