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小明:双手“酿”出美好生活

2021-10-31

老区建设 2021年17期
关键词:销路酿酒贫困户

张小明,分宜县钤山镇砻里村人,2014年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成功脱贫。面对生活困境,他从不气馁,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患病的父母撑起一片天地,成为了砻里村脱贫致富的典型人物。

直面挫折不气馁

张小明从小家境贫穷,6岁时父亲得了肾炎,不能再做体力活,待业在家。由于常年吃药,家里欠下巨额外债。两个姐姐因交不起学费小学未毕业就辍学在家务农以补贴家用,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靠母亲和两个未成年姐姐的体力劳动。随着父亲身体状况越来越糟、医疗花费越来越大,2001年读完初中的张小明放弃学业,毅然跟随大姐远赴广东打工,微薄的收入全部用于父亲治病。2007年,父亲又不慎从楼梯摔落瘫痪在床,突如其来的意外,使这个本来就困苦的家庭变得更加窘迫。面对瘫痪的父亲、苍老的母亲,张小明十分清楚地认识到,仅靠打零工是没有出路的,只有自己学好技术进行创业,才能改变全家人的命运。

迎难而上不等靠

2014年5月砻里村委通过民主评议大会将张小明一家纳为贫困户,给予了低保补助。虽然政府给了极大地优惠政策、保障措施,但是张小明并不想仅依赖政府,他始终想要靠自己创业致富脱离贫困。

通过观察以及对市场的分析,张小明认为当前米酒市场前景较好,且市场需求还未饱和,钤山也没有专业化规模化的酿酒大户,于是张小明把眼光投向了酿酒行业。2014年通过岳父的介绍,张小明开始酿酒之路。他跟着酿酒师傅了解做酒的过程,当时的老师傅曾说:“酿酒,水特别重要,用好水才能做出好酒,并且留得越久越好喝。”提到好水,激發了张小明灵感,他想到自己家乡那甘甜的山泉水,这是酿出好酒天然的优势。张小明下定决心自己要学会这门技术,他联系了广东省到酿酒厂学习酿酒技术,同时在酒厂附近做零工以补贴家用,通过两年多的学习,张小明已经完全掌握多种酿酒技术。在学习的过程中,他更是爱上了酿酒,每次从酒桶飘出酒香的时刻,他都感觉幸福离他更近一步。随后小明向亲人筹借了一笔钱,从厂家买了一套酿酒设备,逐步开始筹备回家创业的计划。

脱贫路上遇坎坷

2016年7月,张小明回到家乡正式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刚开始村里的人们都不看好酿酒,家里人也不太支持,觉得很难挣到钱,但是小明还是坚定自己的想法。半个多月后,醇香的好酒就酿出来了,但困难却也接踵而至:一是交通不便增加了运输成本。大岗山的公路在维修,交通不便,货车难以通行,眼看着酿好的酒却运不出去,用于酿酒的米也运不进来。二是缺乏启动资金难以周转。酒送到饭店不能立马结账,只有等饭店销售完成后才能结算,导致资金周转周期过长,资金链难以维系。三是酿酒产量大但是销路难以打开。一批米能够酿出的酒比较多,但是由于没有名气,知道的人很少,在这大岗山里几乎是无人问津,没有饭店、经销商购买,酿出来的酒只能积压在作坊里。这让原本看见曙光的张小明又再次皱起了眉头。

帮扶政策出成效

正在张小明犯愁的时候,驻村的第一书记钟星明主动找到了他,给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交通方面可由帮扶干部帮助解决,酒、米由帮扶干部帮助运送。资金方面,村委和帮扶单位帮助他向银行申请小额贷款,作为产业发展的资金。经过实地考察产业可行性,张小明顺利贷款5万元顺利地渡过了难关。

同时,在第一书记的发动和带领下,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积极利用微信平台、电视新闻、新余日报等媒体平台进行推广宣传。凭借良好的宣传和产品优良的品质,张小明的米酒逐渐打开了销路。困境好转之后,张小明给自己的酒坊取了一个新名字“砻里情”。并且扩大酒的种类,在原先米白酒的基础上调制出葡萄酒、桂花酒、劲酒、五粮酒等多种口味。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张小明更加把诚信经营时刻牢记在心,尤其注重酒坊生产卫生和产品的品质,保证让大家喝到健康、放心的纯酿酒。

张小明的酒渐渐打开了销路,每月的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情况逐步改善。2017年,张小明家里人均纯收入远超脱贫标准,真正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光荣地实现了脱贫致富,为本村其他的贫困户做出了榜样。

责任编辑:邵猷芬

猜你喜欢

销路酿酒贫困户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酿酒葡萄获丰收
青稞酿酒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酿酒忘米
人民日报
日本高中生自创猪肉品牌 卖出“香蕉菠萝猪肉”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