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21-10-30王珊珊
*通讯作者:王珊珊,1974年11月,女,汉族,山东青岛人,就职于莱西市教育和体育局,高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中小学政府会计及全面预算绩效管理。
摘 要:校資源是有限的,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实现学校长远持续发展?答案就是预算管理。随着新预算法的逐步深入贯彻实施,预算管理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将中小学预算管理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预算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一、引言
随着《预算法》的颁布与实行,中小学预算管理工作质量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一些方面仍存在着问题,预算编制与执行控制不到位。若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势必要制约中小学的发展,影响基础教育建设。中小学有必要根据自身经济活动特点,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完善预算管理机制与绩效评价机制。通过有效预算控制,保障资金安全,使学校资金发挥最大价值。
二、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
中小学预算管理是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规范的预算管理是保证教育经费合理使用的手段。其次,只有高水平的预算管理才能适应新形势下不断完善的教育体制,促进学校在日新月异的新环境下获得长足发展,同时还能够满足国家对预算管理的要求,高效的预算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校的考核工作,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1]。
三、中小学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流于形式
通过了解发现,中小学预算编制普遍流于形式,编制质量过于粗糙。如,财政收入方面,一些经营性资产未纳入预算范围,存在账外账。而经费支出与教育管理联系不紧密,多只是进行简单的数据核算,很少考虑预算执行环境,使得预算编制质量低下,预算方案不合理。
(二)预算执行方面
首先,中小学预算执行刚性约束力不强。部分中小学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预算归预算,执行归执行的现象,对预算支出的管理不严格,执行预算和财政制度不到位,出现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不按照预算规定的支出用途使用资金等问题。在实际执行中因为对学校的整体规划、发展目标等信息掌握不全面,对于下一年度工作未考虑到位,临时性、突发性预算追加调整时有发生。不能够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按照标准考核、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
其次,政府采购年初预算执行率低,且追加预算过多,弱化了预算的约束力。中小学政府采购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自身的管理制度及详细的操作流程,不按照政府采购预算执行,什么时间、什么部门、使用什么资金、完成什么项目采购任务没有清晰界定,在采购过程中擅自改变用途、提高标准、超标准采购时有发生。
最后,中小学部门预算管理流程不顺畅,各部门间的职能划分不清晰,部门协作不紧密,造成部分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率低,影响资金使用效益,无法根据年度预算安排和项目实施进度等执行分月用款计划。
(三)监督评价机制不健全
中小学在预算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监督和评价机制不健全。
1. 缺乏有效的监督
一些中小学未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对预算的内容和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汇报和公开,违背了预算公开透明的原则,或者虽然公开但提供的信息十分笼统,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督。
2. 预算工作成果没有严谨的考核评价制度
表现在对经费支出环节没有严格地把控和考核,对预算的执行项目缺乏落实和追踪,致使管理水平无法获得提升,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和解决等等,以上问题最终导致预算评价丧失其实质意义。
(四)预算管理意识欠缺
由于中小学本身发展的特点,学校领导形成了注重师资力量培养和教学水平提高的思维模式,一般不会留意预算管理,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他们认为预算就是财务部的事情,做几个表格交上去就完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算管理意识欠缺会影响以下两个方面。
1. 影响预算目标的实现
实践证明,管理意识欠缺自然不会在预算管理工作上花精力,精力不够决定了工作开展的力度不足,力度不足会直接影响预算执行的效果,影响预算目标的实现。
2. 影响学校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
预算管理意识的欠缺,会忽视学校长远目标的实现与预算管理之间的重要关系,未将学校的长远战略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分阶段有计划与预算管理相衔接,导致预算管理只顾眼前的短期目标,造成资源的浪费,影响学校长远发展
四、中小学加强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改进预算编制方法
要想提高预算编制质量,中小学应做好预算编制前的准备工作。具体来讲,学校可根据历年工作案例、工作进度推进的基本情况,合理确定预算编制的周期、时长,利用充足时间做编制准备工作。在编制中,要加强各部门联系,及时收集相关的经济资料,从而准确把握实际资金需求。同时要根据需求,制定详细资金使用计划,将预算与教育活动紧密相连,从而使预算编制更全面、更准确,合理配置教育经费。另外,预算编制方法选择上,要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推行“零基预算”,将所有收支纳入预算,持续对编制方法进行改进。
(二)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实效性
中小学应严格按照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批复执行,不可以随意追加调整,确需追加调整的,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报教育和财政部门审批。要健全中小学预算执行管理制度,做到学校各项经费支出有预算安排,有支出使用标准,有制度管理依据,坚持无预算不支出。把预算执行落实到各个具体项目上,落实到具体实施人员,根据年度预算安排和项目实施进度等执行分月用款计划,既要保证项目的实施进度又要保证资金的落实,加快支出进度,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实效性。
(三)健全监督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预算评价和监督机制是为了各中小学更好地发挥预算管理作用,促进学校长期稳定的发展。
首先,各中小学可通过构建信息平台的方式及时披露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提高预算管理的透明度,接受各方的监督。
其次,各中小学应建立相应的内部监督机制,独立客观地对预算管理执行进行监督,好的发扬,差的改善。此外,财政及上级主管也要建立财政资金使用跟踪问效和评价机制,定期和不定期地对中小学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检查,对于预算编制和执行好的学校给予奖励或奖补倾斜,反之则予以批评教育,以此来督促各中小学规范预算管理工作。
最后,通过对内部控制意识的强化来健全预算评价机制,可设立预算管理的基本目标,然后对预算管理的评价标准进行细化,通过定期对预算管理现状和效果进行评价,能够及时发现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出现偏差要仔细研究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
(四)增强预算管理意识
主管部门应该组织各个层面开展新预算法的学习,让学校管理层了解国家关于预算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了解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增强预算管理意识。意识决定思维,思維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从而使管理层养成预算管理的习惯。
学校管理层要对预算全面负责,预算不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管理层应严格按照核编的人数和生均标准确定的总支出,将目标分解给各个部门,各个部门搜集员工的需求,鼓励全员参与,献计献策,提高全员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积极性,促进预算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使预算管理上一个新台阶。
领导者要注意将学校的发展大计融入学校预算编制中,根据年度学校发展规划制定预算绩效总目标,再将总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可以实现的分目标,这样通过具体分目标的实现,学校的年度目标也就实现了,学校的长远发展大计也不再遥远。
(五)搭建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运用,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利用预算管理模型,搭建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让系统为人服务、为管理目标服务。首先,预算管理信息化后,能够节约编制的人力成本,提高预算编制效率和准确度,解放人力用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培养上。其次,能够减少信息获取的沟通成本,提高获取信息的时效性。若主管部门再想了解预算执行情况,可以登录系统第一时间获取需要的资料,并对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节省了沟通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后,能够降低内部管控风险,可以让预算全过程更加透明可视,促进全员和社会的监督,减少腐败风险;可以通过预警平台设置预警条件,进行事前预警。
五、结束语
预算管理是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的起点,不断提高中小学全面预算管理意识,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中小学预算监督评价机制,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以信息化驱动预算管理现代化,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赵玉堂.中小学预算管理问题研究.中国市场, 2019(18).
[2]范海信.中小学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纳税, 2020,14(09):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