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直播中出镜记者的身份转型与形象重塑

2021-10-30刘淏

新闻潮 2021年9期

刘淏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出镜报道是新闻直播的关键环节,出镜记者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通过分析新闻直播对出镜记者的现实要求,提出为提升新闻报道质量,出镜记者除了要做到肢体语言得体、真实情感投入、采访视角平等外,还要进行身份转型,做新闻内容的深度解读者、新闻信息的快速反应者和新闻细节的敏感捕捉者。同时,通过强调思维理性、深化人文情怀、提升综合素质,对出镜记者形象进行重塑,借此推动新媒体直播和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出镜記者;新媒体直播;身份转型;形象重塑

在新媒体背景下,以直播出镜的记者要在新闻播报现场通过镜头,借助肢体语言、口头语言和表情等,对新闻事件开展报道、连线、采访和评论工作。而由于新闻节目类型存在差异,对出镜记者有着不同的要求[1]。新媒体直播出镜的记者除了要掌握基本的报道技巧、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知识储备、表达能力外,还要按照新媒体直播中新闻的真实性、新鲜性进行积极反应,通过创新报道方式和身份转型,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求真、求近、求新的心理诉求。此外,为了提升新媒体直播的传播效果,还要求出镜记者不断强化新闻的发布速度、感染力和准确性,在强化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中进行形象重塑,这不但会拉近受众和新媒体直播报道之间的距离,提高新闻鲜活度与真实感,还能提升出镜记者的作用与价值。

一、新闻直播对出镜记者的现实要求

按照采访内容和采访目的的差异,记者可以在新闻报道的开篇出镜,直面镜头进行报道,也可以在新闻报道其他环节出镜,补充或者陈述新闻内容和经过,抑或是与受访者进行交流沟通,引导和串联整个新闻消息。[2]可以说,在新闻直播中,出镜记者兼具记者和主持人的双重身份,对其要求更加具体和严格。

(一)肢体语言得体

在新闻直播中,出镜记者的肢体语言是其最为重要的非语言符号,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直播效果。一般情况下,出镜记者的新闻直播过程十分复杂,需要综合新闻事件、新闻现场和新闻内容,通过语言和肢体语言进行报道。在此期间,要培养并提升出镜记者的心理素质,确保肢体动作和语言之间的协调性,以便让新闻直播内容更为直接、生动和形象。

(二)投入真情实感

出镜记者既要进行采访又要进行主持,需要在努力克服心理障碍之后,全身心地参与到新闻直播之中。其间,要求其投入和新闻直播内容相符的真情实感,这样不但能够显著提高直播的感染力,还能让新闻内容更为生动和形象。通常情况下,新闻直播中优秀的出镜记者,除了要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还能够根据新闻内容、背景以及事件的发展趋势表现出喜悦、愤怒、同情、悲伤等情感,并借此感染观众,提升新闻直播的影响力。为此,在新闻直播中,出镜记者需要总结经验,揣测受众心理,以便将真实情感投入其中,为新闻内容赋予更多人情味。

(三)采访视角平等

以平等视角进行新闻报道,是所有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规范和基本遵循。只有做到平等相待,才能让新闻报道更加客观,对新闻事件的陈述更加完整,对新闻背景的解读更加生动。这是新时代新闻工作者重要的任务之一。在实际操作中,出镜记者的采访工作要以低姿态或者同姿态进入,确保以平等视角对待受访者,以和蔼的态度面对事件中的人和事。无论受访者的肤色如何、职位多高、权力多大,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犯罪嫌疑人,采访过程均要一视同仁。而为了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求出镜记者时刻坚守平等待人的观念,借此拉近新闻直播和受众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职业道德素养,通过丰富自身文化内涵和知识涵养,提升出镜报道的水平和质量。

(四)丰富报道手段

我国出镜记者的发展,从一开始的“录像型现场报道”到如今的“直播型现场报道”,媒体技术的快速进步,要求出镜记者的报道手段也要从单一的“导语式”出镜,转变为更加立体多维、丰富新鲜的信息呈现手段。因此,新媒体直播中出镜记者的报道手段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新闻要素报道模式上,除了“此时此刻,我在现场”的静态中景报道,仰拍、俯拍、航拍、多机位拍摄等镜头表现形式更多地运用在大型直播报道的出镜中,为观众带来更加全面、震撼的视觉感受。同时,“重返现场”“体验式报道”“目击解说式报道”等,顺应了融媒体时代全媒体报道的需要,满足了各类媒体端受众对多层次、多角度信息接收的需求。

