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困境与突破:融媒体时代新闻出版编辑工作的创新方法探究

2021-10-30叶俊吴杰

新闻潮 2021年9期
关键词:编辑出版新闻创新方法

叶俊 吴杰

【摘要】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海量的信息为新闻编辑提供更多的资源和素材选择,不管是基于手机网络的端媒、基于电视网络院线的屏媒,还是基于互联网的网媒等传播形式都使得出版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随着短视频、H5、VR新闻、动漫等网络作品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不断涌现,受众的阅读需求不断提升,编辑出版工作迎来新的挑战,唯有紧跟时代大潮不断创新,注重新闻编辑的角色转型与创新,抓住受众、传播效果两大关键要素,顺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编辑出版工作的整体效率,扩大受众覆盖面。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出版;创新方法;探究

近年来,媒体融合趋势越来越强,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快速了解到大量多样化的信息产品和资讯,融媒体在广大群众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也被无限放大。融媒体背景下,以往受众通过纸质媒体、电视、网络被动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习惯和了解资讯的方式发生极大变化,传统的编辑出版行业生存与发展受到影响,甚至很多纸媒刊物出现了停刊。这也倒逼传统出版行业从业者在日常的编辑出版工作中加入更多的创新手段和传播技巧,融合更多的媒体传播途径,从而在适应融媒体时代受众对于信息资讯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出版物的销售量或阅读量,推动传统出版业提质升级。

一、融媒体背景下新闻出版工作面临的问题

信息时代,5G技术不但提升了网络速度,而且加速了信息汇集和传播的速度,加之微博、微信、抖音、B站等网络社交软件日益媒体化,普通大众成为新闻信息的发布者,公众获取信息更加便利,整个社会及传媒业迎来深刻变革。

(一)纸质媒介受众范围不断缩小

信息科技产品的更新换代,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对外界发生的事情进行及时、全面的了解。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在网络的帮助下与他人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和沟通。[1]而传统纸质媒介因其本身阅读的不便利性,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人们对社会信息量的需求。相较于以往通过报刊、电视、户外大屏、院线等媒介被动获取信息的方式,人们更喜欢借助智能手机、电脑等新媒介来主动获取外界信息。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忽视传统纸媒等传播途径,纸质媒介的受众也相应减少。

(二)传统出版物市场占有率下降

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不断升级、互联网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电子产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通过抖音、微博、微信、B站等社交平台或者各种新闻客户端能够获取更具实效性、更低廉、更丰富的信息产品。这也进一步导致我国报纸、杂志、图书等纸质版刊物在市场的占有率不断下降,人们对这些纸质版刊物的注意力越来越少,他们没有足够的兴趣通过这些媒介获取信息。[2]在此背景下,纸质版刊物的销售量越来越少,纸媒刊物出版单位获取利润、广告收益的渠道被进一步压缩,纸质版刊物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

(三)编辑出版行业人才流失严重

融媒体时代,随着自媒体运营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抖音、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的媒体化,传统编辑出版行业的人才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人才流失严重。由于看不清传统出版物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多的编辑出版工作者转型成融媒体编辑或者选择进入自媒体运营领域——但不论是从事融媒体编辑工作还是出任自媒体编辑,都需要掌握较多媒体编辑技巧、学习更多新型技术。当然,当今融媒体的快速发展及其对工作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编辑人才的迫切需要,也客观上导致了传统编辑人才的流失。

(四)电视广播等媒介收视(收听)率下滑

相较于传统出版物的“勒紧裤带过日子”,电视广播等媒介也颇为艰难。现如今,我国大多数电视广播的内容主要以时政为主,而高质量娱乐节目和受欢迎的电视剧的占比相对来说比较少,进而导致电视广播的受众面越来越小。[3]究其原因,因电视广播媒介自身特性所限,其新闻产品较少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缺乏厚度和深度;电视广播新闻内容同质化严重,致使观众没有足够的兴趣观看,甚至产生审美疲劳,从而出现没有爆款或者热点的各个电视频道或广播频段的收视(收听)率大同小异的窘境。此外,具备较高的趣味性、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口味,且内容与贴近生活的融媒体节目的出现,相应带走了部分电视广播节目的收视(收听)率。

二、融媒体出版背景下编辑的角色定位与转型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编辑出版工作理念也会发生巨大变化,编辑出版工作人员作为出版环节的重要成员,一定要对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进行重新定位,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职责,顺应时代的发展,快速适应和掌握新型出版技术和工作方式,同时还要不断关注外界的变化,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为群众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资源,不断吸引公众的关注。

