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县小麦“3414”肥料肥效试验探究
2021-10-31徐旗升徐济春
徐旗升 徐济春
摘 要 采用“3414”田间试验方法,分析了氮、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和经济效应的影响,并拟合了三元二次方程,探索小麦最佳施肥量,提出了最佳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施肥配方为纯N 15 kg/667 m2、
P2O5 6 kg/667 m2、K2O 8 kg/667 m2,最佳产量436.1 kg/667 m2。
关键词 小麦;3414试验;施肥模型;推荐施肥量;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02
过量施用肥料,不仅造成肥料资源的浪费 ,增加了粮食生产成本,降低小麦产量[1],还会带来农业面源污染[2]。开展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是开展小麦最佳施肥量精准量化,合理配比施用氮、磷、钾肥,优化县域小麦施肥指标体系的一个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摸清庐江县小麦土壤的供肥能力、肥料利用率和作物养分吸收量等要素,研究探索小麦高产栽培的N、P、K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建立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地力评价和应用指标体系,按照农业农村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技术规范》和《安徽省“3414”肥效田间试验总体方案》的要求[3-4]进行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配方施肥比例对小麦生育期、生物学性状、产量的影响,探索出小麦增产增收的最佳氮、磷、钾肥比例,以期为庐江县小麦肥料配方设计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试验地点选在安徽省白湖镇吴渡村杨柳圩内,供试小麦品种为扬麦18。供试肥料统一采用单质肥料:尿素(纯N 46%),普通过磷酸钙(纯P2O5 12%),氯化钾(纯K2O 60%);土壤养分测试结果为:pH值 5.8,全氮1.27 g·kg-1,有机质25.4 mg·kg-1,有效磷31.7 mg·kg-1,速效钾89 mg·kg-1。
1.2 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农业农村部推荐的国际平衡施肥项目的“3414”试验设计方案,N处理4个水平纯N用量分别为0 kg/667 m2、7.5 kg/667 m2、15 kg/667 m2和22.5 kg/667 m2,基肥、拔节肥、穗肥的施用比例为50∶30∶20;P处理4个水平P2O5用量分别为0 kg/667 m2、3 kg/667 m2、6 kg/667 m2和9 kg/667 m2,一次基施;K处理4个水平K2O用量分别为0 kg/667 m2、4 kg/667 m2、8 kg/667 m2和12 kg/667 m2,基肥、穗肥的施用比例為6∶4。试验设14个处理(见表1),3个重复。小区面积3×4=12 m2,采取随机区组排列;密度为成苗18万/667 m2,条播,行距20 cm,11月5日播种。各处理其他栽培措施相同[5]。
1.3 统计方法
试验数据采用“3414”田间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管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相对产量(%)=缺素区产量/全肥区产量×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株高数处理10最高,为92.7 cm,比最低的处理1高出28 cm;千粒质量受氮肥影响较大,氮肥施用量过大或过小,千粒质量都会减少,处理6最高,处理1最低;有效穗数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N0处理有效穗在19.57万/667 m2,N1处理在21.29万/667 m2,N3处理在25.18万/667 m2;从小区产量分析可见,空白区产量最低为178.1 kg/667 m2,比产量最高的处理6低258.0 kg/667 m2。
2.2 回归统计分析
根据三因子分析统计模型:此次“3414”试验数据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分析得氮、磷、钾肥的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为:Y=357.168 4+5.453 110 048 X1-11.462 679 43X12+0.813 217 703 X2-0.731 130 25X22-1.965 018 607 X3-1.135152512X32+2.284316853X1X2+0.982934609X1X3+0.637639553 X2X3
式中,Y表示产量,X1、X2、X3分别表示纯N、P2O5、K2O的施用量。通过计算得出,最佳施肥配方为纯N 15 kg/667 m2、6 kg/667 m2、K2O 8 kg/667 m2,最佳产量436.1 kg/667 m2。
2.3 氮磷钾肥不同施肥水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2.3.1 氮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通过对氮肥不同施肥水平分析,统计分析获得一元二次氮肥肥料效应函数:y=-0.819 1x2+29.266 x+179.15,R?=0.999 7,如图1所示。结果表明:在磷、钾肥施肥水平一定的前提下,氮肥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小麦产量也不断增加,但当氮肥施用量达到15 kg/667 m2时,小麦产量达到最大值,为436.1 kg/667 m2;随着施氮肥量的增加,产量不仅不再继续增加,反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2.3.2 磷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通过对磷肥不同施肥水平分析,经统计分析获得一元二次磷肥肥料效应函数:y=-2.386 1x2+32.198 x+324,R?=0.992 7,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在氮、钾肥施肥水平一定的条件下,磷肥对小麦产量没有明显的作用。当施磷量为6 kg/667 m2时,小麦产量达到最大值,为436.1 kg/667 m2。
2.3.3 钾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通过对钾肥不同施肥水平分析,经统计分析获得一元二次钾肥肥料效应函数:y=-x2+17.545 x+341.83,R?=0.830 1,如图3所示。结果表明,在氮、磷肥施肥水平一定的前提下,钾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不明显,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变化不大。
2.3.4 缺素相对产量
缺氮的相对产量:179.9/436.1=41.25%;缺磷的相对产量:325.6/436.1=74.66%;缺钾的相对产量:347.8/436.1=79.75%。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缺氮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最大,缺钾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最小。
2.4 经济效益比较
按照当地肥料价格,其中:纯N为3.69元/kg,P2O5为3.75元/kg,K2O为4元/kg,除肥料外,其它全部生产费用按250元/667 m2,小麦价格按2.36元/kg计算。从纯收入、产投比来比较,处理6最高,处理9、处理14次之,处理2最低,见表3。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的生物学性状与施肥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呈现正相关关系;在本试验条件下,小麦最佳施肥配方为纯N 15 kg/667 m2、6 kg/667 m2、K2O 8 kg/667 m2,
最佳产量为处理6的436.1 kg/667 m2。根据缺素处理间的比较,缺氮、缺磷、缺钾的相对产量分别为41.25%、74.66%和79.75%。氮肥在3种营养元素中占主导地位,对小麦的产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能由于基础地力的原因,小麦的产量对磷、钾肥依存度相对较小。
参考文献:
[1] 孟泽凤,等.应用“3414”设计对潮土区小麦氮、磷、钾最佳施用量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0(10):71-74.
[2] 刘金松.旌德县小麦“3414”试验对小麦产量效应研究试验报告[J].农家参谋,2020(13):74-75.
[3] 叶国平,等.小麦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29.
[4] 李可特.2016年明光市小麦“3414”试验报告[J].园艺与种苗,2017(10):67-69.
[5] 陈奇乐,李智,李瑾璞,等.基于“3414”试验的坝上草地施肥效应与推荐施肥量研究[J].林业与生态科学,2020,35(2):191-197.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