二、新媒体直播中出镜记者的身份转型

在新媒体时代,通过新闻直播或者现场报道的形式能够有效应对媒体竞争的新格局,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诉求,保持和增强新闻的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3]。而为了更好地体现上述效果,除了要实现新媒体直播传播理念的与时俱进和持续创新,还要求出镜记者进行身份转型,以凸显直播新闻的现场性、真实性。

(一)新闻内容的深度解读者

较之于“旧媒体”背景下的新闻报道,新媒体直播中的出镜记者除了要在新闻现场与媒体平台进行连线、采访和出镜报道外,还要对新媒体环境中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尤其是突发问题做出积极反应,并对重要的新闻内容进行深度解读,以便在为受众提供最新的新闻资讯的同时,让其能够“主动”参与到对新闻事件的思考或者思辨当中,这对新媒体直播效果、直播质量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为此,出镜记者需要培养和锻炼敏锐的观察力、洞察力,重点对新闻现场中的重要人物、关键画面、重要情节进行准确捕捉,并在和新媒体受众借助微博、微信进行连线沟通的过程中,迅速做出反应与判断。此外,新媒体直播中的出镜记者需要具备全局意识,从新闻发展的大局出发,以整体性的视角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报道和评论,在确保新闻内容完整、清晰的基础上,持续提升出镜报道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二)新闻信息的快速反应者

在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直播活动中的出镜记者成为了解新闻事件的“第二当事人”。他们除了要梳理当时已知的新闻信息,对已有新闻内容进行初步解读外,还要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问题的走向做出快速反应。[4]这是因为,新媒体直播没有“预演”、没有任何“准备”,新闻本身以单向、线性形式传播,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因此,出镜记者需要在新媒体直播中对新闻内容进行快速“筛选”和“分类”,对未经核实的内容尽量不做报道、不做解读,特别是那些可能引起民众恐慌的信息(比如没有经过核实的事故伤亡人数)要尽量保留意见;对已经经过核实的内容要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报道。也就是说,在核实清楚消息源以后,在新媒体直播中就可以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而为了实现这一点,要求出镜记者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新闻素养和采访能力外,还要准确掌握更多一手资料。

(三)新闻细节的敏感捕捉者

进行新媒体直播的出镜记者除了要发挥“在现场”的优势,还要根据掌握的最新的新闻现场内容,对已经发布的信息予以“实时更新”。在此过程中,出镜记者需要以敏锐的视角、敏感的神经对新闻细节进行捕捉,例如,捕捉新闻现场最有价值的事件、最能够体现新闻走向的情节、最具有趣味性的场景、最能体现新闻深度的现象等,然后选取新闻现场的典型新闻人物开展采访工作。这样不但能够紧紧抓住受众的视线和神经,让其集聚到新媒体终端,还能让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现场感更强,新闻直播的质量更高。当然,为了实现这一点,要求新媒体直播中出镜记者不断强化“首发意识”和“敏感意识”,借此发布权威信息,揭开事实真相,引导舆论走向。

(四)前沿形式的创新使用者

传统的新闻直播基于电视屏幕,多借助于卫星信号,直播条件要求高。而在融媒体时代,新媒体直播遍地开花。“央视新闻移动网”的上线,标志着国家主流媒体也正式进入“正直播”时期。越来越多的央视记者在进行出镜报道时,采用“大小屏联动”的直播形式,在网络直播的现场报道中,嵌套“大屏连线”,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同时,出镜记者的个人形象在这种新型媒体直播形式中更加清晰地确立起来,并通过互动分享、社交化的功能,增强了新闻的生动性、可看性,提升了出镜记者自身和所在媒体的传播影响力。除此之外,“时政VLOG”“重返现场”等新颖的新闻报道方式在新媒体直播中的比重也愈加明显。作为传统媒体转型中比较成功的《新京报》,在重大灾难事件的视频报道中经常采用“回到现场”的报道形式。比如在《新京报》的视频《我们》中,记者马骏在甘肃山地马拉松事故后,重走比赛事发路段,用“静态现场动态操作”的表现形式,将当时的一些信息细节更加立体深刻地呈现出来,再次震撼观众。因此,新媒体直播中的出镜记者,应不断打破固有的新闻编辑思维,丰富新闻表达方式,成为前沿形式的创新使用者,在新闻直播浪潮中脱颖而出。

