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2021-11-01陈路
陈路
(徽商职业学院电子信息系,安徽 合肥 231201)
“互联网+”背景下,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明确指出坚持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已经成为今天中国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1],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创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创新、创业的总体能力。只有不断创新,才不会被社会淘汰。在此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又一战略性问题。
1 现状与背景分析
“互联网+”战略的落地和提速,信息安全成为互联网行业中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互联网+”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2]。 为满足社会对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需求,近几年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面向信息安全与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信息安全技术”课程,建立了信息安全专业实训室,并组建了一支有梯度、跨学科和多专业融合的教师团队。但从近三年的教学和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仍存在以下不足。
教学资源、教学案例方面。“信息安全技术”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涉及密码学、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安全与安全产品、信息对抗等多领域[3],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全面掌握信息安全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才能让学生真正把握和应用各种安全技术和产品,能根据网络安全的变化不断调整安全措施,适应新的网络环境,满足新的网络安全需求。但课程自开设以来,教学资源理论偏多,实践案例较少,部分实验对硬件环境要求较高,现有的实验设备不足以支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培养出的信息安全人才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
实践教学、学科竞赛方面。为了更好地实施信息安全课程教学,课题组教师借助各类网络攻防实训平台,例如Windows XP、Server 2003/2008/2012 和 CentOS、Ubuntu、Kali、RedHat 等,按照《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的要求开展加固网络、安全架构、渗透测试等实验实训,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了部分实践环节,也组织学生参加了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践教学效果较差,竞赛成绩与兄弟院校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教师团队、业务能力方面。“信息安全技术”课程自开始以来,经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师资队伍业务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但随着互联网资源井喷式的增长,学科前沿知识也呈现指数级增长,如何在浩瀚的网络资源中挖掘适合本校学生的资源,教师业务能力如何紧跟学科前沿知识的发展等,都成为了迫在眉睫解决的问题。
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随着全民信息安全意识的逐步提升,信息安全技术人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高校在培养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时,也应注重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大部分学生仅限于感性认知层面,而对于理性认知层面较为淡薄。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偏向于一言堂,导致学生通常只完成教师演示的部分,缺乏自主发挥的创新部分。而作为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完全可以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4]。
2 研究内容
为了更好地解决创新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不完备、教学实践滞后于企业工作岗位需求等问题,针对“信息安全技术”课程教学和学生培养现状,让学生将所学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构建相对应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实践活动体系和管理制度体系,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特制定以下研究内容。
调研现阶段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结合企业用人实际和学生情况,分析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分析大学生的就业现状。通过问卷访谈和企业调研,分析并总结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找出学生实际能力与企业需求间的差距,借鉴兄弟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信息安全技术”课程教学实际,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构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对现阶段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分析和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结合课程实际,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从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打造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创业实训等方面构建创新创业型的课程培养模式。
3 改进的教学模式
结合研究内容和学生实际,特提出“学—思—建”“学—用—创”双效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即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企业实践、行业培训和竞赛指导等学习学科前沿知识,依据学生实际实时建立教学资源库,付诸于教学实践,同时反复思考并探讨课程改革模式。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依托竞赛、社团等组建兴趣小组,及时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普及信息安全法律相关知识,使学生能通过课程基础实验的学习,掌握信息安全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基础操作,并能用于常规的攻防项目训练和参加学科竞赛、社团,能有效提升实践技能和信息安全职业素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学—建—思”“学—用—创”双效结合的教学模式如图1 所示。
图1 “学—建—思”“学—用—创”双效结合的教学模式
4 结语
为了更好地解决创新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不完备、教学实践滞后于企业工作岗位需求等问题,针对“信息安全技术”课程教学和学生培养现状,研究了适合本校特色的“信息安全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建立起教学资源库,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让学生将所学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构建相对应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和实践活动体系管理制度体系,逐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