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学习发生到目标达成

2021-10-30曾维义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课例建模规律

曾维义

智能技术如何赋能“校内”,助推“双减”,从而带来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拐点”?这是“双减”背景下信息化教学面临的重大课题。落实“双减”必须减少课堂上教师、学生的无效劳动,在“让学习真正发生”的过程中培养学科思维,发展核心素养,从而“使学习达到既定的目标”。本期的两个课例在这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

小学低段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个挑战。王亚兰老师借助个性化教与学系统,引导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尝试将抽象的规律概念从生活常见事物中提取出来,形成对规律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多个教学素材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让学生在数学建模全过程的经历中逐渐突破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从而达成学习目标。

①多次感知,归纳建模。数学建模过程需要从多个素材中提取共性,从而寻找蕴藏其中的本质。课例充分利用教材素材,在系統的多样化互动功能的帮助下,学生在反复的观察、描述、归纳中,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是依次重复的,并将对规律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经历了将生活原型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积累了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同时,在创造规律环节中,学生运用规律模型,解决现实问题,感受到了数学模型的价值,提高了数学应用意识。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观察、发现、交流、总结、创造,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②练习分层,精准推送。课例设计了基础巩固和拓展提升两大类不同层次的练习。学生在应用终端完成练习,教学平台通过习题正确率的计算以及学生答题情况的具体呈现,帮助教师迅速了解整堂课的教学情况和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精准定位薄弱知识点和需要培优辅差的学生,并且推送对应的练习题,为后续的教学策略制订提供参考。

刘刚遥老师在课例中的关注焦点从“知识层”深入到“思维层”,持续、有效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①在探究未知中引发思考。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引起学生质疑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研究未知问题的氛围中,这样才会让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并促使思维得到发展。课例中,教师借助个性化教与学系统,通过“找反义词”“创编对子歌”“给图片配字”“送反义词回家”等活动将枯燥的识字任务变成有趣的思维游戏,根据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保持学生的持久注意,助力学生思考。

②在实践交流中发展思维。动手操作可以激发思维火花,获得感性认知,为学生深度学习搭建台阶。课例以学习者为中心,围绕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设计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动手完成活动任务的过程中习得思维的发展。教师根据知识的结构特点,顺应学生的原始思维,将知识学习整合在思维训练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学习方法的自觉践行者和体验者,师生双方在交流碰撞中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课例建模规律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在经历中发现在探究中建模
思维建模在连续型随机变量中的应用
求距求值方程建模
课例
找规律
巧解规律
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