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拌、折罗或沙拉:反思生活的三重况味

2021-10-30崔颢

读者欣赏 2021年10期
关键词:沙拉疫情

崔颢

尽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戏剧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然而,在不能演出的日子里,戏剧人并没有放缓创作的脚步。导演张慧基于疫情期间的思考而创作的话剧《杂拌、折罗或沙拉》,已于2 021年9月在北京鼓楼西剧场与观众见面,并将作为特邀剧目,在10月的乌镇戏剧节期间演出。

导演张慧擅长娓娓道来地讲述故事,展现细腻的人物与情感,此前推出的《我是月亮》《背叛》《学一学鸽子》等作品都备受好评。《杂拌、折罗或沙拉》是她首部担任编剧的原创作品,云集了陈雅狄、张懿曼、蒋奇明等在小剧场颇具实力与人气的优秀演员。

杂拌、折罗、沙拉可视作同一种食物的不同称谓,《杂拌、折罗或沙拉》这一刻意冗余的剧名,既巧妙表达了作品的内核,又彰显了作品的趣味,以诙谐甚至略带戏谑的口吻,讲述了三个不同的事件。

在第一个故事《浒墅关》中,一对曾经的夫妻被迫一起隔离,他们极具生活化的拌嘴将观众逐渐引入剧情。女人不停地追问:“当年在浒墅关发生了什么,让你从那里回来便同意与我离婚?”在两人的对话中,观众逐渐明白,原来男人早已死去,一切不过是女人深陷回忆与遗憾的幻想。隔离最终得以解除,可内心的枷锁又该如何破除呢?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具有张力的表演引起观众极大的共鸣。

第二个故事《阿齐》的创作灵感,源自演员蒋奇明在疫情期间录制的一段视频。导演张慧以此为蓝本,塑造了荒唐且略显可笑的小偷阿齐这个角色。阿齐在与一位女士断断续续的交流中,逐渐流露出一种自洽的价值取向。在他看来,偷窃电动车只是为了将它从日復一日的“劳作”中拯救出来。在故事的尾声,原本操着浓重广西口音的他,忽然讲起大段普通话,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即使成为这个城市的伤口,伤口也是自由的。”相比之下,坐在台下的我们,更像是他讲述的故事中那只无助的貉子。我们注定做不了阿齐,但这样的人,令我们心怀敬意。

第三个故事《一个哑剧》则体现了导演对大数据监控之下的微小个体的隐忧。未来世界中,一名男子无意间闯入了一个神秘空间,这里有一台可以监测人类的机器。男子最初对这台机器极为喜爱与狂热,但在欲望的牵引下,他逐渐被机器所控制。绝望的男子发问:“ 机器存在的意义究竟何在?”而他得到的回答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故事的结尾,现实中的人们变成了机器的傀儡。这个颇具寓意的故事几乎没有台词,完全依靠演员的肢体表演来叙事,依托丰富的表现形式,营造出一种黑色幽默。

三个故事看似相互独立、关联性不强,实则有相通的主题贯穿始终。作品的英文剧名为S t u c k,有被困之意。三个故事,描述了三种困境,而如何走出困境,每位观众因个人经历、理解的不同,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在技术层面,《杂拌、折罗或沙拉》无疑是丰富的,张慧运用动画、影像、实时摄影等多种技术手段,在增强氛围感、强化情感表达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令我印象深刻的剧情有两处:《浒墅关》中女人看望临终的前夫时的独白,搭配影像、音乐及变幻的灯光,使观众实现了与演员的情绪共振,演员饱含深情的话语显得分外动人;《阿齐》中运用的大量实拍的黑白影像,不仅拓展了舞台的想象空间,而且与阿齐讲述的内容形成巨大反差,营造出别样的喜剧效果。《一个哑剧》打造的颇具神秘气息的搜索软件同样值得一提,舞台上加入的实时影像让台上发生的一切给人一种“当下正发生”的感觉,也仿佛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观众,这一切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近一年来,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主题的戏剧作品并不少见,遗憾的是,其中的大多数还停留在对现实简单地描摹和复述中,缺乏深入的思考与探索。《杂拌、折罗或沙拉》将贴近生活的主题展现得诙谐幽默又发人深省,为经历这场疫情的人们带来了思考与感动。这样的作品,值得我们期待。

猜你喜欢

沙拉疫情
疫情中的“梦境”
疫情中的我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Going on a Picnic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蔬菜沙拉
沙拉裙
杰米的碎蔬菜沙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