(一)立足受众,做注重新闻广度和深度的信息收集员

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呈现出海量化、碎片化和互动性、便捷性等双重属性。其中,海量化、碎片化是最显著的特征,深度和廣度不够是亟待突破的关键。因此,新闻编辑在出版制作环节,既要着力解决新闻信息数量和质量的极端不匹配问题,变传统新闻编辑的“等”“靠”“要”为提前介入、精心策划、主动出击、协同推进,广泛收集信息、精心编辑内容,在为受众提供多样化新闻产品的同时,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又要突破新闻的深度和广度瓶颈,多角度、多维度深入挖掘、解读和精选编辑呈现,全力推动提升新闻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要更加注重新闻内容的整合,完成从传统的新闻采编逐渐向融媒新闻整合的转型。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信息传播更快、覆盖面更广,编辑通过其他新闻媒介了解到有用新闻信息后,既要巧借“他山之石”,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快速进行信息内容的筛选和选稿、定题,做好新闻内容的整合编辑、发布,提升新闻的广度和深度;也要及时从中发现新闻线索,协同新闻记者做好新闻采集、编发,挖掘其他新闻平台没有发布的新闻“活鱼”,打造独家新闻。

(二)把握选题,做正确社会舆论“引导者”

融媒体时代,手机APP、新闻网站、自媒体平台不断“圈粉圈地”,人类社会进入“全民记者”时代,人人都能获取信息,人人都能通过平台发布新闻信息,且“拼流量”“蹭热度”传播路径屡见不鲜。这固然为受众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但媒体数量众多,信息真假难辨甚至谣言、负面新闻信息成灾,不良的舆论情绪泛滥也成了受众和监管部门头疼的问题。新闻编辑作为信息传播的主导者和引导者,必须发挥好“举旗帜”“聚民心”作用,明确政治定位和站位,旗帜鲜明引导社会舆论,做正确舆论的引导者。一是把握好选题,争当优质新闻的核心创作者,在重大事件、敏感话题和热点问题上紧跟时代步伐、紧扣时代脉搏,把好关、把好度,发出主流声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二是精编信息,勇担主流媒体的先锋战士,练强内功、兼收并蓄,全面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新闻敏锐度,随时准备围绕重大主题和选题做好信息筛选,以最佳时机、最好的角度、最权威的内容,正确引导舆论。三是主动适应媒体变革与转型趋势,与时代大潮同行、与技术创新同行、与受众需求同步,恪守媒体底线,严守职业道德底线,明是非、辨曲直、聚共识,用好的新闻热点和爆款,引领社会舆论健康、有序发展。

(三)转变视角,做独特新闻视角的“开辟者”

“视角”是新闻作品的灵魂,不同的切入点不仅能够增加新闻鲜活度,还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融媒体时代“,拼流量“”蹭热度”传播路径屡见不鲜,虽然传播效果不错,但久而久之极易陷入“千人一面”的误区。因此,编辑作为专业、职业化新闻工作者,必须时刻保持职业敏感性,要熟练掌握、善于综合调配传统新闻编辑和新兴媒体编辑制作等各种编辑出版方式方法,对新闻信息、社会现实、舆论导向进行精准把握,准确界定新闻信息和编辑出版职责,精准把握专栏、专题的定位与新闻特点,更好、更有效地释放新闻作品的社会功能。同时,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转型,完成由“知识内容的传播者”到“知识内容管理者、服务者”的转型,推出更多实用、更专业的资讯,满足受众对于新闻内容的较高期待;强化新闻编辑转型,升级编排理念,更多、更灵活地采用活泼、美观的编排方式,打造更“赏心悦目”的优质新闻产品;强化行文风格转型,在新闻的编辑制作过程中,妥善处理严肃性和灵活性关系,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的新闻产品拉近与读者心灵的距离,使作品更受欢迎。

三、融媒体背景下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创新策略

5G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借助手机便可随时随地了解外界新闻和多样化信息。编辑出版行业若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占得一席之地,需要改变传统的编辑工作理念,跳出传统的思想禁锢,在编辑文案中融入多元化、新鲜的元素,这样才能够吸引大众关注。[4]融媒体出版环境下,编辑还必须完成排斥—疑惑—尝试—适应—创新的出版角色和心理双重变化,争当不可替代的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进而创新新闻传播、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方式,多生产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产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导向,从而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推动出版业健康发展。

(一)以固本强基为手段,强化编辑技能创新

融媒体时代,短视频、H5、VR新闻、动漫等网络作品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不断出现,不仅逐渐吸引越来越多受众的注意力,日渐成为受众的新宠,而且拓宽了新闻编辑的“耕地面积”。这就要求编辑出版工作人员,能够对海量信息进行高效分析、加工、整合、利用,不断加深和拓展自身的编辑内容和技巧,精心策划每一期的出版选题和主题。为此,编辑必须以固本强基为手段,不断更新编辑技能。一是定期进行编辑的再学习再教育,不间断地参加线上线下各种有利于提升编辑出版技能的培训,不断学习和掌握新型技术手段,广泛吸纳各种不同媒介的采编技巧,熟练调用新媒体数字平台、数字出版、音频(像)编辑手法,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二是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熟练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能,练就较强的文字编写能力,具备一定的美术编辑制作基础,能够统筹纸媒、网媒编辑制作手段,掌握新媒体运营技术和运营流程[5],具备信息分析整合能力,能够对新闻背后的意义进行深入挖掘,善于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三是培养良好的营销策划能力,及时根据市场、受众变化进行选题策划,用有效的营销策划来精准抓住受众眼球,赢得受众喜爱。

