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使命 共筑“健康中国”
2021-10-30文图中国医药导报主笔
文图/《中国医药导报》 主笔 潘 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广大医务工作者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2017 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8 年起将每年8 月19 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这是继护士节、教师节、记者节之后经国务院批准的第四个行业性专属节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医务人员的充分肯定。
8 月19 日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今年中国医师节的主题是“百年华诞同筑梦,医者担当践初心”。8 月18 日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医师报》 等在北京联合举办“‘健康中国,你我同行’致敬医者——第四个中国医师节座谈会”,韩启德院士、董家鸿院士、黄荷凤院士等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座谈会,聚焦行业热点,分享医患故事。
让广大群众了解医护人员非常重要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教授发表视频致辞。韩启德院士表示,在第四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健康中国,你我同行”这一活动通过宣传中国医生,动员广大公众一起积极投入健康中国行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董家鸿院士分享医患故事
韩启德院士说,自古以来医生就是一个高贵的职业,是一份受人尊敬的事业。到了当代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在对现代医学的期望值也提高的更快,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满,就医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距离加大了。另外,医疗卫生体制保障机制的不完善,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等都使得医者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一些紧张和不和谐。面对这样的情况宣传中国医生,让广大公众知道医生在做什么,指导能给他们解决什么问题,才能让医患之间能够更好地合作。“健康中国,你我同行”活动通过宣传中国医生特别是优秀的医生群体的无私的奉献,对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医护人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韩启德院士还提到,医者不能忘记医学的初心,医学从来就是对人类痛苦的一种表达,是一种同情,是一种借助。医者任何时候都要弘扬医学的人道主义精神,要提高医学的温度,要发扬对病患的爱,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更了解医者,医者也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公众的健康作出贡献。“我们要同行就要同心,要同心就要相互了解,用列车的形式来宣传我们医护人员,让广大群众了解我们医护人员是非常重要的。”韩启德院士再次强调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医师报》总编辑董家鸿教授说,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背景下今年医师节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百年华诞同筑梦,医者担当践初心”这一主题就是号召我们医者与党一起秉承初心,勇于担当职业使命,共同助力实现“健康中国”和“中国梦”。
董家鸿院士介绍,8 月19 日第四个中国医师节当天,北京、上海、广州将开出4 列“健康中国,你我同行”地铁列车,地铁专列搭载的800 多张海报内容包括了19 位“七一勋章”获得者、两院院士、国医大师,78 位医院党委书记或院长,81 个医疗团队的665 位医者,在未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这些海报将与当地数千万乘客一起弘扬正能量,传递医疗行业良好的专业形象,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董家鸿院士说,地铁列车既是医生群体主动以良好形象整体大规模地展现在公众面前,也是医疗行业对习近平主席在2018 年8 月19 日首个中国医师节时提出的“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不断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新贡献”的积极响应。
座谈会上我国医疗领域首个“AI 电视台”即AI 医TV 正式推出,董家鸿院士等为“AI 电视台”揭幕。AI 医TV 将运用AI 技术赋予医疗健康新媒体更多的可能性,打造“医界热点”“星云对话”“解码科普”和“艳萍时间”等四大板块内容,进一步丰富优化直播形式,突破时空限制,将医疗行业送入可视化快车道,更好地服务行业和社会。
做有温度的医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黄荷凤院士说,“我从医已逾三十载,从最开始站在迎接新生命诞生的产科岗位,到心系女性身心健康的妇科岗位,再到妇产科前沿的生殖医学岗位,见证和亲历了我国妇产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生殖医学的兴起和快速发展,现在中国和国际几乎同步前行。”黄荷凤院士表示,医疗界作为人民健康的守护者,是“健康中国”最有力的代言人和建设主力军。中国医师节作为医疗界最重要的节日不仅是呼吁全社会关注关爱医生群体,更是展示医疗行业良好形象,传达健康理念和科学知识的良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方邦江教授说,进入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党和国家对医务工作者各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其所著《备急千金要方》提出“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这样的一个医德规范同样也非常适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医准则。一个有家国情怀的医生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疫情期间挺身而出,他们就是上医。一个称职的医生在诊治时不能只是机械地看病,而要体现人文关怀,以心换心用自己的感受去体会患者的痛处。
