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崇义高山茶:好山好茶好风光

2021-10-31吴显偌

老区建设 2021年17期
关键词:高山有机茶叶

涧青连竹色,山静带茶香。沿着新修的水泥路蛇形爬升,一直通向山的最高处。

驻足海拔1360米的山巅,极目远眺,三四十厘米高的茶树随山势起伏绵延、纵横交错,身着客家传统服饰的采茶女半蹲其间,随着双手上下翻飞,嫩嫩的茶尖尽入背篓。这里是崇义县上堡万长山茶场,昔日的荒山野岭,如今漫山翠绿。

变化,承载着崇义生态茶业、立体茶业、观光茶业的茶旅融合理念,见证着崇义高山茶产业发展之路。

禀赋:绿水青山孕育一方瑰宝

北纬25度、年平均气温17.9度、全年日照1385小时、森林覆盖率88.3%、昼夜温差大、雾多湿度大……崇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独具特色的物产。高山茶,就是典型代表。

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滋养出的茶叶品质极佳,风味独特。明嘉靖三十二年县志记载,“本县地方产绿茶,味醇而气馥,每于岁春省令茶户办荐新茶”。“龍归茶”唐朝时称为绝品,清朝时为皇宫贡品。民国25年,崇义阳岭茶曾获浙赣特产联合展览会一等奖。2011年检测显示,崇义茶叶天然富硒,在江西属首次发现。

瓶颈:茶在深山无人识

悠久的茶叶生产史、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却打不开市场、卖不上价钱,是长期以来困扰崇义茶农茶企的“心病”。得天独厚的茶种植环境,和品牌影响力弱、龙头企业少、产业延伸贫瘠等问题,形成了巨大反差。

产业发展失去了效益,必然成为无源之水,走下坡路。前些年,“本地人买外地茶”司空见惯,甚至政府机关、国有企业用的都是其它地方生产的茶叶。“手捧金饭碗去要饭”,出路到底在哪里?

破局:茶旅融合,一泓活水入池来   穷则思变,变则通。

怎样把生态优势融入茶产业发展,实现效益最大化?经过充分调查论证,崇义明确了茶旅融合的发展思路,通过做强龙头企业、做优茶叶品质、加强产业融合,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经济效益。以生态茶业、立体茶业、观光茶业为一体的茶旅融合理念,成为崇义茶产业发展的突围路径。

政策扶持。好政策创造好平台。崇义县2009-2023年茶产业规划、茶产业发展奖励和补助办法、2011-2020年茶产业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扶持政策等系列优惠政策,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台,成为鼓励农民种植茶叶、扶持茶企发展的“催化剂”。借着深化绿色金融改革的春风,绿色企业认定方法、绿色项目认定方法、绿色保险、特色农产品气象指数保险、产量保险、价格指数保险、收入指数保险等独具特色的政策措施加速落地,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生态化种植。好茶要卖出去、卖出好价钱,不仅需要好的茶文化、茶生态,更离不开对茶叶品质的源头把控。为规范统一茶市场,崇义组建了高山茶行业协会,全县15家茶企全部入会,统筹推进标准化生态茶建设。所有茶企均按照有机茶的生产标准,从育苗到种植、从施肥到防虫、从采摘到加工,严格监管各个环节,从源头上保证出产茶叶的高品质。所有茶场基地均按照“有机生态化、茶树良种化、产品多元化”思路,实行绿色有机种植,全部引用山泉水灌溉、施用特种有机肥,不打农药,用黄色粘虫板等方式解决虫害问题。

唱响优质品牌。酒香也怕巷子深。综合评价茶树生长环境、气候、土壤等条件,崇义明确了“高山、有机、富硒”的茶叶品牌方向。在北麓湾三产示范园,建设“崇义高山茶”展示中心,4家重点茶企业进驻,有效发挥了品牌营销窗口作用。大力实施区域公用品牌战略,整合龙归、雪竹春等企业品牌,统一使用“崇义高山茶”公用品牌,实行“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双牌共建模式,改变了以往品牌杂、多、小的状况。发挥“高山、有机、富硒”优势,引导和鼓励上堡茶叶公司、馨阳岭茶叶公司等县内重点茶企,积极开展高山茶品质认证。积极组织茶企参加国内外各类大型茶事活动,先后承办、参加第十五届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赣州市第二届“赣南高山茶”品鉴暨品牌宣传推进会等活动。崇义相继获评“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优质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从茶区到景区。茶产区优越的生态美景,本就是发展旅游的绝佳之地。在推进茶旅融合的过程中,崇义积极构建茶产业、茶经济、茶生态、茶旅游和茶文化互融共进、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过去单纯的茶区茶园,已经成为集基地、加工、体验、休闲、观光、购物、文化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从茶区到景区,一方面源于茶区旅游环境的不断优化,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崇义推进茶园标准化开发、生态化管理,如按4A级景区标准,打造占地3000余亩的万长山茶旅结合综合示范园,按3A级乡村旅游点标准,打造集“产、教、学、研、游”于一体的乐洞龙归茶场乡村旅游示范点;另一方面,也源于茶旅融合活动的持续做旺,崇义构建了“四点三线”茶旅融合体系(四点即万长山、赤水仙、乐洞龙归、馨阳岭四大茶场,三线即三条“茶山行”精品旅游线路),在推介茶文化、打响“崇义高山茶”品牌的同时,更做旺旅游人气。

蝶变:香茗春似锦

茶产业结构布局不断优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茶叶功能区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通过淘汰非功能区劣势茶园,保留部分特色茶区并加以优化,有效扩大了优势产区茶园面积,优势产区茶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良种化率高于90%, 产量850吨。另一方面,通过突出本地特色,顺应市场需求,调优了茶类结构,形成了以优质绿茶、白茶为主,红茶、青茶共同发展,生态野生茶兼顾的产业发展模式,全县绿茶优质率明显提高,春茶占全年份额大幅度增加,名优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发展迅速,多元化的产品结构有效增强了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

“崇义高山茶”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得益于高起点定位和“高山、有机、富硒”产业发展方向,崇义新上企业、新开发基地均按照有机茶生产标准进行管理、申报有机认证,目前已有4家企业基地通过有机认证,总面积达5000余亩。通过积极开发名优品牌,加大以“崇义高山茶”为母商标的建设与宣传力度,崇义茶叶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近年来,崇义高山茶在各类名优茶评比中获得世界佳茗大奖1个、金奖28个,在第十五届国际茶文化节上,崇义“馨阳岭毛尖”和“馨阳岭白茶”茶叶获得国际金奖;“崇义高山茶”2018年7月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0年荣获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

旅游产业发展活力持续释放。通过以茶促旅、以旅带茶,发展复合业态,既提升了茶叶品牌效益,更做旺了旅游人气,极大释放了旅游产业发展活力。特别是近年来通过组织开展万长山“茶山行”高山帐篷节、龙归“茶之旅”研学等活动,短时间内接待游客和品牌商近万人。每逢茶季,游客纷至沓来,春来踏青采茶品茶,夏来避暑乘凉赏茶,游客其乐融融,茶农茶企经济效益倍增。

作者简介:吴显偌,崇义县政府办公室。

责任编辑:朱晨光

猜你喜欢

高山有机茶叶
《牛采茶叶》
2021年5月国际茶叶拍卖市场行情
太阳、高山
有机白菜
喝有机
乱倒茶叶导致美国独立
2016年高考“有机推断与合成”试题例析
李琪,历奇(11)
便携式茶叶
高山海岛踏歌行(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