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升湖北工业本质安全水平的思考

2021-10-31周开斌林才旺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湖北省本质工业

周开斌 林才旺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升级,湖北省工业本质安全总体水平大幅提升,安全事故大幅下降,但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安全事故率反弹,不确定性、反复性特征显露,迫切需要进一步从本质安全入手,降低工业生产事故发生概率,进一步提高工业安全生产整体水平。

一、湖北省工业本质安全跃上新台阶

(一)工业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体制更加健全

十八大以来,湖北工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严抓“两个主体”和“两个负责制”“三管三必须”、安全生产考核“一票否决”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明晰,安全生产深入人心。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工业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建立了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管理机制,积极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依法行政,工业生产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日臻完善。

(二)安全事故高发的行业实行关改搬转

在全省开展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三年专项治理行动,涉及16个市州、148家企业,2018年以来已经搬迁改造企业106家。出台《湖北省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任务清单》,涉及全省长江、汉江、清江段沿江15公里范围内15个市州478家企业,截至2021年7月,全省累计完成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任务清单企业417家,其中:关闭94家、改造159家、转产58家,完成总任务清单的87.2%。

(三)易发安全事故的落后产能基本淘汰

“十二五”期间,湖北省针对13个重点行业开展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涉及企业195家,淘汰炼钢产能824.8万吨、炼铁257.6万吨、铁合金6.9万吨、电石13万吨、电解铝12.7万吨,涉企数、淘汰量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多的。“十三五”期间,湖北297处煤矿关闭退出,压减粗钢产能780万吨,淘汰低效、落后水泥产能468.7万吨,炼铝企业全面退出或转移。全省仅有7处正常生产矿井,已实现高档普采和安全监控系统升级联网,行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安全生产智能化监管明显提升。

(四)工业技术装备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2017年,湖北滚动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3年来,累计实施技改项目1.16万个,完成投资1.2万亿元,技术改造投资额占到工业40%,规模以上企业基本进行了技术改造,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升。

二、湖北工业安全生产仍面临较复杂形势

(一)行业场景泛在化,工业安全掌控难度高

工业安全生产不稳定因素多而广,涉及毒、温、电、燃、爆、辐射等多类型因素;煤、电、油、气等多类型能源;化工、金属等多样化的原材料,生产加工、存贮、运送等多类场景,发生安全及风险潜在因素多,防控要求高,只有从本质安全入手,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概率。湖北是我国41个大类行业最全八省市之一,有564个小类行业,是全国最多的省份之一,庞大的工业体系和行业规模,工业安全生产任务更加艰巨。

(二)中小企业数量多,人员安全素养参差不齐

从湖北省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数据来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520个,大型企业309个,中型企业1498个,小型企业13713个,中小企业占比达到98%;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湖北数据,全省工业法人单位10.04万个,法人工业从业人员416.54万人,工业单位均值41.49人;个体经营户18.64万个,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61.51万人,单位均值3.3人。中小企业比重大,从业人员数量多、来源多头,进城务工人员占比逐步增大,分布在各个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操作技能水平和自我防护安全意识不一,不适应安全生产的要求,而安全培训、教育又相对滞后,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

(三)装备升级改造任务重,安全潜在风险较高

工业生产装备品类万千,重大先进基础设备,重要的机械、电子基础件,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所需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等品类多,更新快,涉及广泛,加大了安全生产挑战和事故风险概率。一方面工业设备老化,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受限,扩大再生产的准备不足。2019年,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计42530.8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净额总计12233.1亿元,固定资产原值总计25092.16亿元,固定资产累计折旧12195.02亿元,平均固定资产成新率达到48.75%。另一方面部分企业负债水平较高。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负债合计22178.45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达到52.14%,财务风险系数增加,资产偿债能力较弱,设备升级改造动力不足。同时,部分行业重大技术攻关缺失,许多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给安全生产留有本质隐患。

(四)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执行标准不严

不少行业技术、安全、能耗、环保、质量不达标,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还一定程度存在,法律法规准入门槛低。行业安全生产标准、技术规程、设计规范,有的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特别是部分企业安全设施和管理措施不达标较为普遍,不能够严格执行标准的现象常有发生。

三、提升工业本质安全的对策措施

(一)生产力布局园区化集群化

园区化、集群化生产力布局,是由工业行业特点派生、从宏观上提升工业本质安全的必选路径,有利于集中建设生产安全基础设施,强化集中监管和数字化生产安全转型。通过集群发展,从产业链上整体提升行业安全水平。统筹全省生产力布局规划,突出产业特色,推进企业布局园区化、产业发展集群化,强化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聚集各种生产要素,实现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和资源有效利用,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工业智能化,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升产业层次,推进湖北省经济安全健康持续发展。

(二)企业本质安全要素全息化

本质安全是循序渐进的长期性系统工作,人是核心,设备是基础,制度是關键,环境是外部条件。企业是本质安全基础和责任主体,需要持之以恒地以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为前提,强化设备安装、运行、维护中的安全管理和技术革新力度,建立和优化安全管理科学体系,积极应对时空环境的变化,各要素有机地融合起来,才能有效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三)“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转型化

积极培育“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协同创新生态,加速工业转型升级,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提升安全管控数字化水平,以实现生产安全可知、可视、可预测、可管控;通过工业互联网在安全生产中的融合应用,以海量应用加速产品、生产工艺、测试工具等工业基础能力迭代优化;通过培育安全生产行业解决方案,以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控能力;通过协同部署、聚焦完善标准体系、培育解决方案和强化综合保障;通过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实现重点安全生产领域少(无)人化发展。

(四)本质安全管理制度化

从严抓“两个主体”和“两个负责制”安全工作基本责任制度,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建立、落实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从严抓“三管三必须”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形成各个方面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格局;从严落实安全生产考核“一票否决”;从严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隐患排除和风险防范,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周开斌,湖北省无线电监测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林才旺,湖北省无线电监测中心一级主任科员)

猜你喜欢

湖北省本质工业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放缩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