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营林造林工作

2021-10-31卜新

南方农业·中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营林造林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卜新

摘 要 营林造林工作是林业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对于推动林业经济发展和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因此,相关单位和机构务必要在进一步开发森林资源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我国营林造林工作,以推动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营林造林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49

营林造林是提高林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关系到我国林业经济建设和发展。因此,相关单位和机构必须认识到营林造林的重要性,从而积极顺应时代发展,通过优化营林造林的管理工作,提高林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1 营林造林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1.1 合理规划森林资源

营林造林是相关部门加强森林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而强化对其的管理工作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合理地进行森林资源规划,具体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1)合理扩大森林资源面积。随着人们对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知,各地区先后都加入到了森林资源的开发中,加强了林业建设。而要想真正实现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相关部门务必要结合各地区的生态建设需求进行规划,有序进行造林工作,杜绝盲目造林。2)保护森林生态系統的平衡。森林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财富,但很多地区在森林资源的开发中经常会导致森林的生态系统被破坏,从而影响到生态建设的整体效益。强化营林造林工作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认识到森林资源多样性的重要性,从而在合理开发森林资源的基础上保证森林资源生态系统内生物生存的安全性和多样性。

1.2 有效预防水土流失

植被覆盖率逐渐降低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区为了扩建城市而对原本的森林进行开发,从而导致地表的森林植被不断减少,水土流失问题越来越严重。在雨水常年冲刷的影响下,泥沙被大量卷入河流中,严重损伤了我国田地和生态环境。科学进行营林造林可以逐步恢复生态平衡,有效预防并缓解水土流失。随着科学营林造林工作的有序开展,地表植被可以得到一定的恢复。通过生态系统的调解能力,逐步恢复水土能力,这也是预防水土流失最直接、最高效的手段。

1.3 提高生态环境防风固沙能力

自然环境风沙化及土地沙漠化也是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主要体现,而开展营林造林可以有效提高生态环境的防风固沙能力。1)土地沙漠化与森林植被锐减有着直接的关系。伴随植物破坏问题的日渐凸显,沙尘暴现象频频发生,不仅影响着空气质量和经济效益,也不利于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营林造林可以在逐步恢复森林植被的基础上提高自然环境防御风沙的能力。开展营林造林不仅可以充分抵抗风沙的入侵、净化空气,而且可以帮助人类提高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4 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效益增长

营林造林在林业建设的基础上,可以帮助人类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效益增长。1)提高经济收益。营林造林在不断扩大林业建设规模的基础上,可以帮助人类科学造林,从而提高林业经济利益。一方面,群众可以通过林业建设增加收入;另一方面,通过林业建设带来的环境改善可以进一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从而吸引到更多的人口入驻城市,实现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2)林业资源可以衍生林产品开发、旅游及观光等附属产业,提高城市就业率,促进城市经济全面发展。

2 优化营林造林的措施

2.1 科学育苗育种

为了提高营林造林的实效性,相关部门应做好基础的育苗育种工作,坚持科学育苗、科学选种,具体可从以下7点进行。1)优选优良的树种。为了提高营林造林的成活率和抗自然灾害能力,在选择树苗种子时,应优选品种较好的种子,可以结合营林造林的规划,选择合适的树苗种子并加以培育。2)进行树种二次选择。针对已经选择的树种,在造林和树种培育之前还要整体对树种进行二次选择,剔除质量不佳及不合适种植规划的种苗。3)积极引进树苗、树种培育的相关基础设备及技术。为了提高树苗的培育成功率,应不断完善育苗、育种设备仪器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到国外学习先进的培育技术,并引进相关的设备设施,以培育出具有特色的树种树苗。4)因地制宜选择树种。营林造林要因地制宜,切忌盲目、浪费资源。因此,相关部门要结合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选择树种,既要适用营林造林的相关规划,又要符合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5)加强对育苗、育种的科学管理。相关部门应强化对育苗、育种工作的管理,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制度,提高育苗人员的学习积极性,鼓励林业部门进行科学育苗、育种。6)构建育苗种苗的科技平台。全面推进优质造林树种的选育工作,处理优质种苗快繁与大规模生产技术攻关,搭建优良种苗培育基地。7)加强林木良种宣传和推广工作,选用切之可行的手段激励其挑选良种。

2.2 优化管理模式

优化营林造林的管理模式是提高营林造林成果的重要举措,对此可从以下3点进行。1)引进集约化的科学林间管理理念。传统的营林造林存在一定不足,对此相关部门应积极摒弃传统的营林造林管理观念,坚持集约化的科学林间管理观,从而改变因传统粗放管理而造成的资源浪费、林业建设滞缓等现象。2)引导营林造林工作人员进行规范性、系统性的作业。相关部门应对营林造林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其专业林间管理能力,结合营林造林工作所需进行技术创新。另外,将造林的相关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利用现代监管技术对森林生态进行全面监管,以提高营林造林工作的实效性。3)加强对营林造林实践中修剪、培育和施肥等工作的重视程度。修剪、培育和施肥等工作隶属于营林造林工作的重要环节,关系到营林造林的成果。相关部门应在传统作业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作业流程,以引导相关人员在实践工作中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作业,保证育林中的肥力充足、管理全面,为林业进一步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2.3 加强营林造林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营林造林人才队伍建设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1)加强对营林造林人员的综合能力培训。相关部门可以从林間管理、林苗培育及生态环境保护等角度切入,邀请专家对在职人员进行全面培训,以提高其实践工作能力。鼓励工作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相关知识学习,以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拓宽视野,提高其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2)提高营林造林人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知。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对营林造林的认识,提高其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知,引导其从细节处加强林业建设,以实现造林营林的最优化,为提升营林造林质量奠定良好基础。3)完善营林造林的奖罚制度及考核制度。为了更好地推动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应不断优化营林造林人员的奖罚制度及考核制度,加强对营林造林人员工作流程的质量监管,特别要强化质量审查工作。还要建立健全监管体制,鼓励工作人员将营林造林的细节进行记录,为日后的工作落实进行指导和建议。

2.4 全方面推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营林造林的资金投入力度,保障营林造林工作的有序开展。政府及相关林业单位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在保证生态公益林正常推进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保证营林造林补偿金及时下发,以此激发各地区林业单位科学营林造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加强对营林造林的全面宣传,动员全社会开展营林造林。相关部门应利用好媒体等工具,对营林造林和科技造林等的重要性进行宣传。呼吁社会各界加入到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队伍中,引导人们科技育林,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行营林造林,进而推动林业实现长足发展。

3 结语

随着近年来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营林造林对于林业建设的重要性,进而通过改变传统的营林造林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革新管理理念和模式及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等举措推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忠志.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营林造林工作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1):108-109.

[2] 张凤兰,朱艳如.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营林造林工作分析[J].农家致富顾问,2020(2):278.

[3] 李素梅.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营林造林工作探讨[J].花卉,2020(8):224-225.

[4] 于洪军,张海龙.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营林造林工作研究[J].山西农经,2019(8):99.

[5] 董亮.做好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营林造林工作的策略分析[J].农家科技,2020(1):153.

(责任编辑:刘宁宁)

猜你喜欢

营林造林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如何做好营林造林工作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西藏林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