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罗素霞教授说,“在丰富的人生体验中我一直觉得自己非常幸运,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并通过不懈的努力让自己的人生变得饱满丰盈。”
多年来罗素霞教授精心救治每个患者,不论职业,不论贫富,一视同仁,披星戴月,风雨无阻,一直奔走在医学和科研道路上,激励她的是患者的信任以及作为医生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肿瘤患者每当看到他们痛苦的表情,绝望的眼神,听到他们病痛呻吟和无助的述说,罗素霞教授的心情都十分复杂。但让罗素霞教授最开心的是疾病转归或康复后听到来自患者发自内心的感谢,以及患者脸上难以掩盖的喜悦之情。
罗素霞教授表示,救死扶伤是职业使命所在,患者满怀期待把自己的身心和未来都交给了医生,对医生来说这种生命相托的信任不可辜负。医学是一门经验学科,也是一门探索未知科学,随着医学发展的日新月异和疾病谱的不断变化,医生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救治患者。“对医生来说这也是最大的成就和最宝贵的财富,这种成就感让医生觉得付出多少辛苦都是值得的。”罗素霞教授说。
“择一职业热爱,为一梦想坚守。身为医者当需要不断学习、努力进取,更需要意念坚定、持之以恒。也许,最初选择这个职业时并未真正理解职业的深厚内涵,但当从事这个职业后从未后悔当初的选择。我深深热爱这个职业,也庆幸自己的选择。如果人生能够重来,我依然选择做一名中国医生。”罗素霞教授说。
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程雷教授说,“我们的使命就是要为人民谋幸福,从临床医疗层面上来说就是要为患者解决疾病带来的痛苦。”
程雷教授认为,做一个好的医者首先是医生要提升自身临床技能水平,只有通过对临床技术的深入钻研才能提高疾病诊疗水平;第二,要注重临床实践与研究并重,只有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才能不断提高应用复杂疑难疾病的能力,才能有助于实现新技术新疗法的突破,造福更多的患者;第三,医生是一份神圣的职业,不但要会“救人”还要会“医心”,医疗工作中医者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是必不可少的,医者一个小小的关怀举动不仅能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更能对患者的治疗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第四是要学会团队协作,加强与行业内其他专家的交流和学习,坚持在临床和科研的一线不断探索前行。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主任唐熠达教授指出,医生的首要任务是唤醒大众的健康意识,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早诊早治可实现心血管疾病关口前移,希望通过加强科普力度和医患在公众平台的互动,强化患者在出现不适症状时及时医院就医的意识,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健康扶贫心系基层百姓健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九院)眼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教授带领的上海九院眼科团队在不断进步的同时,积极致力帮扶少数民族边远地区眼科发展,上海九院眼科专家积极参加精准帮扶病患的慈善公益活动,多次前往内蒙古、云南、西藏等偏远地区基层医院,通过健康扶贫为当地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眼科医疗队。
范先群教授介绍,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缺医少药,老百姓看病很困难,林西县医院眼科技术力量薄弱,由于设备简陋、技术短缺,绝大部分患者都要转诊到上级医院治疗。2014 年1 月上海九院与林西县签订帮扶协议,范先群教授带领上海九院眼科骨干下沉到林西县医院。八年来,29 批次上海九院眼科专家团队在林西县医院通过开展义诊、手术示教和业务讲座等,帮忙解决了大量眼科疑难杂症,共接诊患者2500 多人次,手术示教400 余例,其中疑难复杂手术超过200 例,同时,上海九院还接收多批林西县医院的眼科医生免费进修学习,手把手地传授给他们手术技能。对口扶持过程中上海九院眼科团队还对林西县医院眼科的学科建设、科室管理、诊疗服务等各项工作提出了专业而又切合实际的改进意见,极大地提升了该院眼科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探索从未止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教授说,“每一个医者最初踏入从医道路的初心可能不尽相同,但当我们在这条路上走过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时,我们就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医生这个职业的神圣,也更加能够体会到医者确确实实是在为了人民健康而不懈努力,同时也更明白我们能做的事还有很多。”
