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茎基腐病药剂防治试验示范
2021-10-31徐小娃杨艳会
徐小娃 杨艳会
近年,小麦茎基腐病在沁阳市发生愈来愈重,发生面积愈来愈大,已从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给沁阳市小麦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小麥种子处理是控制土传病害、种传病害、地下害虫和蚜虫等主要病虫害的关键措施。为筛选出适合本地的种子处理剂,2020—2021年度河南省植保植检站在沁阳市进行了几种不同种衣剂的对比试验,以期更好地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服务。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沁阳市王召乡段庄村,试验田块集中连片、盐碱地,种植小麦品种百农4199,肥力中等,栽培及田间水肥管理条件相同,小麦茎基腐病发生较严重。
(二)试验药剂
1.种子处理用20%三氟吡啶胺悬浮剂,酷拉斯(27%苯醚·咯·噻虫)悬浮剂,来自先正达公司。
2.种子处理用31.9%戊唑·吡虫啉悬浮剂(奥拜瑞),来自拜耳公司。
(三)试验设计
本示范试验共设4个药剂处理区和1个不拌种的空白对照,分别为:处理1,每100 kg种子用酷拉斯制剂200 mL;处理2,每100 kg种子用酷拉斯制剂200 mL +三氟吡啶胺200 mL;处理3,每100 kg种子用酷拉斯制剂200 mL +三氟吡啶胺300 mL;处理4,每100 kg种子用31.9%戊唑·吡虫啉悬浮剂400 mL;处理5,不拌种,作为空白对照(CK)。各处理区面积0.16 hm2,不设重复。各处理之间设置0.5 m隔离行,试验田四周设置保护行。各处理除播种期种衣剂包衣方案不一样外,其他时期管理包括病虫害防治,都由农户采用相同措施统一自行管理。
(四)试验调查
试验田统一拌种,2020年10月19日播种,每667 m2播种量18 kg。播种时,每667 m2施根力多40 kg,聚谷氨酸5 kg,种肥同播。
1.作物的安全性。小麦出苗后3 d、7 d,观察出苗是否正常,各部位是否有褪绿、灼烧、斑点等明显的药害症状。若有药害,详细描述药害症状;若没有药害,明确记录(表示为0)。观察苗的长势,对各处理苗的长势进行评价。
2.出苗情况调查。出苗期观察各处理之间出苗时的差异。大约60%出苗时的天数为出苗时间。齐苗后,每处理3点取样,每点调查1 m双行小麦基本苗,折算每667 m2基本苗和出苗率。
3.小麦茎基腐病防效调查。于小麦返青期后、拔节期、灌浆期进行3次小麦茎基腐病防效调查。
小麦返青期与拔节期调查为每处理5点取样,每点50株,分别调查小麦茎基腐病病级,计算病指防效。
返青期小麦茎基腐病调查分级标准如下:
0 级,整株无变褐症状;
1 级,植株仅第 1 叶鞘变褐,且变褐面积不超过 1 /2;
2 级,植株仅第 1 叶鞘变褐,且变褐面积超过 1 /2;
3 级,植株仅第1叶鞘变褐,变褐面积超过 1 /2,
且褐色加深;
4 级,植株第 2 叶鞘变褐;
5 级,植株第 3 叶鞘变褐或植株死亡。
小麦灌浆期调查为每处理5点取样,每点50株,分别调查小麦茎基腐病病级,计算病指防效。每处理5点,每点调查0.25 m2,随机套取0.25 m2小麦,调查面积内总穗数及白穗数,计算白穗率及防治效果。
小麦茎基腐病灌浆期植株茎基部病情分级如下:
0 级,整株无变褐症状;
1 级,根部有变褐现象;
3 级,地上部分第 1 茎节有变褐腐烂现象;
5 级,地上部分第 2 茎节有变褐腐烂现象;
7 级,病斑超过第 2 茎节,但无白穗;
9 级,病斑超过第 2 茎节,出现白穗。
(五)测产
理论测产收获前,每处理5点取样,每点0.67 m2样方,对样方内的麦穗脱粒、充分晾晒后、称质量、计算每667 m2产量。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一)小麦出苗情况及安全性(见表1)
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5出苗时间均为10月26日,处理4的出苗时间为10月28日。
4个药剂处理中只有处理4较对照晚2 d,其他与对照一样。4个药剂处理对小麦都比较安全。刚出苗时处理4小麦长势较差,之后返青期至灌浆期各处理长势无明显差别。
(二)小麦茎基腐病防效调查及测产(见表2)
以上3次调查显示,4个药剂处理都有效果。不同时期调查,处理3都显示出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性较好。从控制白穗的效果看依次为处理2、处理3、处理1、处理4。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处理3、处理4、处理2、处理1。
从测产情况看: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增长率分别为8.7%、11.6%、 17.4% 、14.4% 。处理3效果显著。
三、小结
综合评价本次试验,处理3对每100 kg种子用酷拉斯制剂200 mL+三氟吡啶胺300 mL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