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卵孢白僵菌防治枫杨刻蚜试验

2021-10-31聂建义

南方农业·中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潜山化学防治防治效果

聂建义

中图分类号:S476文献标志码:B DOI: 10.19415/j.cnkl.1673-890x.2021.08.025

枫杨刻蚜[ Kurisakia onigurumi( shinji)]为群蚜科( 工helaxidae)刻蚜属(Kurisakia)昆虫,成虫呈浅绿色,无翅孤雌蚜中胸腹岔有淡色短柄,小型越夏蚜身体分布栉齿状体,有翅孤雌蚜腹部第1~6节具有中斑、第7~8节具有1横带。枫杨刻蚜主要为害枫杨(P工erocaryas工enop工era C.DC.),在枫杨叶的背面和嫩梢吸食汁液,造成树叶畸形,严重时减弱树势。枫杨刻蚜在安徽省潜山市1年发生3代,越冬卵3月孵化,5月中下旬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呈现越夏岈形态型越夏,分布于叶脉和叶边缘处,对枫杨不造成为害[2].

枫杨是安徽省潜山市乡土树种,在潜山市“四旁”以及河堤分布较多,是潜山市重要的绿化树种和景观树种。近年来,潜山局部枫杨发生枫杨刻蚜,不仅影响枫杨树势,还影响景观。为探索枫杨刻蚜生物防治措施,开展卵孢白僵菌防治枫杨刻蚜试验,以减少化学防治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口1,维护蜂业安全发展,维护虫媒授粉作物安全[4—5]。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20年4月下旬在安徽省潜山市潜水河湿地公园河堤绿化带、潜山市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三祖寺景区绿化带、潜山市梅城镇皖光苑外侧进行,选择枫杨刻蚜虫口密度较多的枫杨作为试验样株。试验样株分布如表1所示。

1.2 试验药剂

选择卵孢白僵菌[ Beavueria 工enella( Delacr.) Siem]粉剂、可湿性粉剂两种剂型,采取喷粉和喷雾施药方式进行防治。卵孢白僵菌粉剂购白江苏射阳神微微生物菌种科技有限公司,登记证件号为微生物肥( 2016)临字( 3448)号,规格为200亿CFU.g。1,含量≥99%,水分≤2%;卵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购白山西绿海农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农药登记证号为PD20180788.规格为≥150亿CFU.g-1。

化学药剂选用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38%吡虫·噻嗪酮悬浮剂,农药登记证号为pd20160514,农药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为HNP46008-A9408,有效成分为吡虫啉4%、噻嗪酮34%。

1.3 试验设计

分别使用卵孢白僵菌粉剂(200亿CFU.g1)喷粉、卵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150亿CFU'g‘)稀释150倍喷雾、卵孢白僵菌粉剂(200亿CFU.g。1)稀释200倍喷雾进行防治试验,其中卵孢白僵菌粉剂(200亿CFU'g。1)稀释,按照菌粉:洗衣粉:水=1:0.2:100比例混匀后过滤,再进行喷雾。对比试验吡虫·噻嗪酮(对照试验)38%悬浮剂稀释1 000倍喷雾。4种试验方式各选择3株枫杨刻蚜虫口较高的枫杨进行试验,每种试验方式重复4次,见表1。

1.4 虫口减退率统计

试验前,在试验样株上选择枫杨刻蚜虫口较多的枝条,系上标签作为统计虫口减退率的样枝。试验前清点样枝上活的枫杨刻蚜虫口数量(A),试验后,分别在施药后2天、4天、7天清点系有标签的样枝上活的枫杨刻蚜数量(曰),然后按照公式(1)计算虫口减退率:虫口减退率:100% -B/A×100%

2 结果与分析

4种药剂的虫口减退率见表2。结果表明,处理1、处理2与处理3施药2d后的虫口减退率均小于50%,远远低于对照试验的92.3 6%,在施药的2d内,化学防治(对照)已经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处理1、处理2、处理3的施药4d后虫口减退率虽有所增加,但仍低于化学防治(对照)。卵孢白僵菌的3种施药方式与化学防治(对照)的7d虫口减退率均为100%,卵孢白僵菌已经充分发挥作用,各处理之间的防治效果没有差别。因此,本次的枫杨刻蚜防治试验中,卵孢白僵菌在施药的4d内,尚未完全发挥作用,作用生效速度要慢于化学防治(对照)。此外,3个处理的2d虫口减退率与4d虫口减退率相比可以看出,卵孢白僵菌喷雾的2d虫口减退率、4d虫口减退率要高于喷粉,其中处理3的4d虫口减退率已经达到90.63%,具有較为明显的防治效果。这是由于卵孢白僵菌喷雾施药方式要比喷粉均匀,容易附着枫杨刻蚜虫体,喷雾施药枫杨刻蚜虫体受药要多于啧粉施药,且喷雾更加有利于卵孢白僵菌感染枫杨刻蚜,卵孢白僵菌喷雾产生防治效果要快于喷粉。

对表2试验结果分别进行4种药剂2~7d防治效果、卵孢白僵菌3种施药方式2~4d防治效果和卵孢白僵菌3种施药方式2~4d防效速度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2~7d防治效果影响差异不显著。卵孢白僵菌3种施药方式对2~4 d防治效果和防效速度影响差异显著,见表3。

3 结论与讨论

从总体防治效果来看,卵孢白僵菌防治效果与化学药剂吡虫·噻嗪酮防治效果基本一致,但从防治效果见效速度来看,卵孢白僵菌防治见效速度慢于化学防治。其中,在卵孢白僵菌的3种施药方式中,喷粉防治见效速度最慢。综合以上分析,结合防治实践,枫杨刻蚜等蚜虫防治,可以使用卵孢白僵菌喷雾防治,以减少化学防治对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友莲,张利军.枫杨刻蚜的形态特征与生活周期[J].林业科学,2008( 04):87-89.

[2]夏文胜,董立坤,刘超,等.武汉地区园林蚜虫种类与发生动态[J].园林科技,2008( 04):15-18.

[3]张国庆.和谐城市融入文化、生态[J].绿色中国,2005( 09):55-57.

[4]黄居敏,张普照,王芳,等.白侵菌的代谢产物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4( 09):167-173.

[5]胡继武,田家祥.卵孢白僵菌防治大豆蛴螬的间试验[J].昆虫天敌,1989( 02):94-95.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潜山化学防治防治效果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330 g/L二甲戊灵EC、36%异恶草松SC对直播稻田杂草防治效果
烟雨潜山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立夏时节有雨
辽河坳陷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