三、新媒体直播中出镜记者的形象重塑

出镜记者作为新媒体直播现场进行采访和播报新闻事件的“记者+主持人”,其重要的工作职责就是要让受众更为直观地感受到直播现场的真实情况,产生强烈的“现场感”“参与感”和“代入感”。[5]在此过程中,出镜记者除了要让新媒体工具与直播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还要对自身形象进行重塑,以提升其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打破出镜记者的刻板印象

新媒体直播中的出镜记者不是传统新闻的“5W”播报者,也不是泛娱乐化中的“网络主播”。在媒介融合迅猛发展的今天,出镜记者要打破刻板印象,重新进行定位,把握好新闻采集的客观要求和网络传播形式之间的平衡,通过专业的新闻素质,朴实真诚的表现形式,记者在现场沉浸式的优势,进行更加有效的信息传播。

(二)强化出镜记者的思维理性

新媒体直播中的出镜记者是特殊的媒体人,除了要始终坚持党性原则,秉承“新闻人”初心,還要强化自身的思维理性,并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正确引导舆论方向。从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出发,借助新媒体工具深入挖掘新闻的深度与广度,借此正确引导舆论方向。

2.深入挖掘新闻价值。通过新媒体平台将新闻事件所处的环境、来自不同层面的声音进行同步报道,让受众在获得更多准确、真实信息之后,能够自行对新闻事件作出评价,并在与出镜记者进行微博、微信互动的过程中,深入挖掘新闻价值。

3.深入现场呈现真相。出镜记者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主动借助新媒体平台深入新闻现场,通过做“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直播,始终追求事实真相和最原始的新闻素材,全面体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三)深化出镜记者的人文情怀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出镜记者借助新媒体工具出现在直播现场,能够提高新闻内容的可信度和信息传递的有序性。在此期间,除了要抢占报道先机、体现理性思维,还要借助敏锐的现场观察和生动的事件解析,让受众能够正确理解新闻事件。而为了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强化出镜记者的人文情怀。一方面,需要出镜记者正确表现悲伤、同情、愤怒、喜悦等感情,以感同身受的心理让新媒体直播带有必要的温度,而不是冷冰冰的影像罗列;另一方面,要以平等交流的方式获取现场资料,以参与基层生活寻找新闻话题,以质朴语言和肢体语言让新媒体直播回归新闻本源,拉近出镜记者和受众之间的距离,防止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和脱离生活等问题的出现。

(四)提升出镜记者的综合素质

新媒体直播是出镜记者于新闻现场叙述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借助镜头和新媒体平台能够同时呈现现场动态和实际环境。因此,为了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直播效果,就需要不断提升出镜记者的综合素质。

1.提升新闻敏感度与专业素养。需要出镜记者在面对现场问题时,能够熟练应用储备知识与技能加以应对,并在直播结束之后进行总结,以便积累经验和发现问题,为更好地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2.提升采访能力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要求出镜记者反应敏捷、思路清晰、表达流畅,借助新媒体平台精准而客观的报道新闻现场情况,并在挖掘细节的过程中,确保在新媒体直播中准确传达信息,履行出镜记者的职责。

3.提升政治素养和人文素养。要求出镜记者始终坚守新媒体直播的主流阵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对公众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四、结语

在新媒体直播中,出镜记者的作用不可替代。他们的素质不但影响着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还关乎直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进行直播报道的出镜记者需要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强化职业道德、坚持职业操守,把真实的新闻事件最大限度地呈现给受众;同时,出镜记者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借助新媒体工具积极引导受众对新闻事件形成深刻的了解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好新媒体直播的节奏、内容和流程,才能扩大新闻报道的宽度、挖掘新媒体直播的深度。

参考文献

[1]贺华,王雪.出镜记者及其报道技巧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1):134.

[2]王梅茹.论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出镜记者的职业素养[J].新闻研究导刊,2018(2):12-13.

[3]兰玉萍.浅谈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应有的职业素养[J].新媒体研究,2019(1):128-129.

[4]苏云丽.试论新媒体时代现场报道的新变化[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6):90-92.

[5]靳然.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重要性及其技巧[J].西部广播电视,2018(4):20-23.

(责任编辑:黄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