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
2021-10-30汪涛
汪涛
摘要: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环境经济学和环境生态学方面的内容,共同的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效果以及水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我国当前环境保护的现状,加强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模式的优化力度,并且融入国外先进的理论经验,完善我国当前的评价模式,本文论述了新形势下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新形势;土地利用;土地规划;环评问题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土地利用规划指导着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方向,但是在土地利用时难免会存在一定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下评价的体系,根据实际情况贯彻落实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从而为后续土地的综合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防止出现资源浪费和对这边环境破坏的问题。
一、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概述
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之前,需要加强对实际工作特点的分析以及研究,从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组成,主要是在规划区域中,要根据生态环境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还要了解土地利用规划之后很有可能会对周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通过科学的预测以及分析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保证土地利用规划工作可以更加有序的进行。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建立跟踪监测的制度,找出危害周边环境的影响因素,提高后续规划的效果,土地利用规划的影响评价是在传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效益评价基础上进行不断深化和调整而来的。土地利用规划实质上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加强对环境效应评价的深入性分析,在土地利用规划设计时,要根据战略环境评价的相关要素以及层次性的模式,建立区域性的影响评价模式,不仅可以规范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效果,还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从根本上和源头入手,控制好土地利用规划所导致的生态问题,弥补在以往发展和规划中的不足,提高土地规划和利用的效果。
二、土地规划环评的体系構建方法
(一)明确主要的指导原则
在进行土地规划环评体系构建时,要明确主要的指导原则,从而为后续工作科学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不同行政级别在确立土地综合利用总体规划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同,例如对于省级单位来说以规划性的纲领为主根据本身的突出优势,制定战略性和长期性的规划,从而满足土地利用方面的要求。在土地规划评价中,重点考核的是土地利用情况对周边生态环境的资源的影响程度,主要趋势要反应长期和持续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好数据的分析工作,对近几年来土地的使用情况进行数学综合性考量,并且在不同的影响因素中找到最佳的工作方式,综合性的反应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将建设用地纳入到重点工作中。
首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按照科学性的原则保证所选取的指标数据要具备代表性,并且综合性的评价区域环境内土地使用情况以及变化情况,以数据和环境基础作为主要的出发点。其次还需要考虑可操作性的原则,指标体系建立需要具备灵活的操作性,内部的各项数据要由现有资料中进行搜集,保证体系运转能够具备灵活和方便的特点。在后续工作中需要考虑土地利用规划的动态发展过程,在指标体系建立时,要根据规划特点进行全面的划分,保证数据和实际存在一致性的特征。另外各项指标要和时间、空间相互对应具备一定的敏感度,提高实际的工作效果。最后要坚持综合性的工作原则,土地规划属于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工作内容,包含不同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不同因素的综合性考虑,明确体系指标的建立出发点,协调好不同的影响因素,从而避免对后续土地规划环评体系构建带来一定的影响,通过不断的完善提高实际工作的针对性。
(二)评价方法的应用
在当前土地规划环评指标体系中要融入判断法和叠图法的不同的工作模式,不同方法在阶段中的差异性是非常突出的,因此在体系指标筛选时,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对比以及分析,做好数据的归类,在影响评价分析预测方面,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能够还原于区域的真实环境,并且还可以明确区域环境的发展方向,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融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满足价值法的运用原则,在这一方法实际实施时,需要考虑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在利用土地的规划和结构调整的思路,模拟土地利用的规划方案,真实性的反应前后生态系统总价值的变化情况,并且可以了解土地利用规划对于区域环境的影响以及最终的实施效果,满足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以及标准。
(三)加强应用基础的研究
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离不开基础性的因素,因此在实施工作中需要根据基础性的工作原理来提高后续研究的效果,从整体上看环境评价属于应用型的技术,在进行评价时需要融入高质量的基础数据,同时还需要选取更加科学的评价方法,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考虑土地利用变化和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融入土地综合性的分析方法,为后续土地规划指明正确的方向。例如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在研究方面的重要性是非常突出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深入的分析径流量等相关的因素,形成更加清晰而完整性的认识,从而不断的优化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
由于整个体系中的数据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为了避免对后续土地规划造成一定影响,在实施工作中需要建立基础信用的数据库和评价体系。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数据库中,要融入土地利用的信用数据和规划数据等等,以此来完善土地环境的监测。另外还需要在不同的基础上建立更多层次的生产环境质量体系框架,通过不同因素的全面研究,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下评价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在后续工作中需要建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的制度,进一步的提高环境下评价的积极性,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确定问题的导向
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下评价工作中需要根据规划所造成的问题作为主要的导向,例如水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等等,在确定基本的问题之后,要根据事实问题确定最终的评价范围以及内容,以此来制定更加科学的评价标准。由于土地规划内容要进一步划分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等不同的组成部分,例如土地开发和土地分配等等规划类型的不同,会对周边环境带来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通过综合性的评价和专项的评价来做好数据的分析和整合工作,按照实际情况建立相对应的工作标准,避免对后续的规划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实际规划时要和空间规划体系进行相互的融合,按照不同的层次来明确工作范围,并且实现时间和空间内容的有效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立不同层次评价体系时,要确定好环境的种类,在深度和形式上要进行差异性的调整,从而为后续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于评价的内容涉及到的因素是比较多的,例如大气环境和水质等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从客观性的角度协调好不同的影响因素,并且还需要明确在后续规划中很有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多角度的优化满足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要求,突出实际工作科学性的特点。比如可以融入列表法和统计模型法来进行定量指标的确定,满足实际的工作标准。
结束语:
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需要根据土地规划的要求了解其中的影响因素,规避对周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通过科学的评价机制能够完善现有的环境评价模式,根据不同的地区建立适合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评价体系,在体系建立时还要听从社会各方各面的意见,满足土地规划的要求,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郁金国,朱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J].低碳世界.2016,(29).16-17.
[2] 罗文科.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1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