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国际竞争力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

2021-10-31张一婷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比重工业国家

张一婷

从经济、工业、科技、国际影响力四个维度,对我国与七国集团国家以及澳大利亚和印度(以下简称“G7+国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与“G7+国家”的实力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甚至有所赶超,但部分领域质量效益有待提高。展望“十四五”及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在经济、工业、科技以及国际社会等领域的影响力都将继续提升,但需关注来自“G7+国家”的竞争。

一、我国与“G7+国家”经济总量差距预计持续收窄,但在质量效益上仍有进步空间

从经济总量看,我国有望加快缩小与“G7+国家”的差距。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以现价美元计算,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4.7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17.4%,相当于美国GDP的70.3%,G7国家的38.1%,“G7+国家”的34.5%。IMF预测,到2025年,我国GDP将达到22.5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上升至19.4%,相当于美国GDP的84.1%,G7国家的46.5%,“G7+国家”的41.3%。展望“十四五”时期,我国占全球比重将上升2个百分点,印度、英国分别上升0.4和0.1个百分点,加拿大、澳大利亚基本持平,其他“G7+国家”占全球比重不升反降,其中美国下降1.7个百分点。英国智库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CEBR)的研究指出,我国经济率先从新冠疫情中复苏,有望于2028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较其疫情前的预测提前5年。

从质量效益看,我国在人均产出水平、生产效率等指标上与“G7+国家”仍存差距。一是人均GDP远不及G7国家,远高于印度。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人均GDP为10216.6美元,约为美國的1/6,澳大利亚的1/5,德、加、英、法、日等国的1/4,而印度人均GDP仅为2099.6美元。二是全要素生产率不及G7国家,略高于印度。圣路易斯联储银行(FRED)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仅为美国的44.2%,印度为美国的43.8%,而德、法、加、澳、英、意、日分别为美国的90.8%、88.8%、83.9%、83.8%、76.7%、70.8%、63.5%。三是城镇化率低于G7国家和澳大利亚,但高于印度。世界银行数据显示,若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衡量城镇化率,2019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而日本高达91.7%,澳、英、美、加、法等国均高于80%,印度仅为34.5%。四是单位能耗的生产效率较低,不及“G7+国家”。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以2011年不变价购买力平价美元计算,2014年我国每单位能耗创造的GDP为5.3美元/千克石油当量,而美、德两国分别为16.5、15.9美元/千克石油当量,印度为8.0美元/千克石油当量。

二、我国工业和制造业规模继续领跑全球,但来自“G7+国家”的竞争压力仍然较大

从工业规模看,我国高居全球各国首位。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9年,以现价美元计算,我国工业增加值为5.5万亿美元,占GDP比重为38.6%;美国工业增加值为3.8万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二,占GDP比重为18.6%;日、德、印工业增加值分别为1.4、1.0、0.7万亿美元,分列全球第三、四、五,占GDP比重分别为29.1%、26.7%、24.8%。我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全球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中国的产量占居全球第一。制造业方面,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跃居第一制造业大国;据统计,2018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份额达到28%以上,是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以高铁、5G为代表的行业领先全球,截至2020年末,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3.8万公里,占据全球高铁网的七成;建成5G基站约72万个,占据全球5G网络连接的七成。

从发展趋势看,美欧还将继续推进再工业化,印度将加快推进工业化,我国工业和制造业发展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近年来,美、德、英等欧美发达国家持续推进再工业化进程,纷纷制定本国工业发展规划,促进制造业回流,意在夺回制造业高地。同时,美欧等国家相继通过外资安全审查、出口管制等措施保护本国制造业,新冠疫情也进一步加速发达国家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化”进程。印度作为全球人口第二大国家,依托人口、市场、成本等优势,承接了包括我国在内的产业转移,其工业和科技发展也对我国形成竞争。

三、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与美欧等发达国家虽仍存差距,但科技创新能力正在加速提升

从科技发展水平看,我国与部分“G7+国家”间仍存不小的差距。彭博社发布的2021年创新指数排名显示,我国位列全球第16位,德、澳、美、日、法分列第4、10、11、12、13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显示,我国位列全球第14位,美、英、德、法分列第3、4、9、12位。具体看,我国研发支出(R&D)虽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相对偏低。经合组织(OECD)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R&D占GDP比重为2.2%,而日、德、美R&D占GDP比重分别为3.2%、3.2%、3.1%,且也呈上升趋势。欧盟发布的《2020版欧盟工业研发投入记分牌》进一步指出,2019年全球研发投入前2500名企业中,中国上榜企业536家,仅低于美国的775家;但研发投入总额1188亿欧元,低于美国的3477亿欧元、欧盟的1889亿欧元。

从创新实力看,我国后发优势明显。WIPO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体系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达68720件,增长16.1%,连续2年位居榜首;美、日、德的申请数量分别为59230、50520、18643件,受疫情影响,除美国增长3.0%,日、德分别下降4.1%、3.7%。

四、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但仍面临“G7+国家”的竞争

猜你喜欢

比重工业国家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一种简易实用的液体比重计对陶瓷砖喷釉工序的改善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