(二)以受众为导向,强化编辑策略创新

媒介的多元化发展,使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拓宽,但海量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真假难辨,编辑出版工作者必须从源头上把好“新闻质量关”,既保证信息真实、导向正确,又尽量使内容生动活泼、版面美观大方,多措并举打造图文并茂、主次分明、亮点突出的精品力作。概括而言,就是以受众为导向,强化编辑创新意识。新闻信息的编辑制作过程,是对海量信息进行筛选、重组、编发的过程。编辑在筛选、编辑制作新闻的过程中,要从专业视角出发,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及其价值,根据传播渠道特点和用户阅读偏好,对内容进行深层次的融合和重塑,让受众通过新闻报道清晰、客观地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首先,要注重思维创新。要改变以往媒体“被动传播”、受众“被动接受”为媒体“主动问需求”、受众“个性化订制”,通过多了解身边人、身边事或者借助新媒体后台“算法”优势,摸清受众的兴趣点,有针对性地精心编辑加工制作,推出受众期待中的更深刻、更耐看、更有价值的新闻产品,满足受众不同层次、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其次,要注重传播渠道创新。借助现代化技术对新闻资讯进行编辑、创新,根据不同题材、不同新闻事件和传播需要,灵活调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编辑手段,适时分别或选用短视频、H5、VR新闻、动漫、图文、快闪等多种新闻表现手法推出新闻产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强化内容生产创新

进入融媒体时代,新闻产品不断呈现出多元化、互动化趋势,纸媒时代的一篇文章,在融媒体时代,不仅会通过多个平台和渠道传播,且多以“文图稿件+视频内容+交互性产品”的多元生产和融合传播,融媒体内容不仅是“内容+”,还是增量传播。因此,新闻编辑必须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全面创新编辑内容生产,提升传播质效。一是善于制造热点和话题。热点和话题是流量、收视率、点击率所在,因此,必须主动融入大数据、云计算等立体化网络信息整合格局,对海量信息进行快速分析和整合,精选、精编、精美呈现,既“制造”新闻热点,又不失时机整合多样话题,使新闻信息能够获得更高的传播率。二是善于打磨精品。要想在众多良莠不齐的新闻产品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凸显质的优势,就是质量至上、“内容为王”。因此,编辑要注重对新闻内容进行品质升级,精心打磨标题、导语、正文、编后语、延伸阅读乃至相关链接等新闻元素,着力生产有思想、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有品质的优质内容,使枯燥的理论通俗易懂、复杂的问题深入浅出,全力增进新闻编辑的时代感,增强新闻的耐读性。三是善于多渠道传播。融媒体时代,过去一张纸、一篇文章、一幅图的单一报道,已经很难满足受众的信息获得感,必须打通媒介壁垒,融合文、图、音、频、H5、动漫等多种元素,争当“多面手”、善烹“多宝鱼”、巧打“组合拳”、共下“一盘棋”,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头条号、APP新闻客户端等网络平面媒体,抖音、B站、微视等短视频平台和阅报栏、淘屏、影院、大屏等户外媒介,实现纸媒、指媒、端媒、屏媒、网媒的全覆盖,全面提升媒体的品牌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四、结语

从“铅与火”到“光与电”,从“数与网”到“端”与“云”,信息技术不仅带来信息传播生产力的飞跃,更深刻改变和塑造了传播格局与传媒生态。信息时代,各行各业发展越来越快,信息传播的速度也变得飞快,出版速度也要相应跟上,这就需要编辑出版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编辑要时刻洞悉市场的需求、了解受众偏好,并相应调整编辑策略、推出相应内容,唯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动编辑出版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進入融媒体时代,具有独特舆论空间属性的微博、微信、抖音、手机APP客户端等传播效率更高,也更为受众所接受,这在客观上导致传媒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分化,但无论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传播技术如何变化,新闻编辑都应该严守职业道德底线,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专业的选题意识。新闻编辑也唯有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主动适应并融入媒体发展转型大势,更好地实现对热点话题的把控、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融合、更加注重传播质效,才能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支持与认可,才能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在多元化传播格局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伟杰.融媒体时代高校校园媒体专业化转型模式探究——以湖南师范大学青年传媒中心为例[J].潍坊学院学报,2019,19(3):80-83.

[2]姜海,林竹鸣.融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转型路径——兼论新型编辑岗位中的技术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2):126-131.

[3]曾培伦,毛天婵.技术装置“多棱镜”:国家治理视阈下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研究——基于71篇县级融媒体中心挂牌新闻的分析[J].新闻记者,2020(6):3-13.

[4]章宜华.论融媒体背景下辞书编纂与出版的创新[J].语言战略研究,2019,4(6):79-89.

[5]徐超.融媒体环境下编辑的融合意识与编辑能力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20(2):60-62.

(责任编辑:黄康温)

猜你喜欢

编辑出版新闻创新方法
浅析编辑创新在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宋代登科总录》编辑出版杂谈
从提升科学水平角度分析高校党建工作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试论森林分类经营的创新
五四时期西诗汉译编辑出版之语体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