郑军华教授强调,“医者就是要不断地学习、探索和思考,不断地寻找疾病发生的原因,不断地了解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地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这样才能促进学科进步。无论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还是在日常工作中,医者探索的脚步从未止停,将所学回馈于患者和社会,促进医学进步是医者的初心与使命。”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主任解立新教授在题为“内外胸科,重组启航”的演讲中,从三个方面的变化分享了学部建设在临床实践和促进学科发展上意义。解立新教授介绍说,三个变化首先是格局的改变,2021 年军队医疗体制改革基本告一段落,驻京部队的解放军医疗系统在解放军总医院的旗帜下进行了全新的重组和整合,驻京部队大部分医院的呼吸科整合成立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学部加入了ICU、胸外科、血管介入等,初步建立了大胸科的格局。医学部在国内首次从医院层面将相关学科以器官系统进行分割与整合,以期提升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对患者达到最优化诊疗,这一变革将对未来疾病诊疗格局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第二是理念的变化,现在呼吸系统疾病越来越多,包括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间质性肺病等,甚至在睡眠疾病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睡眠呼吸暂停。目前,临床医生可能关注更多的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要实现对疾病的全过程管理就要更新理念,除诊疗外还要对患者院前的预防和筛查,出院后的康复和养护等进行全方位的探索与实践。第三是格局的改变,理念的改变必将引导行为的改变,如何整合与发展医学部需要有全新的设计和思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中心主任韩芳教授说,睡眠相关疾病可分为睡不着、睡不醒、睡不好三大类,共90 多种。呼吸与睡眠关系密切,《2019—2030 年健康中国行动计划》 的目标是到2030 年国人睡眠时间达到每天7 小时,失眠比例不超过15%,实现前述目标要进行学科建设,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睡眠医学”正逐渐形成并开始服务于广大公众。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专科部部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叶京英教授认为,应对睡眠疾病的挑战首先要大力宣传睡眠健康科普知识,让公众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第二要将睡眠疾病诊疗技术下沉到基层,让睡眠障碍人群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准确的干预和治疗。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雷光华教授介绍,2018 年起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对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确定了加速度、跨越式、内涵型的高质量发展基调,确定了中长期“12368”发展战略和“3354”湘雅医院高质量发展模式,其核心内容是三大基础、三大目标、五大要素和四大路径。
雷光华教授介绍,三大基础就是湘雅医院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卓越基因和国际基因三大基因,红色基因就是让人民满意,卓越基因就是要体现湘雅特色,国际基因就是要创建世界一流医院,走向国际,引领国际。三大基因决定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三大目标,湘雅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愿景是建设“人民满意,湘雅特色,世界一流医院”。湘雅医院高质量发展五大核心要素分别是精细科学的现代管理,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高效低耗的运营管理,面向人民的医学创新和德才兼备的人才队伍。湘雅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四条路径是党建引领、制度保障、体系促进和文化提升。雷光华教授表示,新时期湘雅医院凝练了百年湘雅文化新的内涵,它们是遵循“公勇勤慎、诚爱谦廉”院训,秉承“求真求确、必邃必专”院风,牢记“为医学立言、为健康立功、为生命立德”使命,践行“至善至新、至严至合”价值观,矢志“人民满意、湘雅特色、世界一流”的愿景。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院长赵增仁教授说,精致医院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精致医院的内涵一是规模要适度,二是学科有特色,三是管理精细化,四是运营有效率,五是医院有文化。赵增仁教授举例介绍说,任何医院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学科,特色学科就是医院的品牌,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学科建设的思路就是四个维度和一个平台。向上的维度是对学科进行整合,提高学科知名度;向下的维度是亚专科细分,最大做强学科;向内的维度是人才培养和新技术孵化;向外的维度是通过医联体建设进行学科管理和技术输出。一个平台就是依托学科建设建立诊疗平台,以患者为中心重新设计疾病的诊疗流程和临床路径,建立常见病诊疗平台。
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 年末我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347.5 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08.6 万人,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达到2.9 人,我国医师队伍的能力水平、整体构架和布局得到稳步提高和改善。我国医师队伍支撑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国成为“全球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质量指数”排名进步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人民健康水平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